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医学----六气

六气

从寅月到丑月,一年十二个月,每个月的星空知识,是最最根本最最本质的知识。地球上的万事万物受控于每个月的星空的。这些知识以后还会应用。接下来讲五运六气的名词解释。

六气的由来

经常跟大家提到“厥阴风木,少阳相火”这类名称------听起来好像莫名其妙。

这些,是五运六气的名词。

五运六气,其实是古人用来描述自然界的名词。

先看自然界的气候。

正月里和二月里,风气相当的重,所以说春天多风。

阴历的十一月,十二月,天气很冷,寒气相当的重;

秋天,皮肤干燥、裂开,人也干,燥气重。

长夏,天气潮湿闷热,湿气很重。

夏天,天气像下火一样的,实在是热的很---这时候火气很重。

我们观察自然界的气候现象,就会发现:春天有两个月风气很大。夏天分三段,初始两个月,中间两个月火气很强;长夏两个月湿气很重。秋天两个月,燥气很重。冬天两个月,寒气很重。

观察自然界的气候现象,发现一年之中----大约每两个月,气候有共同的典型特征。一年用十二地支表示分别是:寅、卯; 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每两个月有共同气候特征,所以,一年十二个月,可以分为六组,每一组有共同的气候特征。因为我们研究的是气候现象,所以称之为:六气。

对于“六气”,很多书籍讲的不知所云。现在的书本东抄两句,西抄两句,然后就出书了。作者本身也不懂这个名词,这个名词的基本含义不懂,就无从谈论运用了。所以要想运用的好,就一定对基本名词,有个清晰的了解。比如一提到六气,立即脑子里就反应过来,这指的是自然界十二个月的气候现象。只不过,这种现象是每两个月相同,所以十二个月,总共有六个气候现象,统称六气。

一年之中分六个气候现象,称之为六气。这些六气古人给起了名字。先看名字:

寅月、卯月的六气称之为-----厥阴风木;

辰月、巳月的六气称之为----少阴君火;

午月、未月的六气称之为----少阳相火;

申月、酉月的六气称之为----太阴湿土;

戌月、亥月的六气称之为----阳明燥金;

子月、丑月的六气称之为----太阳寒水。

这些名字就是古人给相应的气候现象所起的名字,就象一个人出生以后,家人给起个名字一样的,它就是名字而已。只不过,古人给气候现象起名的时候,遵循了某种规律。就像古人某个人家给孩子起名叫:二丫,狗蛋;随便起起当然可以。也有人家起名,先起姓,然后是辈分,然后给予孩子美好的祝愿,于是起了一个名字。所以起名这种事,可能就是随意起,也可能有一定规律。古人给气候现象起名,当然通常会描述一些这个现象的特征,就像人家按辈分起名就看出来排行多少。

六气的含义

古人把十二个月从春天到冬天依次起名为: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

看看古人给气候起名遵循了什么特征?

看春天,寅月、卯月----多风;起名为风。风在易经里的卦象特性是巽卦,为木,所以叫做风木;

古人凡事喜欢划分阴阳,正面为阳,背面为阴;或者上为阳,下为阴;再有艳丽的为阳,阴暗的为阴;阴阳,在古代是相对的概念,大家不要把它实体化。因为参考对象的不同,不断地改变。

潮湿与干燥相比,潮湿为阴,干燥为阳。

春天冰雪融化,温度升高,天气有点潮湿的,所以被称作“阴”;接下来春暖花开,春雨淅淅沥沥,气候更为潮湿,所以还被称作“阴”;然后炎热的夏天来临,空气里象下火一样,很干燥,于是,被称作“阳”了;再接着长夏来临,湿气弥漫,于是又被称作“阴”;之后秋天来临,秋燥,于是,又被称作了“阳”;再就是冬天来了,冬天干燥,于是,仍然被称作“阳”。

所以,一年的六气,就是:阴,阴,阳,阴,阳,阳。

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

厥,万物初生谓之厥。春天冰雪开始融化,水气开始蒸腾,湿气初生,所以,称之为厥阴。

少,指气势最旺的,比如,青春年少---少年----这个时候,是人生中最强生机的时候。对应的,少阳,就是干燥最厉害的时候。夏天天气跟下火一样,最为干燥,于是,阴历五六月的夏天,被称作少阳。同样,少阴,就是湿气最重的时候。阴历三四月,天气暖和,水气蒸腾,湿气最重,于是,被称作“少阴”。

太,指气势到了尽头,即将有根本转变。比如,太爷爷,指很老的老人家,他的生命到了尽头,距离死亡不是很远。

阴历七八月,长夏,天气潮湿。之后,就是秋冬了,天气都是干燥的。所以,长夏这时候,潮湿将要到了尽头。潮湿为阴,所以,称之为太阴。

阴历冬月、腊月,严冬,天气干燥;转过来就是春天和初夏,天气都潮湿。所以,冬天这时候,干燥将要到了尽头。干燥为阳,所以,称之为太阳。

阴历九月十月,秋天,天气干燥,为阳;秋天的空气格外的明净;于是,被称为阳明。

于是,一年的六气,依次就可以描述为:厥阴;少阴;少阳;太阴;阳明;太阳。

寅月、卯月,春天多风,称为风木;与厥阴合起来,就是:厥阴风木。

辰月、巳月,初夏,天气温暖。温暖,属于火。这个火,比起阴历的午月、未月来又温和很多,不是很强烈的火气,所以称之为君火-----谦谦君子,温暖他人。合起来,则称这时候的气候现象为:少阴君火。

午月、未月-----天气炎热,也属于火。这种火,气焰强烈,所以称为相火。相火,相是丞相之意。君是国君,相是丞相;国君,是位置最高的,所以君火,温暖他人,而不是烧烤他人;丞相,次于国君,俗话说“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国君由于所在的位置,任何时候都是温和的,丞相有的时候手段会格外的激烈,所以把夏天的这种气焰特别强的不管他人感受的火称为相火。合起来,这时候的气候现象,就称为:少阳相火。

申月、酉月-----通常说长夏。长夏主湿------空气又闷热又潮湿,湿----是这个长夏季节的特征。湿在易经里,属于坤土,所以称作湿土。合起来,这时候的气候现象就称作:太阴湿土。

戌月、亥月,秋天来临。秋高气爽,满目金黄。空气里则充斥着燥气。所以,称之为燥金。合起来,这时候的气候现象就被称为阳明燥金。

子月、丑月,天气寒冷。某年冬天我去北京,零下十几度,感觉那空气里,就是寒冷的水一样的气息。所以,古人描述为寒水。合起来,这时候的气候现象就被称为:太阳寒水。

主气、司天、在泉及其关系

古人把一年的气候现象,分为了六个部分,并且给每个部分分别起了名字。

寅、卯月:厥阴风木;

辰、巳月:少阴君火;

午、未月:少阳相火;

申、酉月:太阴湿土;

戌、亥月:阳明燥金;

子、丑月:太阳寒水。

因为是六个气候现象,所以叫做六气。

最通常的表述是:寅卯月,厥阴风木主气;辰巳月,少阴君火主气等。所谓的主气,就是指在这个时候,这个气候现象为主要现象。

有的时候也描述成:寅卯月,厥阴风木司天;辰巳月,少阴君火司天等。所谓司天,就是管理天气。辰巳月:气候现象是少阴君火,可以描述成少阴君火主气;也可以描述成少阴君火司天。想起哪个说哪个。

说到司天,顺便讲一下在泉。

在泉就是在地下。

夏天,天气炎热,地下室反而跟开空调似的,很凉;到了冬天,天气很冷,而井水或者地下室,反而很暖和的。

天气的情形,跟地下的情形,差别巨大。地上天气里的情形,称之为司天;地下水里的情形,称之为在泉。

很显然,司天在变化着,那么,在泉也在变化着。这个司天,很好观察气候现象,然而在泉,我们现代人,就很难去感知泉水的情形去探测了。不过古人帮我们已经探测好了,已经观察好了,我们只要学着知道就行了。

寅卯月:厥阴风木司天------对应少阳相火在泉。春天多风的时候,地下的泉水,其实是象夏天那样的炎热。

辰巳月:少阴君火司天-----对应太阴湿土在泉。地上辰巳月,地下却像申酉月长夏的情形一样的。

午未月:少阳相火司天-----对应阳明燥金在泉。当夏天地上的空气里骄阳似火的时候,地下的泉水里,却是秋高气爽的景象。

申酉月:太阴湿土司天-----对应太阳寒水在泉-----地上太阴湿土司天,地下太阳寒水在泉,这个时候的地下水最为寒凉的。

戌亥月:阳明燥金司天------对应厥阴风木在泉-----地上阳明燥金司天,地下厥阴风木在泉,这个时候的地下水,像初春的气候现象。

子丑月:太阳寒水司天-----对应少阴君火在泉,地上太阳寒水司天,地下就象阴历三四月的气候现象,温暖湿润,最为温暖的时候。子丑月地下水最为温暖的时候。

司天在泉的对应关系,没有什么技巧可言,就是要用的多。用的多了,说的多了,就自然熟悉了。

初开始上课的时候,把六气的名词给搞清楚,一听说哪个六气名词,脑子里就立即蹦出相应的月份及其气候现象。慢慢对六气的名词就变的很熟悉。就不会觉得很生疏。

古代的这些名词-----它的基本含义搞清楚了,以后使用的话,就会很容易。相反,中国的传统,越来越没落,所谓的古代文化,现在很多人说起来是大师,其实讲的都不知所云,就是因为缺了这最基础的原始含义。用人家的名词 ,结果连这名词的基本意思都不了解,随意的自己凭空想象,那如何能顺利的用得下去?那就把古代文化,搞成了吹牛皮了。

我当初为了搞清楚这些,首先是闭关一样,琢磨了古代的天文学,半年以后设身处地,假若自己是古人,会如何考虑这个世界,这才找到思维的落脚点,从而找到这些名词的原始意义,现在大家听起课来可是省掉了无数的琢磨的时间的。

(0)

相关推荐

  • 五运六气基础及详细推算方法。

    文章是两年前的文章,详情可以到公众号查看. 今天开始跟大家讲讲五运六气. 应该是一个系列,因为不是一时半会能说完的,并且在我学习过程中也会有新的体会.在讲的过程中有不对的地方希望各位能及时指正. 学习 ...

  • 子午流注 :神奇的时间医学,中国人每天就该这样过!

    子午流注,是中医学最有特色的理论,是将一天24小时划分为12个时辰,对应十二地支,与人体十二脏腑的气血运行结合,在一天12时辰之中,人体的气血首尾相衔的循环流注,盛衰开合均有时间节奏.时相特性. 子时 ...

  • 时间医学-----足阳明胃经

    胃经的全称叫做足阳明胃经. 这里的"足",指经络经过腿脚部.相对应的,比如:手少阳三焦经,指的是经络经过手以及手臂部."胃经"就是指这条经络是经过胃这个脏腑的主 ...

  • 子午流注:神奇的时间医学

    子午流注,是中医学最有特色的理论,是将一天24小时划分为12个时辰,对应十二地支,与人体十二脏腑的气血运行结合,在一天12时辰之中,人体的气血首尾相衔的循环流注,盛衰开合均有时间节奏.时相特性. 子时 ...

  • 时间医学-----瞳子髎穴

    寅上酉:瞳子髎穴 <针灸大成>:目外去眦五分,手太阳.手足少阳三脉之会.<素注>灸三壮,针三分. <经络腧穴学>:在面部,目外眦外侧0.5寸凹陷处. <针灸大 ...

  • 时间医学-----足少阳胆经

    人体有十二正经.奇经八脉.我们这次课开始正式讲经络穴位.我们从胆经开始讲起. 为什么经络书上一般是从肺经开始讲,我这里却从胆经开始讲呢?因为一年有十二个月份,通常意义上的一年的开始从正月开始.正月是寅 ...

  • 天医宗:关于时间医学讲稿,聊几句

    时间医学讲稿是以网课的内容为基础整理的,到目前为止,网课正在进行中,后续的还未整理好,所以停一阵子,大概要半年以后继续在公众号发布. 时间医学讲稿讲的是自然界和人体的各种规律性内容,里面有大量的细节有 ...

  • 天医宗:时间医学

    外界的影像,在大类里,属于戌. 外界的影像进入人体,首先进入寅,然后,沿着寅是坎水龙脉的途径进入坎水,坎水对应子,接着,子建申,进入申的关卡,之后,过了这个关卡,进入申的辟卦天地否的领域,接着,从乾卦 ...

  • 时间医学-----呼吸系统问题综述

    氧气从鼻子这里进入戌的气管通路,然后,沿着戌是兑卦龙脉的路径,进入肺,在肺里形成泽雷随,接着沿着未建卯的路径,进入卯的关卡,顺利过这关卡以后,进入雷天大壮的领域,在此被释放出来,被雷天大壮接收,之后, ...

  • 时间医学-----人生的己巳时期

    男性64---72虚岁,女性56---63虚岁,己巳. 巳月星空:柳宿.星宿.张宿.翼宿 巳月星空的主要星宿:柳宿.星宿.张宿.翼宿.酒旗星.天稷星. 石氏曰:"柳主上食,和味滋,故置天稷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