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陷阱】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

花开时节,想见你

你觉得自己是一个傻子吗?应该没有人会认为自己傻的。

可是有时候我们又真的很傻,傻到自己都不知道把你自己骗了?你会相信吗?

我知道这样你肯定不信,人怎么自己还会骗自己,你会觉得这是不可能?

但是通过今天的内容分享,你会明白我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每个人都受限于自己固定的思维模式里。这些固定的思维模式虽然对自己有用,但有很多时候也是会让你掉入自己不小心埋下的陷阱里!所以今天我们的内容还是和思维方式有关。

心理陷阱:首因效应

从心理学上的“首因效应”原理,人们往往会过度信赖自己的第一个想法,这是最常见,最会让自己骗自己的一个陷阱。可能用简单的文字很难让你信服,我们来举个例子:

我们先来问两个问题,你想一想自己会怎样来回答这两个问题?

1、伊拉克的人口是否超过3000万?(也许你并不知道,不过没关系)

2、你估计伊拉克的人口最接近多少?

相信大多数人都一样,第一个问题的数字,直接影响了第二个问题的回答。

甚至在心理学家的测试中,把3000万替换成1亿后,发现第二个问题的结果还是和第一个问题的数字成正相关。

所以为什么人们都强调第一印象很重要,因为人就是一个这样先入为主的动物啊。

再来看一个实验:

有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把被试者分为两组,同看一张照片。

对甲组说,这是一位屡教不改的罪犯。

对乙组说:这是位著名的科学家。

看完后让被试者根据这个人的外貌来分析其性格特征。

结果甲组说:深陷的眼睛藏着险恶,高耸的额头表明了他死不改悔的决心。

乙组说:深沉的目光表明他思维深遂,高耸的额头说明了科学家探索的意志。

   这个实验表明第一印象形成的肯定的心理定势,会使人在后继了解中多偏向发掘对方具有美好意义的品质。

若第一印象形成的是否定的心理定势,则会使人在后继了解中多偏向于揭露对象令人厌恶的部分。

我想,这也是好看的人大多受欢迎的原因,因为好看,留下的第一印象也不会差到哪去啊。

感觉到了这个世界对于丑人的恶意。那解决方法是啥?

就是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在咨询他人前先独立思考。

心理陷阱:保持现状

我们再来说关于改变自己,我知道有很多人都想改变自己,你也有过这样的想法吧?可是绝大多数人呢,都对改变自己的一些方法带有很强的偏见,比如认为自己的习惯都已经养成了好多年了,难以改变等。

再比如很多人都习惯于走自己熟悉的路,做自己熟悉的工作,就是这个原因。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心理舒适区。

已经有大量的心理实验表明了这个研究,比如这个实验。

在一次实验中,研究者给一群实验参与者随机发礼物。

一半人有漂亮的杯子,一半人有好吃的巧克力,然后告诉他们可以互相交换礼物,结果只有10%不到的人会试图与他人进行交换。

现在你再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是不是也经常会有类似的情况?其实许多人都会选择走重复的路,过重复的生活,不是因为他们不想改变,而是因为他们根本无法快速的接受改变给自己带来的影响。

也可能就是懒。

所以,最好的解决方法就仔细思考所有可能的方案。不要夸大改变现状需付出的努力和代价。

心理陷阱: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的意思是:过去的投入。包括时间和金钱,对目前来说是不可能回收的成本。

是不是糊有些涂了?不知道这句话什么意思!

我们通过一些例子来说明,比如等公交的时候,等了好久没来,但是我们还会选择继续等下去,哪怕要等很久。

可是你没有想过?自己为啥会想着继续等下去了吗?

再比如,我问你一个问题。

你的车坏了,你要么花2万大修一次,要么花8万再买一台,而你选择了大修!结果过了两个月,车又坏了,这次又要花1万,或者报废这辆车,或者重新买一台。但你清楚的知道这辆车还会出毛病,你会怎么办?

我能想到结果,因为大多数人一样,宁愿再花1万去修,也不愿浪费两月前花的2万。

为什么?人们在思考时总倾向于,能够证明以往的选择是正确的,即使以往的选择是多么的无效和不合理。

这也能解释很多人一错再错的原因。

能理解,毕竟承认自己的愚蠢,确实是有点难。

解决方法:和未参与事件的人讨论。承认错误,看看自己为什么会受困扰。

心理陷阱:证实心理

大多数人希望看自己想要看的,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就是已知结果,而后寻找支持这种结果的论据的求证方法。

这个在生活中很常见。

在微博上、或者知乎、或者贴吧,经常会有很多情感类的求助问题。

下面的评论无非两种:一、分手;二、和好。

但我想告诉你,你以为人家真是来问究竟怎么办吗?

不!

其实题主内心早有答案,只是来寻求一个“合理的”理由而已。

也许吧,有点打击一些热心回答这类问题网友们的积极性,但事实确实如此。

原因其实很简单,也没什么难理解的,大多数人总是希望看自己想要看的。比如你问别人自己有什么缺点,可是别人回答的都是你的优点,你却会非常高兴,因为你问别人自己有什么缺点的时候,内内是希望别人说你的缺点很少,或者是没什么缺点,所以当别人回答的是你的优点的时候,你内心会很开心。

就是已知结果,而后寻找支持这种结果的论据的求证方法。

这其实有两个基本的心理因素在发生作用。

第一是人们总是倾向于先下意识地决定怎么做,再去充分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

第二是人们总是被那些自己喜欢的事物所吸引,而忽视那些不喜欢的。

那么解决方法是:找一位你尊敬的人在你的对立面,对你进行质疑。坦率的看待自己的动机。

心理陷阱:记忆心理

研究表明:人会焦虑于印象深刻的事件。并且,人类会根据经验来推断事件的概率,而那些非常令人震惊的事件,能很深地影响人们的记忆。

我们平常见的空难的报导很多吧,甚至许多影视作品中也会出现空难,这也导致了一些人不敢坐飞机。

可是,你知道吗?其实发生空难的概率远比火车、高铁失事的概率低得多。

但是人们总是夸大实际很少发生的灾难事件发生的概率,在加上媒体,也总是喜欢报道这种新闻,导致你认为这些事件发生的几率很高。

所以为什么科学研究,总是基于非常完备客观的数据啊?就是因为,数据可以避免我们掉入这个陷阱。

是不是看完了发现,原来生活中总是套路多多啊。简直坑人没商量啊,读者小伙伴们,有没有发现自己曾经掉入过这样的陷阱,有的话可以在下面留言一起探讨探讨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