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脉络之太阳篇——表郁轻证
相关推荐
-
外证不等于表证
<伤寒论>中常称麻黄汤证为表证,其功效谓解表,如"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常称桂枝汤证为外证,其功效谓解外,如"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 ...
-
《伤寒论》第1一一30条解读
(1)太陽之為病,脉浮,頭項强痛而惡寒. 此論太陽病者也. 太阳之为病者,太阳之气受邪而发病也.太阳者,三阳也,太阳之气有本气有标气,其本为真精寒水之气,其标禀少阴命火之气,是阴阳两禀,水火俱兼.故其 ...
-
《伤寒论讲义》第一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之表郁轻证
(三)表郁轻证 1.桂枝麻黄各半汤证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 ...
-
经方:桂枝二麻黄一汤(太阳症,热多寒少)
桂枝二麻黄一汤 [原文]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 芍药一两六铢 麻黄十六铢(去节) 生姜一两六铢(切) 杏仁十六个(去皮尖) 甘草一两二铢(炙) 大枣四枚(擘)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 ...
-
伤寒脉络之太阳篇
一:太阳病表证 [阴阳总纲]: 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太阳病定义]: 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分类]: 第2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 ...
-
《伤寒论》桂枝汤类方(1)——表郁轻证
读伤寒论,总感觉智商不在线 啥?桂枝汤类方就搞晕了 太阳病表郁轻证多为阳气渐愈,但不足以祛邪外出,且被困于肌表①太阳病日久,阳气与表邪相争--桂枝麻黄各半汤②太阳病大汗后,表邪仍在--桂枝二麻黄一汤③ ...
-
郝万山讲伤寒论19 — 表郁轻证、太阳蓄水证(1)
第19 讲表郁轻证.太阳蓄水证(1) 大家好,我们上课. 我们前面讨论了太阳表证.风寒表证有汗的用桂枝而禁用麻黄,无汗的用麻黄汤而禁用桂枝汤.那么似乎有汗和无汗之间,有截然不同的.那当然是截然不同的了 ...
-
《伤寒论》学习笔记八之表郁轻证。
最近没顾上更新,今天写一下. 我看了一下上一篇是写到了伤寒兼证.今天继续表郁轻证. 1.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 ...
-
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温阳散寒,宣散水饮(表郁轻证)
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 [方源]<金匮要略>. [组成]桂枝三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麻黄二两,细辛二两,附子一枚(炮). [用法]上七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 ...
-
19、表郁轻证、太阳蓄水证(1)
郝万山教授为教育部名牌课程<伤寒论>创建项目负责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选聘的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示范教学主讲人,医药大学优秀主讲教师,从事<伤寒论>教学.临床.科研 ...
-
《伤寒悬解》太阳篇——太阳中风
太阳六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者,寸口为阳,阳浮者外感也,尺中为阴,阴弱者,邪不及阴也( ...
-
《伤寒悬解》太阳篇结尾——补充理论
太阳篇结尾论: 太阳,阳光发散,照耀大地万物.类比取象. 人身之太阳,也是发散,温煦周身. 太阳在表,主一身之皮毛.阳气发散,类比取象,故取名为太阳之经. 太阳与少阴,互为表里,脏主收藏,经主外卫.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