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走,明天要跑!

/这是土木小生的第436篇原创文章/

1

昨天帮两位考友做二建备考计划,今年的考试时间还没有出官方的通知,所以只能预计,按照往年的情况,预计是5月22-23号两天考试。

昨天利用EXCEL表格帮两位考友做备考计划的时候,在左上角一栏输入2021年1月13日,然后顺着往下一拉,一下子就拉到了2021年5月22日。

那一刻忽然觉得时间好不经用,回想起来,我们的时间好像也是这样,刷一下就没了。

总以为人生还很漫长,可是回过头一看已经过了二十多年了,高中毕业以后,时间过得尤其快。

小时候,觉得一天好漫长,好像一天就是一生。

长大后,觉得一生好短暂,好像一生就是一天。

2

然后,当我把备考计划往这些时间里面一放,就感觉时间完全不够用了。

对大多数人来说,备考一建基本上需要500小时左右,经济管理法规各100小时,实务200小时,这是最基本的。

我按照这个原则来推算,那么二建就是400个小时,管理100小时,法规100小时,实务200小时,这是最基本的学习时间,基本能保证及格了。

去年朱俊文管理的精讲课是48节课,冲刺课是10节课,时间方面就按每节课1小时来算,实际课时当然没有1小时,但是有些地方听不懂的要反复听,有些重难点花的时间也更多一点,平均下来就算每节课1小时。

58小时的课程学习加42小时的习题训练与理解记忆,这个科目就差不多了。法规基本相同。

最后是实务,去年王玮的建筑实务精讲课是55节课,冲刺班有9节课,由于大部分同学对于实务都不那么熟悉,有些有现场经验但缺少系统的理论知识,所以每年都有很多人倒在实务上面。

基于以上背景,结合我自己的一建考试经验,备考计划里面要求同学实务课程精讲课两遍,冲刺课两遍,55X2+9X2=128小时,剩下72小时背诵知识点,做习题训练。

基本的备考计划就是这样子,一建备考在此基础上增加100小时,大致能保证基本及格了,想更加有保障的话就要花更多的时间,基础差一些的也要增加学习时间。

3

是不是觉得很简单?400小时而已,严格算下来也就16天多,半个月就搞定了,这么一算是不是觉得考证很容易?

天真!

这400小时,你要把它平均到日常生活的每一天,除了工作吃饭喝水睡觉,每天至少要保证两个小时的高效率学习,才有可能在考前完成这个400小时的学习目标。

对大部分人来说,根本做不到。

不信?你扪心自问一下,你有多长时间没有连续学习用心看书看视频两个小时以上了?你有多长时间没有放下手机真正静下心来学习了?

对职场人士来说,属于自己的时间真的太少太少,尤其是在工地的,基本上一天24小时都在项目部,很难有真正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

二建400小时,一建500小时,以现场剩余的时间来看,每天学习两个小时都是不够的,再加上有时候加班、应酬、过年走亲戚、同学聚会等等诸多因素算下来,真的很难每天都坚持学习。

但考试时间的规定的,并不会说你没复习好就往后推,时间到了你就得上考场,没复习好那是你自己的事情。

所以说备考就像做一个竣工时间已经定死的工程,到时间必须交付,所以进度计划排得很紧凑,而且每天都必须按时按量完成,今天的两小时学习完不成,明天就得学四个小时把进度赶上来,越到后面积累的越多,完不成的可能性越大。

4

也可以把我们的人生量化一下,平均年龄按80岁算不少了吧?正常大学毕业22岁,到60岁退休,中间只有38年的时间,38X365=13870天,这其中还有至少三分之一的时间要用来吃饭睡觉,留给我们追梦的时间只剩下13870X2/3=9246.67天。

再加上闲聊扯淡、孝顺父母、陪伴妻儿,又要少三分之一,真正留给我们去拼去闯去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时间也就六千多天。

如果你抱着这种倒计时的心态去生活的工作,相信你的效率会提高很多很多,反正我一想到这个,就有种危机感和紧迫感,时间一天天地在流逝,而我还一无所成,怎能不心急?

以上就是制作备考计划的些许感触,不足之处欢迎各位看官大人批评指正,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加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