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苏记】郏县 三苏园:对眠青山(下)
相关推荐
-
称奇道怪三苏园 作者〡周铁株
称奇道怪三苏园 文/周铁株 编辑 /幽兰公主 称奇道怪三苏园 周铁株 星暗月沉之夜,秋风萧飒,满纸忧思濡湿过多少人的眼睫.或是昂然江畔,豪迈放达的吟唱又让人意气勃发. 这正是文宗巨擘苏轼千年不消的魅 ...
-
【总第242期】《智泉流韵》主编郭进拴原创散文《叶陵怀古》
叶陵怀古 位于叶县旧县北三里的地方,原是一片普普通通的洼地,只因春秋时期楚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书画艺术家叶公的忠骨安葬在这儿,就吸引了古往今来的许多墨客骚人和海内外叶公后裔到此瞻仰 ...
-
河南博物院藏《苏适墓志》及《苏适妻墓志》,力证郏县三苏坟真址
苏适(1067-1122年),字仲南,苏辙第二子.('适'用在人名中多读kuò,比如周时贤人南宫适,唐德宗李适等.在这里也应读kuò,如果读shì,则与伯父苏轼音同,显然犯讳).初以苏辙郊恩授承奉郎, ...
-
眉山夜雨话“三苏” 文/ 陈延伟 主播/ 如风丝雨
长风文艺 ▼点击收听▼ 作者:陈延伟 诵读:如风丝雨 郏县有幸瘗文豪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齐名,是北宋时著名的文学家,世称"眉山三苏 ...
-
【觅苏记】郏县三苏园:对眠青山(上)
宋元符三年,徽宗即位,大赦天下,苏氏兄弟同时遇赦,苏轼以朝奉郎提举成都玉局观,外州居任便居住:苏辙提举凤翔上清宫,他返回颍昌与子孙团聚. 苏辙安顿之后,托黄师是给苏轼送了一封信,他劝哥哥前往颍昌与之相 ...
-
【觅苏记】眉山三苏祠:异禀多才(上)
关于眉山苏氏的历史谱系,苏洵在<嘉祐集>卷十三<族谱后录>中说:"苏氏之先,出于高阳."而后他一路讲下来,之后谈到了唐代的苏味道:"其后至唐武后之 ...
-
【觅苏记】眉山三苏祠:异禀多才(下)
关于苏轼幼年读书时的情形,他在<众妙堂记>中称:"眉山道士张易简教小学,常百人,予幼时亦与焉.居天庆观北极院,予盖从之三年." 庆历三年,东坡8岁时,其父把他送到天庆观 ...
-
【觅苏记】南京半山园:两世恩怨(上)
三苏与王安石之间的恩恩怨怨,乃是自宋之后人们长久议论的话题,直至今日,还有不少的学者在探讨其中之原因.苏轼与王安石之间的关系,有过从公开决裂到最终合好的过程,但究竟是真心合好,还是另有目的,当时学者也 ...
-
【觅苏记】许昌小西湖:群贤汇聚
三苏以及苏轼的儿子苏过都与许昌有一定关系,宋仁宗嘉祐二年四月,苏氏兄弟同中进士,突闻母亲病故的消息,苏氏父子三人返回四川奔丧.到嘉祐四年十一月服丧期满,又一同返京,他们乘船从岷江进入长江,到达湖北江陵 ...
-
【觅苏记】凤翔东湖:初仕修湖(下)
关于陈希亮的死因,苏辙在<龙川略志>中载有一篇颇长的故事,此文名<烧金方术不可授人>,文中记载东坡在凤翔开元寺得到了炼金秘方,僧人嘱咐他不可将此方传给他人.此前陈希亮也听闻到僧 ...
-
【觅苏记】凤翔东湖:初仕修湖(上)
宋嘉祐六年,东坡被任命为签书凤翔府判官,此职位的全称为:"将士郎.守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公事."这年东坡26岁. 签判一职主要是协助正职处理一郡事务,同时整理官署的各类 ...
-
【觅苏记】广东惠州:合江楼、嘉祐寺:三迁居所(下)
在正常情况下,被贬之官在贬地尽量少说话,更不会去参与和干涉当地的一些政令,因为言多必失,很可能给自己招来更大的祸,然东坡却不顾自身安危,他利用程之才的关系,为惠州当地解决了不少问题.对此,宋费衮在&l ...
-
【觅苏记】杭州慧因寺、东坡石像:各言假真(下)
对于苏轼三上奏章提醒朝廷拒绝接受高丽国所赠金塔之事,鲍志成在其文中分析说:"时任杭州知州的苏东坡获报后,连上奏状,建议哲宗'拒绝金塔','勿以贪示外夷',并称净源为'妄谈庸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