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正手强侧身攻

通常来说,正手都是要进行侧身的,因为侧身有利于调整人与球的位置关系,进而有利于动力链的流畅运行。

之所以称为 “ 强侧身攻 ” 有三层含义:

❶ 前提:明明可以用反手攻击,但还是要提高脚步移动速度,强行完成侧身,若时间相对充裕时,可以耍下费天王的假动作。

❷ 目的:正手的攻击力相对强于反手,强侧身要解决拉开左右距离的核心问题,这样才能提高正手攻击的火力系数。

❸ 战术:强侧身攻可以打出场上时空优势,利于下一拍的战术设计。

我们常说的 inside-out只是强侧身攻的一种, 若侧身过猛,惯性过大则很难完成随上的动作。

当侧身攻没有打出优势时,那就赶快复位吧!

二、技术解析

正手强身攻是勇者的游戏,是通过时间争取空间的博弈,强大的腰腹核心力量是基本保障。

❶ 快速移动侧身(两个核心)

分腿垫步之后判断出可以击打正手反斜线,立即用一个大的后交叉步快速侧身移动,再用后退步调整到位,之后再用小跳步准确找到击球点。

其次,在脚步移动的过程中,身体整体实现引拍。

上面两个细节融合在一起,就是兹维列夫的样子。

向侧后方侧身移动

❷ 入位支撑

❸ 通过主辅动力链完成碰撞盾的组装,(《网球正手:纳达尔传授用动力链“锁住”手腕的秘籍》)。

❹ 完成球拍与网球的高速碰撞,常常伴随重心明显的向前运动(《正手击球手腕“动”了吗?费德勒10幅动图拨开其面纱》)。

❺ 战术随动

三、反  思

传统的正手教学观点都要求 “ 脚不要跳起来打 ” ,说是脚下没根,难道跳起来不是脚蹬地吗?是不是需要对一些网球技术观点要有一个辩证思维呢?

在上图中,穆雷先是利用后交叉步快速移动身体,而后使用一个后退步到位,再利用一个小跳步调整到绝佳位置击球。

在整个移动过程中,穆雷都不是面对球网的。

对面的费德勒直接用一个后退交叉步到位击球。

纳达尔在面对浅球的侧身攻,先是用较快的交叉步移动,由于来球比较慢,纳达尔用更精准的侧滑步调整,找准位置,最后跳动中找到一个更大角度的反斜线的击球点打出制胜分。

可以简单的分为两个阶段:

①迅速移动阶段

打侧身攻时,第一步的移动都是使用交叉步。

②调整阶段

快速移动后,碎步配合小跳步,能够精准的到位。

练习如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