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宁:杜甫五古的艺术格局与杜诗“诗史”品质 | 西东合集
相关推荐
-
并非所有杜甫诗都能叫诗史
并非所有杜甫诗都能叫诗史 来源:今晚报2021-05-17 09:23 X 唐孟棨<本事诗>里说:"杜甫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当时以为'诗史'.&q ...
-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大纲——杜甫
杜甫 一.杜甫生平 杜甫,字子美,远祖杜预,祖父杜审言. 三十五岁前,读书漫游时期."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壮游>),"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
黄宾虹:论中国艺术之将来 | 西东合集
欧风墨雨,西化东渐,习佉卢蟹行之书者,几谓中国文字可以尽废.古来图籍久矣,束之高阁,将与土苴当狗委弃无遗;即前哲之工巧伎能,皆目为不逮今人,而惟欧日之风是尚.乃自欧战而后,人类感受痛苦,因悟物质文明悉 ...
-
埃里克·本特利:论布莱希特的戏剧艺术 | 西东合集
杨武能 译 一位很友好的批评家看过我在费城排演的<高加索灰阑记>后写道:"我们感觉,他对布景,对戏剧的种种传统表现手段,都漠不关心--他唯一重视的只是对白." 这果真是 ...
-
谢思炜:杜诗的自我审视与表现 | 西东合集
自传性是杜诗的一个基本特点.按照一些学者的意见,中国自序文体中塑造的自我有"为世排除之我"."与众异质之我"."众中杰出之我"." ...
-
欧文·潘诺夫斯基:作为艺术批评家的伽利略 | 西东合集
刘云飞 译 穆宝清 校 译者按:欧文·潘诺夫斯基(Erwin Panofsky)于1954年以专著形式出版该文,1956年3月又稍加缩减发表在的著名科学史杂志<伊西斯>(Isis)上, ...
-
吉奥乔·阿甘本:艺术作品的考古学 | 西东合集
王立秋 译 指导我反思艺术作品这个概念的想法是,考古学是进入当下的唯一手段.本文的题目"艺术作品的考古学"也应作此理解.就像福柯指出的那样,对过去的研究,不过就是对当下的质问投下的 ...
-
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第九章 艺术 | 西东合集
甘阳 译 1 美看来应当是最明明白白的人类现象之一.它没有沾染任何秘密和神秘的气息,它的品格和本性根本不需要任何复杂而难以捉摸的形而上学理论来解释.美就是人类经验的组成部分:它是明显可知而不会弄错的. ...
-
怀旧艺术:传统相声贯口大合集,想练嘴皮子的进来
贯口,又名趟子,是相声.评书表演术语,为"说"功的一种.演员将篇幅较长的一段说词一气说出,要求流畅清晰.节奏明快.演员需要事先背诵,以达到渲染情节.展示技巧.产生笑料等作用.使用贯 ...
-
D125杜甫五古《成都府》读记
杜甫五古<成都府>读记 (小河西) 成都府 翳翳桑榆日,照我征衣裳.我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 但逢新人民,未卜见故乡.大江东流去,游子去日长. 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 ...
-
D124杜甫五古《鹿头山》读记
杜甫五古<鹿头山>读记 (小河西) 鹿头山 鹿头何亭亭,是日慰饥渴.连山西南断,俯见千里豁. 游子出京华,剑门不可越.及兹险阻尽,始喜原野阔. 殊方昔三分,霸气曾间发.天下今一家,云端失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