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汤验案(血管神经性头痛)
Taliana,女,62岁。俄国人,齿科医师。
2013年6月11日初诊。
头痛40年,每月甚或每周头痛发作一次。每次发作需服止痛片1-2片方可止痛。现正值发作中。身为西医大夫已屡治罔效,颇为苦恼。疼痛以巅、枕处为主,呈跳动性。伴干呕、口干、腹胀、肢冷。血压120/70mmHg。苔薄腻质紫暗,脉沉细涩。松原市中医院治未病科赵东奇
阴寒上逆,气滞血瘀,选吴茱萸汤合血府逐瘀汤。
吴茱萸6g党参10g生姜20g大枣15g
柴胡10g枳壳10g赤芍15g当归10g
生地10g桃仁10g红花10g川芎30g
桔梗10g川牛膝10g
上方5剂,头痛未作。诸症缓。因路途遥远,汤剂无法继服,原方稍事出入,改研末每服6g,一日二次,一个月量带回。
2014年10月随访,至今已一年多,头痛基本未再发作,从未再服过止痛片,甚为满意。
按:该案疼痛以巅枕为主,厥阴与督脉会于巅顶,寒气从经脉上乘,厥阴肝属风主动,故疼痛呈阵发性且为跳动性。《内经》“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另症见干呕、腹胀、肢冷,颇合《金匮要略》“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也可从“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理解。王旭高治肝三十法中温肝(针对肝寒)亦应指此,不限于“大建中汤”类。据载欧美女性患此类血管神经性头痛的发病率约50%,且多无良策。此案病史40年,尽管患者本人是大夫,也仅靠止痛片应对而已。结合其“久病多瘀”且有舌质紫暗,脉沉细涩,故以上方合血府逐瘀汤,调畅气血,兼理升降,以竟全功,且疗效巩固。可见《经方》走向国际,更要结合实际辨证。
本文转载自http://blog.sina.com.cn/huaxiangyishu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