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亦虚亦实的人生转换

王阳明先生的家里,来了一个小偷,被发现以后,先生好为人师的劲头上来了,他着着实实地给小偷上了一课。最后,小偷痛改前非,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好巧不巧,曾国藩也跟小偷挺有缘。

曾国藩家里进了一个小偷,躲在房梁上,想等到他们全家人都睡了进去偷东西。当时曾国藩在背《岳阳楼记》。小偷睡了两觉之后,发现曾国藩还在背《岳阳楼记》,无奈觉睡足了,索性跟着也开始背,到后来连躲在房梁上的小偷都会背诵了,曾国藩还是背不下来。

梁启超说:“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一个是孔子,一个是王阳明,半个是曾国藩。”

孔子自然不用说,大名鼎鼎,教育界千年大咖,一生里弟子三千加,贤德七十二人,倡导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观念,是适合任何时代,任何社会形态之下的先进理念。

曾国藩力挽狂澜,平定太平军,创立湘军,开办洋务,建造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在那个内忧外患的时代里,堪称中流砥柱。他集凛冽,决断,政治,军事才能于一身。一生轰轰烈烈,振聋发聩。

这两个人,普通人无法企及,也无法接近。只有王阳明,他所创立的“心学”,他所提倡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适用于每一个平凡的人,给人心里点亮一盏明灯,带来焕然一新的力量,去穿越茫茫人生。

王阳明的人生波澜起伏,几经困顿,贫苦,但他守仁守心,整个人通透明晰,做事务实,做人务虚,入世造就业绩,出世超脱凡尘。出与入,都有着极其高远开阔的格局和世界。在虚虚实实之间,造就独特,非凡的人生传奇。

如果深入地了解了王阳明,那么,你的人生也很可能走入那种出与入,虚与实,理想与现实完美和协地统一,转换的境界,在个人的选择和人生路途中,很好地把握自己,过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

王阳明,正是那种把自己活得畅快的人。

一、五岁才说话,一说话便一鸣惊人的孩子

王阳明原名王守成,字伯安,号守仁。这些字眼,每一个都喜欢。

中国古代,但凡大人物,出生总也与众不同。王阳明也不例外,堪称传奇。

大概集天地精华于一体,他在母亲的肚子里,呆了比常人更久一些的时间,出生前祖母梦见天神衣绯玉,云中鼓吹,抱一赤子,从天而降,祖父遂为他取名为“云”,并给他居住的地方起名为“瑞云楼”。

由此可见,王阳明的家世渊源,家境优渥,书香门弟,是个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好环境。有了家庭的关注和宽松的成长环境,王阳明才得以自由生长。

从小,他就被给予厚望,但王阳明,显然是一个相当与众不同的孩童。五岁还不说话,把个父亲急得不行。好在隔代亲的祖父挺他,读书的时候,总把他带在身边。

后来遇到一神奇道士开化,说一句,好好一个孩子,可惜道破了。祖父好好地琢磨了这句话以后,又把他的名字,从“云”改成了“守仁”,从此他便开口说话了。一开口不得了,祖父平常的四书五经,张口就来。堪称一奇。

王阳明十二岁入学堂,顽劣相当不一般,老师管不了,总是叫家长。好在,父亲是个斯文人,懂分寸,不打不骂,跟他论道理。

当时明朝廷腐败,义军四起。英宗被蒙古瓦剌部俘虏,朝廷赔款求和。年少的王阳明倍感屈辱,被深深刺痛,发誓要学好本领,报效国家。

他这么说,也这么做。考上国家公务员,参政议政,上书朝廷,并且游历四方,跑到了北方的战场上,拔箭杀敌。

二、苦难的修行,悟道从容人生

青年王阳明也曾几次进京赶考而不中,别人为仕途无望而烦恼,他则不以为然,为别人认为的仕途无望的烦恼而烦恼,站位与众不同,心思也与众不同。

洞房花烛他却跟一个道士论道,急坏了岳父亲一家人,四处寻找。这赤条条的大意,也是没谁了。

原来新婚那天。他闲逛遇到一道士,于是跟道士请教问题。两人甚是投机,聊着聊着,夜已深,两人对坐到天明。

老道问起他的家事,他才想起来,那是结婚当天,赶紧匆匆而回。

王阳明心性单纯而好思考,像个永远也装不满的宝袋子,永远在参悟。

他因上书朝廷,参议宦官刘谨而遭到陷害。被发配途中,佯装溺水而亡躲过被追杀。

偷偷地见父亲,两人商量对策。父亲还是劝他去上任,王阳明依言而行,去了遥远的贵州龙场。也正是在那里,有了著名的“龙场悟道”。

这场悟道,也彻底地奠定了王阳明在中国历史中不可撼动的地位。而这个著名的悟道时刻也是是王阳明一生最难的时候,他的身心,可以说是完全陷入了绝境。

龙场这个地方,跟中原的繁盛比起来,那就是原始森林,蛮荒之地,野兽出没,再加上瘟疫横行,再加上水土不服,王阳明的身体随时有垮掉的危险,另一方面他还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小心翼翼提防恶人的追杀,精神高度紧张。

在这样恶劣环境下,身边的仆人纷纷患病倒下。而此时的王阳明,不仅身体无恙,还反过来精神饱满地照顾起仆人。

这归功于王阳明拥有一颗积极乐观的心,他依着强大的内心力量,去寻找答案,寻找未来。

对着山山水水,王阳明终于开悟: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在王阳明看来,人的喜悦和自信来不是来自于外界的事物,而是来自于内心深处强大信念而带来的喜悦感。

比起身体免疫力,精神免疫力更为重要,它常常可以让你滋生出强大的能量,境随心转,放下那些无谓的焦虑与不安,冷静出击,就可以在不利的情况下完成局势的逆转,从容应对人生的挑战与灾难。

从儒家到朱熹理学,王阳明统统想了个遍,在设身处地里,有了自己的见解,从而建立了独特的心学体系。

一切从心开始,格物致知 。‘格’就是‘正’的意思,正其不正,便归于正。心以外没有‘物’。人能‘为善去恶’就是‘格物功夫’。‘物格’而后‘知致’,‘知’是心的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知孝,见兄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之恻隐。这便是‘良知’,不假外求。倘若‘良知’勃发,就没有了私意障碍,就可以充足他的恻隐之心,恻隐之心充足到极点,就是‘仁’了。

总之,就是说一个人,摒弃了私心杂念,从本心出发,外界的事物,也就不能烦扰我心,做起事情来,也就从容了。

简言之,就是在践行中立德立言立功。

因为有了这个龙场的悟道,王阳明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王阳明了,他就像是钢铁侠的又一次升级改造,强大起来,那简直无与伦比。

后来,王阳明得到兵部尚书王琼赏识,升职就像牛市的股票,蹭蹭上扬,最后,王阳明出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

在那个动乱的时代里,王阳明力挽狂澜,凭着心学强劲有力的体系,凭着出神入化的心思体察,从一介儒生,到统领三军,他平南赣,擒宁王,抚思田,袭断藤峡,破八寨,给风雨飘摇的明朝晚期,带来些许安定。

一些闻风丧胆的首领,听说对手是王阳明,直接弃甲投降。王阳明历经数次战乱,却无一败绩。这个成绩,比起诸葛亮,更胜一筹。中国古代,书生握起笔,文可安天下,放下笔,武可上马定乾坤。

现代好些人说,文人无用,王阳明听到,怕是,一笑而过吧。

三、用心入世,虚于内心。

虽然王阳明立了奇功,但并没有得到褒奖,甚至有点儿尴尬。宁王造反时,武宗朱厚照正想自己借机南下,御驾亲征,威风一番。走到半路吧,就听说,宁王已经被王阳明捉住。他三番五次,派人跟王阳明暗示,把宁王交给他,也把功劳让给他。最终,王阳明也就了然了,给就给吧。

对此,他的感悟是,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对于浮名,王阳明也不在意,甚至,看得很淡,他把人生的重点,从政治的重心,转移到了著书讲学上面。

入世热热闹闹了一番,也赚得了些许浮名,如果走仕途,也不无可能。但官场那一套,显然,他看透了。有什么意思呢?

对于一个已经悟道悟出天际来的人来说,这个时候,又回到了初心里来,王阳明还是要做圣人。

如何把心学发扬光大,使更多的人受益,使普罗大众受教,让世界更美好,成为了大师的首要任务。

他著书,立院,讲学,将心学发扬光大。

王阳明心学的别致之处还在于提倡“致良知”,“致”就是通过在事上磨炼,通过学习和质疑,去独立思考问题,而后获得想要的答案。得到答案后,便需要“知行合一”,保证行动与认知的一致性,才能最终取得成功。

‘仁者要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就是要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 ‘知行合一’,就是要创造人与社会的和谐;致良知,就是要创造人与自身的和谐。

他想人人都成功,这是一个师者的良知,也是一个师者的伟大。更是师者过尽千帆之后的最终梦想吧。

浮名过后,平淡心,喜欢事,一直到老,其实是一个人最好的选择。

57岁的王阳明,一直想要告老还乡,结果,还没等到朝廷的批复,就因病而逝。临终前,弟子问他有什么要交待。大师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可谓道尽一生,也道尽了心学的精髓。

心若没有栖息地,走到哪里都是流浪。心若笃定,哪里,都是适意。

王阳明的心学,是中华文明史上的瑰宝,他强调的是一个人的内心所想,把自己想明白,把自己管理好。

摒弃杂念,私心,那么,外在的干扰,都将困不住一个人。

也许你还想看:

民国第一威猛女刺客——施剑翘

赵姬,以克制起家,以淫乱闻名

纪晓芙:千古深情,至死不悔

“一个也不宽恕”的鲁迅和“从未遇到一个坏人”的苏轼

杨康:世人都说他不对

(0)

相关推荐

  • 超凡入圣:读懂王阳明的创新人生(2)

    这是一个解读王阳明心学思想与创新人生的连载系列,你将读到: 1.为什么你值得一读 2.王阳明的传奇一生 3.王阳明的心学思想 4.心学对儒学的继承与超越 5.心学对儒释道的融合与创新 6.王阳明与西方 ...

  • 王阳明:三教原来是一家

    有人提过这样的问题:王阳明与朱熹谁更厉害?这个当然不好回答.我认为,朱熹是宋代以来正统的官方思想家,他的影响力主要限于学术界.但是王阳明不一样,他不仅在学界,而且在政界.商界都有超量的粉丝群,可谓&q ...

  • 王阳明:我们为什么要工作?

    我们为什么要工作? 当你向周围的人询问时,别人有可能会这么回答你: 工作是为了养活自己,工作的目标就是赚足够多的钱,实现财务自由之后早点退休. 在大多数人的眼里,工作似乎成为了"万恶之源&q ...

  • 人人都可“龙场悟道”!领悟终极智慧!

    作者 l 灵哥哥 来源 l 灵哥哥 大家好,我是灵哥哥. 最近这段时间,一直在看王阳明心学,一直在学王阳明心学,一直在悟,更多的是一直在写. 有做过公众号的朋友应该知道,公众号的红利已过去.每天日更是 ...

  • 俏皮话(2187)...王阳明:亦虚亦实的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更多 知名女星深夜发文,自爆"爱而不得":什么样的女人,才能一生被爱? 俏皮话(2187) 600万女性选择不婚,国外借精生子:比起结婚,她们更想孤独终老 又至腊 ...

  • 梦境:​亦真亦幻,亦实亦虚

    阅读第1212天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金刚经> 有时候早上醒来,感觉脑子还是有点昏沉沉的感觉.也许,是因为没有睡好:也许,昨晚喝高了:也许,还在梦中 ...

  • 梦境:亦真亦幻,亦实亦虚(二)

    阅读第1213天 这是我们自己创造的世界,却分不清真假了. --<盗梦空间> 前几年国内有位导演拍出了两部"大师"电影,即<记忆大师>和<催眠大师&g ...

  • 人生如月,亦满亦亏

    今天是农历六月十五,三五之日,满月之夜. 张若虚有一句诗:"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任沧海桑田,人世变迁,仰望中的明月,却年年如此. 然而自其变者而观,月自有其阴晴,有 ...

  • 蒋勋: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人生不过如此

    我们无法将死亡从生命中抹去,却可以用不同方式来看待.诠释死亡.点击订购收听蒋勋音频节目 我们无法将死亡从生命中抹去,却可以用不同方式来看待.诠释死亡.点击订购收听蒋勋音频节目 展开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赏析(下)亦真亦幻的月水情思千里离愁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赏析(下)亦真亦幻的月水情思千里离愁

  • 摩羯座拥有理智的灵魂,亦有大智慧,不论人生如何,都能活出精彩

    导读:摩羯座可以说是十二星座里面,最令人看不透的那一个了.他们的身边并没有几个朋友,然而拥有的每一个却都是真心的.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让人'不解'的摩羯. 01 我们知道摩羯座是十二星座里最难懂的,和摩羯 ...

  • 傅亦农•只有你懂!人生都可以充满诗意!诗二首

    只有你懂 文/傅亦农 莫问时光的风 卷走了多少个曾经 也莫问岁月的雨 淋湿了多少个憧憬 南国烟雨蒙蒙 塞北天寒地冻 只有你 路过我的窗口 满眸含情 玉立亭亭 莫问冬有多深 冻裂了几条小径 也莫问历史车 ...

  • 李识经 | 长问人生何得似,亦从亦逆亦春秋

    灌江即景之275 文/戴琮 烟水无波弄浅流,江堤有柳舞疏柔. 草花初染迎风笑,岁月经霜又一秋. 十咏灌江,敬步戴琮老师<灌江即景之275>韵 01 灌江不舍晓昏流,弱柳扶风绕指柔. 长问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