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闭经
高某,女,27岁,2015年9月23日初诊。主诉闭经1年余,现病史:12岁月经初潮,开始经期正常,自2年前因家人过世后,情绪开始焦躁,月经周期延后,平素1~2月一行,每次4天,量较少,无痛经。1年前因淋雨后出现月经停闭,口干口苦,纳寐可,二便调,形体偏胖,面色黄暗,多疑多虑,情绪焦躁。舌淡红苔腻,脉弦细。2月前检测血黄体生成激素(LH)、促卵泡成熟激素(FSH)、雌二醇(E2)、泌乳素(PRL)未见异常。予经阴道B超示子宫直肠窝积液23mm, 子宫内膜厚约14mm。中医诊断:闭经; 辨证: 湿热阻滞。治以清热利湿,活血通经。方选半夏泻心汤加味: 法半夏10g、黄芩10g、黄连10g、太子参15g、干姜6g、大枣3枚、茯苓15g、竹茹10g、栀子10g、香附10g、甘草6g,10剂,1剂/日,水煎分服。
服上药4剂后月经即来潮,电话随访诉月经量较少,嘱其继续服用上药。服药后复诊诉服药后月经量较前明显增多,口干缓解,舌淡苔稍腻,脉弦细。继以上方去茯苓、竹茹、栀子、 香附加菟丝子、熟地黄、山药、制首乌,连服3个月经周期,患者月经基本规律。
按: 治疗此病用滋养阴血药,并配合理气疏肝之品,阴阳气血调畅,肾藏精,精化血,涵养肾水,则郁火自除。临床上月经后期及闭经多从虚论治,但本案中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及舌脉,主要考虑情绪刺激后,肝失条达,气机逆乱,故见月经后期。后冒雨涉水,湿邪入侵而化热,湿热内侵或过食辛辣刺激之品,脾胃运化失司,湿热内生,影响血分,冲任阻滞,日久而见闭经。湿热瘀阻冲任,脏腑气血无以为济,故单纯补益无法奏效。对本案患者的治疗原则为清 湿热,以调畅通道,固肾本,以生经血,且先以清湿热为主,湿热不去,冲任不通,经血无以下,补益无以到达病所,故先清湿热而后补益肾之精气。一诊中以半夏泻心汤清利下焦湿热,佐以茯苓、陈皮、栀子以健脾利湿,人参改太子参并用竹茹生津以缓解口干症状。随访中嘱患者月经期继续服药有使经行顺畅之意,亦有使湿热随月经而去之意。二诊时湿热已清,冲任调畅,始以菟丝子、熟地黄、山药、制首乌之类补益肾之精气,助内膜生长,为下次重阴转阳打好基础。女性气血变化以三月为期,故原方继服三月,以巩固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