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海墨韵 | 中国山水画研究院院长陈克永专访(三)

以下是京海墨韵采访中国山水画研究院院长陈克永先生视频资料以及文字整理。(因平台限制,暂无法上传完整视频,请搜索微信公众号“北京京海墨韵艺术馆”观看完整视频)

京海墨韵:“您对传统有怎样的理解?”

陈克永先生:“我理解的传统是,人不管学什么都要有传承,传统是传承这么一个概念,你不传承完全自己(创造)是不可能的。学习每一个行当,不管是书法还是绘画,中国艺术有中国艺术的传统,西方艺术有西方艺术的传统。你说画油画,咱们中国人看外国的油画,他也是这么回事。作品都要讲传统,讲传统的同时还要有创新,创新是一个历史的轨迹,任何一个民族都是在不断的发展起来,不断的创作形成了传统,然后再传统的基础上又向前发展,这是一个链条,这个链条不能断。传统和创新它是一个链条,就像人的左腿和右腿一样,左边的腿迈一步,传统走一下,然后你又创新一下,创新又觉得不足然后再回归传统,然后再通过对传统的认识再来创新,整个历史的进程就是不断的创新和不断的继承传统的一个过程。所以说人不能离开传统,同时也不能离开创造和创新。”

京海墨韵:您觉得当下社会需要什么样的艺术作品?什么样的作品才能代表我们所处的时代?

陈克永先生:可以说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的精神,比如说我们常说的一句话,中华民族要追求这种汉唐精神,汉代和唐代那种整体的国势,它追求大气磅礴、豪爽博大的气概,这个跟朝代的“气”有关系。明清时代我们的工艺品讲究小巧玲珑,你去汉代皇帝的墓葬看两边的雕塑,都能表现出一种那个朝代赋予给它的精气神,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精气神。那说我们当今的这个时代,从建国以后,我们的审美也在变化,我们追求博大雄浑的大国的豪气,那种震撼人心的力量,我们崇拜英雄,崇拜民族伟大复兴的气概,都围绕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再次复兴。所以作为一个艺术家,你比方我画的这些个国家殿堂山水,必须得跟这个时代,必须把这种精气神合在一起,你这个画才有时代的符号,才有时代的精神。所以说离开了这个大的时代,不可能有这种艺术作品的出现,艺术作品跟时代精神是分不开的。中国文化追求一种平淡、天真,有的时候文人还追求一种荒寒,荒寒、宁静、平静,这种意境,同时也适应我们当今这个时代,看了很舒服的感觉,这样你这个艺术作品,他就真正的进入到审美的状态。

《沧海腾龙》/陈克永 2000年作 陈列于中南海

《沧海腾龙 局部》/陈克永

《沧海腾龙 局部》/陈克永

《沧海腾龙 局部》/陈克永

《沧海腾龙 局部》/陈克永

《沧海腾龙 局部》/陈克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