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鉴丨邓洪卫:跟王大丫一样
相关推荐
-
张亚凌:我长成了您心里的模样
奶奶高举的手从未落下,而我,已长成了她心里的模样. 我长成了您心里的模样 文\张亚凌 "找打,这孩子."奶奶说这话时总是高高地举着手,一副气呼呼的样子.而我,就是那个缩着脖子站在 ...
-
清朝奇案:女子引狼入室害惨嫂子,哥哥更欺心,岳丈追凶一波三折
清朝咸丰年间,直隶玉田县彩亭桥镇,有位习文数十载,一无所成.退而务农的程老汉,膝下育有一子一女. 儿子程虎子承父业,只知土里刨食,寡言怯懦,娶妻王氏,倒是美貌贤惠:女儿二丫年芳十六,举止张扬,性情放荡 ...
-
张金福丨李洪仙和李寂国的婚恋生活(小小说)
李洪仙和李寂国的婚恋生活(小小说) 作者:张金福 李洪仙是李洪仙,李寂国是李寂国,李洪仙实际上,是李寂国的妻子,只不过,两个人都姓李,又都是同一个家族,只不过,李洪仙生在贵阳市中心,又是贵阳市委宣传部 ...
-
私享·品鉴丨有洁癖的倪瓒,他的小楷,酷了七百年
倪瓒(1301-1374) 元代画家.诗人.倪瓒博学好古,家雄于财,四方名士日至其门.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家财给亲故,未几兵兴,逃渔舟以免.入明,黄冠野服,混迹编氓.工诗画,画山水意境幽深.有< ...
-
品鉴丨石涛:挥洒笔墨写天地(下)
这时期,石涛在文人荟萃的南京地区如鱼得水,与当地许多诗人画士结识,其中著名的有屈大均,孔尚任.龚贤.戴本孝.查士标.程邃.黄云等,还认识了卓子任.郑瑚山.博问亭等官吏名流,他们对石涛艺术境界的升华大有 ...
-
品鉴丨石涛:挥洒笔墨写天地(上)
石涛(1641-约1707),俗姓朱,名若极,广西桂林人.明藩靖江王朱守谦后裔,朱亨嘉子.1645年后削发为僧,法名原济,一作元济.小字阿长,字石涛,号大涤子.小乘客.清湘遗人.瞎尊者.零丁老人.苦瓜 ...
-
品鉴丨石涛:挥洒笔墨写天地
第三个时期是南京和扬州时期(康熙17年以后),石涛于康熙19年庚申(1680年)移居南京,这时石涛的绘画艺术渐臻成熟,生活.思想也开始发生变化. 这时期,石涛在文人荟萃的南京地区如鱼得水,与当地许多诗 ...
-
东方时评丨徐洪才:统一标准让绿色债券更加聚焦低碳发展
<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以下简称新版<目录>)4月21日新鲜出炉.绿色债券是指将募集资金专门用于支持符合规定条件的绿色产业.绿色项目或绿色经济活动,依照法定程 ...
-
那些事儿丨李洪菊:听诊
我一早起来,洗脸刷牙刮胡子.妻从厨房探出头,她没说话,只注视着我,然后笑着转身又去忙了.我分明听到她说:"怪了?出了趟门,回来就跟换了一个人似的."哈哈,她不知道,这次旅行回来,我 ...
-
文友主页丨邓荣河:迎着朝阳走起
每天清晨,我有早起遛弯的习惯.可以说,迎着朝阳走起,是我每天的必修课. 迎着朝阳走起,走的是一份神清气爽的惬意.经过一夜的修整,所有的疲惫都遗落在了那个过去的夜里.再加上身边清风徐徐,树梢小鸟婉转,浑 ...
-
村居新变丨邓荣河:四五十年前的麦收
随着芒种的临近,麦收渐渐成为农人们的重要议事日程. 其实,那种重要,也仅仅局限于形式. 现如今,随着大型联合收割设备的普及,再无以前手工割麦的疲惫. 不过,那些记忆里渐行渐远的麦收,犹如一幅永不褪色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