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学步(87):砣具起源信哪家 采信实物说真话
相关推荐
-
从古玉脉络看中国的玉文化历史(一)前言——侯彦成
作者:侯彦成 中国玉文化研究会 会长导语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古国,玉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面对蕴藏着数千年历史文化积淀的古代玉器,在浩瀚的中华文明面前,我们每个人都是沧海一粟-- 作者 侯彦 ...
-
红山文化的发现,让赤峰市成为“中华玉龙之乡”
中国是龙的国度,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龙,是中国古代人们心目中的神. 截至目前,东北地区发现了很多红山文化玉龙,尤其是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出土的玉龙,是红山文化的象征,被考古界誉为"中华第一 ...
-
中国玉器几时从石器中分化出来?
兽面纹玉牌 红山文化 玉玦 兴隆洼文化 费孝通曾经说过:"玉器应该是属于石器的一部分,不过它是美的石头."在玉器出现之前,必然存在一个玉石分化和玉被认定的长期过程.近年考古界研究表 ...
-
馆藏红山文化玉器的工痕和微观痕迹(一)玩...
玩古玉多看出土馆藏品,诸位玉友要有自己的判断力,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被网上卖假货的假货贩子们带节奏!不仅要学会看玉,还要学会看人!看人比看物还要重要!我做古玉鉴定知识分享,不图名利,就是个人爱好,顺便 ...
-
大集结!史上最强红山文化玉器大展!
这次展览是红山文化遗址,历次重要发现和最新考古成果的集中展示,其中田家沟和半拉山墓地出土文物首次在辽宁省外展出. 玉龙 新石器时代 红山文化 高26厘米,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红山文化中的文明起源 玉玦形 ...
-
古玉学步(87):砣具起源信哪家,采信实物说真话
一夫之 常常有藏友质疑:先弄懂新石器时代还出现砣具了吗. 学界关于砣具初现之年代众说纷呈,大体有新石器时代晚期.商代.春秋.汉代之说.那么,究竟采信哪一种说法呢?本条以为:以出土实物为准,采信新石器时 ...
-
古玉学步(144):古砣痕迹说(1)——砣具的历程
原创一夫之2018-12-15 10:02:32 古玉文化与砣具的发明和不断改进是紧密相连的,不同时代的不同砣具所产生的工艺痕迹也不尽相同. 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制玉工艺,应该都是传承于新石器时代早. ...
-
古玉学步(111):古玉纹饰制作工具——古砣具(3)
一夫之2018-10-15 09:03:25 (三)宽砣刀刀锋直线片切削 宽砣是古玉雕琢中使用最为广泛的砣具,除少数素器之外,绝大部分古玉器上都要见到宽砣的作工痕迹. 宽砣作工依然是<玉作图&g ...
-
古玉学步(109):古玉纹饰制作工具——古砣具(1)
一夫之2018-10-11 08:26:37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古玉制作,利器一在于砂(参见<古玉学步(10):解玉砂痕一点通>).二在于砣. 古代砣具已经离现 ...
-
古玉学步(110):古玉纹饰制作工具——古砣具(2)
一夫之2018-10-12 09:30:00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古玉制作,利器一在于砂(参见<古玉学步(10):解玉砂痕一点通>).二在于砣. 古代砣具已经离现 ...
-
古玉学步(110):古玉纹饰制作工具——古砣具(2)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古玉制作,利器一在于砂(参见<古玉学步(10):解玉砂痕一点通>).二在于砣. 古代砣具已经离现代相去甚远,虽然不是人人都有条件接触和摸索古砣 ...
-
古玉学步(99):接砣精准显刚劲 些微偏砣微调整
一夫之 古砣工的刚劲与机仿工的绵软是因工具所决定的天然差别,无法改变(参见<古玉学步(85):痕迹软弱与刚劲皆因工具古与新>). 古砣由于人力的原因,每一砣(刀)留下的轨迹长度都是有限的, ...
-
古玉学步(107):高古玉阴刻线砣刀技法
一夫之 高古玉阴刻线砣刀技法带有其明显的时代特征,对于高古玉的鉴赏者来说,把握这个砣刀技法的特征,对高古玉辨真识仿大有裨益. 高古玉的砣具阴刻线,在刀法的基础上形成技艺. (一)高古玉砣具阴刻线的刀法 ...
-
古玉学步(185):战汉玉剑具浅浮雕兽形纹饰的演进
原创一夫之2019-10-11 08:31:10 战汉时期流行玉具剑,玉剑具成为这个时代的玉文化符号. 战国晚期至西汉的玉剑具常以浅浮雕兽形纹为纹饰,此种纹饰往往配合器形与视点变化而设计不同的纹饰图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