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袁洁:为什么年轻人大都喜欢西方文化?
相关推荐
-
价值与文化:导读
<批判性思维与沟通>的第一部分,"为论证建构概念框架"包含前三个章节.我们已经读了第一章和第二章,现在就要开始读第三章. 第三章名为"价值与文化", ...
-
深情的思念吴老袁老!!!
2021年5月22日, 这是个黑色的日子, 吴老袁老同时刻离我们远去, 何以敢想? 举国悲哀江河似伤泪汪汪. 天地"三抖"受惊吓, 哀痛沉悼似雪花飘向何方? 悲声豪放挂心间把您思 ...
-
此上帝非彼上帝——哲学漫谈之二十五
在人类早期社会环境里,人的社会属性主导着社会的运行,人类整体上普遍具备自觉服从集体利益的大我意识,(唯物主义认为)这种意识延续于类人猿的群体生活,同时亦直接构成当时人类的潜意识,这意味着,当 ...
-
所有认为自己了不起、自高自大者,都很滑稽,这只能说明他的无知。
所有认为自己了不起.自高自大者,都很滑稽,这只能说明他的无知. ◈ | 作者:雪漠 ★ "自矜者不长","不长"就是不能长久.自矜也是一种炫耀.表现,认为自己了 ...
-
为什么年轻人都喜欢被郑渊洁“翻牌子”?
在郑渊洁的世界里,似乎没有儿童与成人之分,无论年岁几何,都需要童话的力量. 作者 | 世昕 编辑 | 语境 郑渊洁又上热搜了,这次还是因为评论回复. 6月28日,一张郑渊洁微博评论区截图走红网络.图中 ...
-
【专栏】袁洁:春风沉醉你不醉
郁达夫 手上有从图书馆借来的郁达夫的短篇小说集,闲来无事的时候会翻一翻,我大学那会看过他的书,但这次看全然感觉是不一样的,也许年纪增长,阅了一些男性,也阅了一些自己,于是有些描述就鲜活起来,不觉得只是 ...
-
【专栏】袁洁:洞穴外的母亲
袁洁/摄影 1. 有很多人都描述过春天.在美国诗人T.S.艾略特最为著名的<荒原>里他这样开头:"四月最残忍,从死了的土地滋生丁香,混杂着回忆和欲望,让春雨挑动着呆钝的根.&qu ...
-
【专栏】袁洁:正走在一条千年的老路上
袁洁/摄 前几日起看了濮存昕演的话剧<李白>,很好,濮存昕的表演自是不用多说,倒是让我对编剧郭启宏有了初识的好印象. 之前对李白的认知停留在诗人的身份之中,看了话剧之后,才知道原来他其实也 ...
-
【专栏】袁洁:说到爱
袁洁/摄 我陪着一个好朋友去了一趟宠物医院,她的宠物猫耳朵里进了一个棉签. 在那个倒霉的雾霾天气里,我坐在出租车上,看着窗外的北京,滑稽可悲,我就像一个吸尘器一样贪婪地求生着吸入这些乌脏的空气,用没心 ...
-
【专栏】袁洁:还是那点执着放不下
袁洁/摄影 他们说这一生一世就这一生一世.可我不信. 我上几世有点弥留没忘干净,这世仿佛总在给我招手,按不住的零星记忆,克拉玛依的黑油山,油自觉涌出地表,说明那地底下是块大油田,按不住的,总有喷出来的 ...
-
【专栏】袁洁:他排斥任何业余者,我眼中的罗伯特.弗兰克
1947年,23岁的罗伯特.弗兰克离开家乡瑞士,和那个时候大部分青年选择的目的地一样,逃避古老疲惫的欧洲,前往一个新兴的热土--美国. 面对镜头,弗兰克拉低了帽子,仿佛拒绝被解读 可他并没有赶 ...
-
【专栏】袁洁:南北异
袁洁/摄影 毫不夸张的讲,二十多岁的时候我才很顺畅的把广州和广东分清楚,地理老师看到这篇文章请不要怪我,我不算是一个好学生.搞清楚一个是省一个是城市后我又花了点时间搞清楚了广西竟然和广州是挨 ...
-
【专栏】袁洁:代谢时光,2017年
袁洁/摄影 刚当老师那会我经常给学生布置一个作文题--<我的摄影观>,后来我就放弃这个作业了,因为大部分人完全写不出来,引经论点的弄了很多摄影名人名言后再把脚注和摘抄加上,一篇很感性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