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连载(330)《子路篇》第13章,“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相关推荐
-
素说《论语》:颜渊篇(十七)
素说《论语》:颜渊篇(十七)
-
论语:吾道一以贯之(4-15)
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待人忠恕是仁的基本要求,贯穿于孔子思想的各个方面.孔子在本章只说他的道是由一个基本思想一以贯之,而没有具体解释什么是忠恕.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quo ...
-
求神求人求诸己——《论语》悟读【178】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第七篇第三十四章: [原文]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lěi:向神祗祷告的文 ...
-
素说《论语》:泰伯篇(十四)
素说《论语》:泰伯篇(十四)
-
谦谦君子幽如兰——《论语》悟读【181】
君子如兰,空谷幽香. <论语>第七篇第三十七章: [原文]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译文] 孔子温和而严厉,有威仪而不凶猛,谦恭而安详. [悟读] 谦谦君子,幽幽如兰. 兰生幽谷无 ...
-
素说《论语》
写在前面的话 孔子的思想和智慧保留在其弟子辑纂的<论语>之中,自汉代至今,对<论语>的研究可谓名家辈出.精彩纷呈,原典疏证和经典解读类著作不断涌现,但经过二千多年的世事沧桑,朝 ...
-
礼义在兮国之本——《论语》悟读【50】
礼仪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之不国. <论语>第三篇第十一章: [原文]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摆)诸斯乎!"指其掌. [译文] ...
-
素说《论语》:宪问篇(二十九)
01 原 文 宪问第十四 14.29 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02 释 解 德才兼备的子贡为人一向光明磊落.胸襟坦荡,对待 ...
-
无心为善称至善——《论语》悟读【267】
为善之道在于让,立身处世在乎敬. <论语>第十一篇第十九章: [原文]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译文] 子张问孔子做善人的门道.孔子说:做事不 ...
-
知行合一为证道——《论语》悟读【176】
世本无先觉之验,人贵有自知之明. <论语>第七篇第三十二章: [原文]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译文] 孔子说:"就古圣先贤文化 ...
-
放利而为多致怨——《论语》悟读【76】
君子重义且轻利,放利而为多致怨. <论语>第四篇第十二章: [原文] 子曰:"放(同仿,效法,引申为追求)于利而行,多怨." [译文] 孔子说:"为追求利益而 ...
-
勤学焉能比善学——《论语》悟读【372】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论语>第十五篇第三章: [原文] 子曰:"赐(端木赐,子贡的名)也,女(汝)以予为多学而识(通"志'',记住)之者与?''对曰:&q ...
-
怎堪无道处凡尘——《论语》悟读【72】
生而为人须明道,怎堪悟道处凡尘. <论语>第四篇第八章: [原文] 子曰:"朝闻道(真理),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 ...
-
君子固穷守正道——《论语》悟读【371】
以道自处,固守正道. <论语>第十五篇第二章: [原文]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