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琐忆(4)勤劳善良,封建保守 ||章永海
相关推荐
-
大嫂
<大嫂> ----喻言 每次与形单影孤的大哥喝酒 兄弟们都要安排一位女宾 作为临时大嫂 我们一起纷纷举杯 祝大哥大嫂举案齐眉.白头到老 大哥核桃般的老脸 笑得像一个晚婚的新郎 每次酒局刚到 ...
-
李月芳:老大和他家的四朵金花
老大和他家的四朵金花 老大是我婆家的大哥,都说长哥如父,在我们这个家族中,大哥说话最有威信.因此我们都习惯称他为老大. 大集体时代,因父亲是教书先生,母亲是大家小姐出身,不会干农活.大哥十三岁小学毕业 ...
-
【往事】儿时琐忆(10) 拐磨 ||章永海
在我童年时代,上世纪的40,50年代,大多数农村人家自己种粮自己吃,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粮食加工也都是一家一户自己解决.记得那时候加工粮食的主要工具就是磨--又称石磨. 那时候,有一种 ...
-
儿时琐忆(5)小滿三日 ||章永海
5月21日,农历四月初十,小满,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也是初夏后的第二个节气.每年的小满,我都会不由回忆起童年时代奶奶总会重复唠叨的两句农谚. 一是"小满三天遍地黄",说的是小满后 ...
-
儿时琐忆(6)与牛为伴学农活 ||章永海
我是农民的儿子,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从小跟着父母学干农活,随着时间的推移,倒也学会了不少本领,特别是与牛为伴的农活儿,都能提起我的兴趣. 在农业合作化以前,一般有十亩以上土 ...
-
儿时琐忆(3)亦粮亦蔬,自给自足 ||章永海
作者手记:之所以进入耄耋之年还写此儿时琐忆,主要是受胥全迎老师的启迪--我正在拜读他的赠书<忆清江>.读着读着竟勾起了对许多往事的回忆,想把它记录下来,那就从儿时开始吧! 解放初土地改革时 ...
-
儿时琐忆(7)广惠寺和广惠初级小学 ||章永海
广惠寺座落在老石桥街东首约300--400米处,北邻里运河,南傍一条宽不足40米的小河(可能叫文渠河).寺庙呈一方形独院,院门朝东,院中有一硕大的香炉.记忆中广惠寺规模不大,畧呈长方形, ...
-
儿时琐忆(2)农家肥 ||章永海
作者手记:之所以进入耄耋之年还写此儿时琐忆,主要是受胥全迎老师的启迪--我正在拜读他的赠书<忆清江>.读着读着竟勾起了对许多往事的回忆,想把它记录下来,那就从儿时开始吧! "庄稼 ...
-
儿时琐忆(1)粪窝子||章永海
作者手记:之所以进入耄耋之年还写此儿时琐忆,主要是受胥全迎老师的启迪--我正在拜读他的赠书<忆清江>.读着读着竟勾起了对许多往事的回忆,想把它记录下来,那就从儿时开始吧! "粪窝 ...
-
亚凌随笔:儿时琐忆
[张亚凌,<读者>等签约作家,<语文报>等专栏作家.小小说传媒签约作家,渭南市作协副主席.数十篇散文.小小说被选入中.高考试卷及各种模拟卷,收录进寒暑假作业及多种课程辅导资料. ...
-
儿时琐忆(8)少小未识运河美 ||章永海
从呱呱坠地到年逾八旬进入耄耋之年,八十年光阴弹指一挥间.回首往昔,从弹小球,滚铁环,到读书求学入职工作,再到退休赋闲,仿佛一场人生长梦. 梦开始的地方,就在古运河边.我这个喝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