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兰巴特《S/Z》读后
相关推荐
-
不建立二元对立的观念,不落入是非善恶的评...
不建立二元对立的观念,不落入是非善恶的评判,只是如是看见,如是听见,如是觉知.纯粹的觉性不是石头,不是死物,而是制心一处,高度的专注力,高度的觉察力,平等,宁静,喜悦,包容,无为,智慧,不用刻意追寻, ...
-
高层二元超越
高层一号超越了 "对"与"错"的二元对立 高层二号超越了 "给予"与"接受"的二元对立 高层三号超越了 "角 ...
-
音乐的解构与解释(中)
作为解构的音乐 人类一思考 上帝就发笑 人类不思考 上帝都不屑一笑 The Rite of Spring, Part I - 2 Dances of the Young GirlsIgor Fyodo ...
-
【修行】杨宁老师:修行是破二元对立分别的
【修行】杨宁老师:修行是破二元对立分别的
-
尼采说“上帝死了”,德里达和尼采批判西方哲学,有什么不一样?
小 播 读 书 /// 06/24 2021 尼采说"上帝死了",德里达和尼采批判西方哲学,有什么不一样? 与书相伴 美好触手可及 在追求绝对本质和真理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里面,显然 ...
-
郭老师如何超越二元对立的
郭老师如何超越二元对立的
-
西方文化喜欢二元对立,中国文化强调多元共存。——这个论断是中国文化还是西方文化?
西方文化喜欢二元对立,中国文化强调多元共存.--这个论断是中国文化还是西方文化?
-
我读|再读罗兰•巴特/《S/Z》罗兰▪巴特著 涂友祥译
再读罗兰·巴特 罗兰·巴特不是一位散淡的人.他是大法兰西学院教授,粉丝多多,追随者和门徒绕膝.可想而知,因为太显眼,也常常招来愚蠢的对话者,就像诸葛亮一样,总是有人向他提问,这个怎么办那个怎么看,而这 ...
-
《当代电影》| 拒绝阐释:罗兰·巴特思想的后结构转向及其对当代电影理论的影响
电影理论 作者:常江 责任编辑:刘桂清 版权:<当代电影>杂志社 来源:<当代电影>2017年第9期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 ...
-
杜甫的诗歌《江汉》,自比腐儒和老马,读后令人动容
杜甫在诗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说,"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可见他早在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就规划好了回家的行程.但是到了大历三年(768)秋天,杜甫还在 ...
-
秦建鸿教授《灵魂的醇香 ——上海诗歌四十年审美解读》读后
秦建鸿教授<灵魂的醇香 --上海诗歌四十年审美解读>读后 文/李 四 诗坛沉寂已久,在物欲横流.娱乐至死的年代里,谁还在关注诗歌--那缪斯的园林里孤独开放的玫瑰?谁还在坚守那超越苟且之上的 ...
-
他名不见经传,却写出一首史上最血腥的诗,读后不寒而栗!
纵观我国古代诗歌史,诗歌题材多种多样.譬如,我们最为熟悉的山水田园诗.羁旅思乡诗.怀古咏史诗等等.而在诸多诗歌题材中,有一类却比较特殊.它既有奇情壮丽的景色,也有金戈铁马的豪情,更有残酷血腥的杀戮.这 ...
-
中学语文站孙东霞《曾国藩家书》读后感悟
中学语文站孙东霞《曾国藩家书》读后感悟
-
不要等到70岁才明白!此文读后耳目一新 茅塞顿开!建议都看看~
公众号 -- 以下是正文 --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这篇文章,据说是一位穿行在中美两国对老年人生活研究后的感言,读后令人耳目一新.茅塞顿开.转载如下: 1 老年人有病是常态,无病是例外.时下,有许多老年人 ...
-
《道德经》:四种处世大智慧,读后受益
大道知行 2021-03-22 08:58 老子所著的<道德经>是一部思想深奥.语言优美的经典.战国中期以后,以<道德经>思想为理论基础形成了道家.道教两大学术文化系统.鲁迅曾 ...
-
这首诗是七绝发展史上的里程碑,28个字饱含意蕴,读后人人叫好
七言绝句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它的严谨格式是在唐朝时期形成的. 那么七言绝句迈入成熟时期,是有一个标志的,这个标志你可知道?--就是唐朝诗人张说的一首绝句<送梁六自洞庭山>,它被称为七言绝句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