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代 王献之书法 (小手卷)

作者简介:

王献之(344-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汉族,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外戚大臣、书画家,“书圣”王羲之第七子、简文帝司马昱女婿、晋安帝司马德宗的岳父。

王献之少负盛名,才华过人。得到宰相谢安赏识,历任本州主簿、秘书郎、司徒左长史、吴兴太守,累迁中书令(号称“大令”)等职,太元十一年(386年)病逝,时年四十三岁。

王献之精习书法,与其父王羲之并称“二王”,拥有“小圣”之称,正如李志敏评价:“王献之和父亲王羲之今草大成,高韵深情,百代服膺”。与张芝、钟繇、王羲之并称“书中四贤”。张怀瓘的《书诂》评为“第一等”。

王献之一生的书法艺术并不守旧,且与父不同,字身喜带长形。王献之家学渊源,学习勤奋。其诗文书法,为东晋后起之秀。他笔下的草书,下笔熟练、润秀、飞舞风流,不亚于父亲王羲之,父子合称二王。

王献之自小跟随父亲练习书法,胸有大志,后期兼取张芝,别为一体。他以行书和草书闻名,但是楷书和隶书亦有深厚功底。由于唐太宗并不十分欣赏其作品,使得他的作品未像其父作品那样有大量留存。传世名作《洛神赋十三行》又称“玉版十三行”。前人评论王献之的书法为“丹穴凰舞,清泉龙跃。精密渊巧,出于神智”。

他的草书,更是为人称道。俞焯曾说:“草书自汉张芝而下,妙人神品者,官奴一人而已。”他的传世草书墨宝有《鸭头丸帖》《中秋帖》等,皆为唐摹本,他的《鸭头丸帖》,行草,共十五字,绢本。清代吴其贞在《书画记》里对此帖推崇备至,认为:“(此帖)书法雅正,雄秀惊人,得天然妙趣,为无上神品也。”他的《中秋帖》行草,共二十二字,神采如新,片羽吉光,世所罕见。清朝乾隆皇帝将它收入《三希帖》,视为“国宝”。

王献之学书和他的父亲一样,不局限于学一门一体,而是穷通各家。所以能在“兼众家之长,集诸体之美”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终于取得了与王羲之并列的艺术地位。

他还创造了“一笔书”,变其父上下不相连之草为相连之草,往往一笔连贯数字,由于其书法豪迈气势宏伟,故为世人所重。

王献之的楷书父子闻名之世,唐宋以下的书家们,写楷严整俊美,媚俏的笔调。他们父子俩的楷笔,真可是千古不朽,万世流传,有不可磨灭的吸引力。由晋末至梁代的一个半世纪,他的影响甚至超过了其父王羲之。梁书画家袁昂在《古今书评》中说:“张芝惊奇,钟繇特绝,逸少鼎能,献之冠世。”将四贤并称。而宋齐之间书学地位最高者则一度推王献之。献之从父学书,天资极高,敏于革新,转师张芝,而创上下相连的草书,媚妍甚至超过其父,穷微入圣,与其父同称“二王”。梁陶弘景《与梁武帝论书启》云:“比世皆尚子敬书”,“海内非惟不复知有元常,于逸少亦然”。当时几乎成了王献之的天下。一直到了唐代,唐太宗竭力褒扬王羲之而贬抑王献之,一些书法评论家才开始认为王献之的书法比不上他的父亲王羲之。但是北宋书法家米芾,主要是向王献之学习。现代著名学者、书法家胡小石更认为张旭、怀素一派之“狂草”,便是由王献之草书发展而成的。

——以上内容编辑来源于百度搜索

(0)

相关推荐

  • 洪厚甜 | 草书学习探径(二)

    可能大家认为我说得有点玄,你们更想我给你们讲从哪个帖入手,怎样写?临帖序列是什么?我若如此讲,我以为是害了你们.那种讲法,任何老师都可以,你们都可以拿着一本书上来讲,还用我来讲什么呢? 我们期待老师给 ...

  • 李世民挺王羲之,献之有点冤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子.老儿子,书名与父亲齐,后世并称"二王".他前边有五位哥哥也都以书闻名,但终究不敌献之.可见王献之书法上的建树,其实还高的是,官运也强过其父,至中书令.逝后由 ...

  • 晋代王献之小楷书洛神赋(碧玉版)​

    晉王獻之書洛神賦冊,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王獻之(344-386),字子敬,王羲之第七子.少有盛名,高邁不羈,風流一時.書法兼擅各體,尤以行草著名,與其父並稱「二王」.〈洛神賦〉原蹟已不存,宋以來拓本僅 ...

  • 单字放大王献之书法,了不起!

    书法易2019-05-19 10:53:31 王献之<地黄汤帖>,又名 <新妇地黄汤帖>,现存墨迹是唐人墓本(又传为米芾临本).<地黄汤帖>用笔外拓,笔画圆腴而纵逸 ...

  • 王献之书法真品《鸭头丸帖》彩色版

    鸭头丸帖 王献之<鸭头丸帖卷> 绢本 行草书 26.1×26.9cm 上海博物馆藏 释文:"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 此系唐代模本,行草书二行十五字,内 ...

  • 羲之、王献之书法与《兰亭序》

    清人刘熙载<书概>云:"书家无篆圣.隶圣,而有草圣.盖草之道,千变万化,执持寻逐,失之愈远.非神明自得者,孰能至于至善耶."<草歌诀>亦云:"草圣 ...

  • 王献之书法大全!

    鸣谦草堂2015-05-29 13:02:16 东晋王.谢.郗.庾四大家族中,最显赫的要算王氏家族了,而书法成就最卓著的也当之无愧的属于王氏一族.王氏家族书法家最多.在这个书法世家里,有父子争胜,兄弟 ...

  • 《王献之书法全集》1.0版 | 共119帖

    王献之书法全集 书法全集 东 晋 经过近八年的采编整理,<历代书法名家作品全集>已初步成形.我们相信再坚持十到二十年,"书法字帖"终将整理出史上最全最完整的<历代 ...

  • “王羲之、王献之”书法中的偏旁部首120例

    闻是文化2018-09-30 21:01:00 1."十"部 这一部首书写时要注意不同的起笔方式.连带方式,以及横与竖的不同组合方式. 2."丷"部 这一部首的 ...

  • 王献之书法:纵横连属,牵掣奔腾

    王献之,字子敬,乳名官奴, 由于他曾官至中书令,故世称王大令. 父王羲之,狼琊临折人, 为东晋著名书法家, 王献之是东晋时期最为杰出的书法家之一, 他变王羲之古雅质朴的内攞笔法为风流妍美. 气势开张的 ...

  • 王献之书法行书解析,这字太棒了

    王献之字子敬,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王羲之第七子,东晋著名书法家. 他才华横溢.少负盛名,和王羲之并称为"二王".他以行书和草书闻名,但隶书和楷书也有很深厚的功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