儿时琐忆(5)小滿三日 ||章永海
相关推荐
-
糁(釆)粥
[往期回读] 张广祥请你来领取红包! 张广祥:我成家了 除了影视梦工厂,丁沟还有两个大动作! 工作组进驻乔河村,丁沟影视综合体建设铺开 老赵(赵建生)这个人 也追叙两件救人的事 我曾救过两个小孩 我大 ...
-
十年老厨师教网友卖炒面,摆摊日售1000份,今天把配方分享出来
十年老厨师教网友卖炒面,摆摊日售1000份,今天把配方分享出来
-
【灵璧视点】我们这里开始“收麦子”咯!
一位网友给我们发来一个视频,是这样子的-- 小编看完视频,十分不解.绿油油的小麦正在成长期,为何要喊着收麦子呢?真是奇了怪了!于是便跟这位女爆料的网友细细交谈起来. 原来事情是这个样子的:我们县今年计 ...
-
【老家老味道】古老的方便食品/春雨沐青
文/春雨沐青 老家老味道(14)·古老的方便食品 如果我们能穿越时光隧道,回到红军长征过草地途中,或许能看见这一幕情景: 一位通信战士坐在草地的土墩上,解开干粮袋,伸手抓出一把炒面,放在饭钵里,又拿水 ...
-
2021年小麦保护价公布 网友表示:一分也是爱
2021年小麦保护价公布 网友表示:一分也是爱
-
江南故乡的麦子|原乡
故乡街镇上的光面(不带荤,阳春面) 我独自一人在家时,常常煮面条吃,尤其是有猪油和青蒜的时候. 一碗面条,一块猪油,一把切碎的青蒜,一勺虾子酱油,只要是真材实料的面条,无论多糟糕的挂面,在这样简单的调 ...
-
今日食普673期: 大麦,粗粮中的细粮
人类的历史和文化,是以食物为基础书写出的.人类的文明,产生于种植并驯化农作物和禽畜过程中. 从世界上3000多种可食植物中,最古老的种植作物只有为数不多的几种,其中就有大麦. 大麦 学名Hordeum ...
-
儿时琐忆(2)农家肥 ||章永海
作者手记:之所以进入耄耋之年还写此儿时琐忆,主要是受胥全迎老师的启迪--我正在拜读他的赠书<忆清江>.读着读着竟勾起了对许多往事的回忆,想把它记录下来,那就从儿时开始吧! "庄稼 ...
-
儿时琐忆(4)勤劳善良,封建保守 ||章永海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造就一个勤劳善良而封建保守的家庭.我的父亲是名副其实的一家之主.生产经营活动的安排,全家经济生活的收支,皆依赖于父亲的运筹,他的思想直接主导着家庭的思想意识形态(这一点不一定是他意 ...
-
儿时琐忆(6)与牛为伴学农活 ||章永海
我是农民的儿子,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从小跟着父母学干农活,随着时间的推移,倒也学会了不少本领,特别是与牛为伴的农活儿,都能提起我的兴趣. 在农业合作化以前,一般有十亩以上土 ...
-
儿时琐忆(3)亦粮亦蔬,自给自足 ||章永海
作者手记:之所以进入耄耋之年还写此儿时琐忆,主要是受胥全迎老师的启迪--我正在拜读他的赠书<忆清江>.读着读着竟勾起了对许多往事的回忆,想把它记录下来,那就从儿时开始吧! 解放初土地改革时 ...
-
儿时琐忆(7)广惠寺和广惠初级小学 ||章永海
广惠寺座落在老石桥街东首约300--400米处,北邻里运河,南傍一条宽不足40米的小河(可能叫文渠河).寺庙呈一方形独院,院门朝东,院中有一硕大的香炉.记忆中广惠寺规模不大,畧呈长方形, ...
-
儿时琐忆(1)粪窝子||章永海
作者手记:之所以进入耄耋之年还写此儿时琐忆,主要是受胥全迎老师的启迪--我正在拜读他的赠书<忆清江>.读着读着竟勾起了对许多往事的回忆,想把它记录下来,那就从儿时开始吧! "粪窝 ...
-
儿时琐忆(8)少小未识运河美 ||章永海
从呱呱坠地到年逾八旬进入耄耋之年,八十年光阴弹指一挥间.回首往昔,从弹小球,滚铁环,到读书求学入职工作,再到退休赋闲,仿佛一场人生长梦. 梦开始的地方,就在古运河边.我这个喝着 ...
-
【往事】儿时琐忆(9) 婆媳俩的针线匾 ||章永海
从我孩童时开始记事的时候,就记得家里有一个专属于妈妈的物件--针线匾.是一个直径大约50公分左右深10公分左右的浅钵形状的柳条编制品.是专门用来盛放针线类物品的.我记得妈妈的针线匾里的物品有:剪刀,针 ...
-
【往事】儿时琐忆(10) 拐磨 ||章永海
在我童年时代,上世纪的40,50年代,大多数农村人家自己种粮自己吃,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粮食加工也都是一家一户自己解决.记得那时候加工粮食的主要工具就是磨--又称石磨. 那时候,有一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