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铁中,那些抹不掉的时光与回忆!

提起青岛铁路职工子弟中学(铁一中),大家都会马上想到铁中,铁中的知名度不仅从杭州路公交车铁中站早已知名,铁中的教学大楼,师资队伍,中学里唯一的400米田径场,和多年保持青岛市教育系统青少年组田径记录,在青岛都是赫赫有名的。现在问一些普通市民66中在哪里,许多人会摇头,但问到铁中,大多数人都知道。其实66中就是原先的铁中,原先的铁中也曾经叫“扶轮中学”。

交通部部立青岛扶轮中学校徽

1948年青岛扶轮中学田径赛队留影纪念

民国时期扶轮中学扶轮小学在全国各铁路管区都有,在全国铁路系统的职工子弟学校几乎都冠以“扶轮”二字,以示铁路系统是一家,青岛也不例外。铁路以扶轮命名,首先起始于美国的扶轮社,中国在民国成立后接管了帝国主义侵占的铁路归国有,因中国的铁路路徽是一个圆形的轮子,两侧镶有抽象的翅膀,称作扶轮,陆续启用扶轮作为路徽。1918年由当时的铁路要人联合组建的“铁路同人教育会”,在天津成立了第一座铁路员工子弟的中学——天津扶轮中学。

青岛铁路职工子弟第一中学创建于1925年9月,时称“胶济铁路青岛中学”,隶属于胶济铁路管理局。学校附设于胶济铁路青岛小学(广西路58号), 1927年3月,学校迁广西路,同年冬该校与小学分设。1928年春,学校移至明水路(今市卫生局),夏天又另租浙江路房产(今青岛教育学院), 1930年改租国立青岛大学(今山东海洋学院)第四校舍。

1931年,胶济铁路中学校舍落成典礼
1931年9月1日,胶济铁路中学正式迁入新校址四方奉化路(今杭州路3号),并于9月5日开学当天举行了落成典礼。“胶济铁路管理委员会”委员崔士杰兼任校长,但他不住校,由教务主任刘蕴玉主持校务。此后,铁中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教育输送。
1936年胶济铁路中学毕业证书
1938年,校舍曾被日本侵略者占用

1939年,侵华日军在四方铁路中学合影

在这期间,1938年—1945年改名为“济南铁路局青岛铁路学院”,1945年8月,该院停办。12月,南京国民政府派员接收,成立青岛扶轮中学,归交通部管辖。青岛扶轮中学的命名是在日本人投降后的1945年12月,在全国以扶轮命名不算是早的。 
1949年交通部部立青岛扶轮中学临时毕业证书

1949年6月青岛解放,学校经接管后,8月移交铁路局。9月学校有15个教学班,学生818人。1950年1月,学校改名为“青岛铁路职工子弟中学”。学校招生从1949年初中一年级和高中一年级通称为初一届、高一届,1950年也就是第二年招收的新生是初二届或高二届。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

1958年在“办成从幼教到大专'一条龙’”的思想指导下,学校附设师专班,青岛铁路职工子弟第二小学由该校附办,并成立幼儿班。师专班入学资格为初中毕业,招收文史、数理两班。1959年又成立中师班。同年,师专班有学生70人,中师班有学生200人。1960年小学单设,1961年师专与师范班停办。

1983年秋,始设有关铁路专业的职业高中班。由于改制,1984年学校无高中毕业生。1984年6月7日,学校又更名为“青岛铁路职工子弟第一中学”。2002年12月,学校由济南铁路局移交青岛市政府,划归市教育局管理。
青岛铁中门号是杭州路3号,1号却是在一个大门内的铁路二小。铁中的学校大门离杭州路还有一段距离,从铁中的大门口到温州路大约有200米,在当时却是一溜的高墙,除了有一段墙内是铁中的“小西湖”(准确的说是铁中的一个闲置的水湾子),很长一段高墙内是当时的一个兵营或者说是一个旧军队的汽车运输单位,建国后此处长期闲置。铁中也就成了杭州路的第一个门牌。
铁中的大门垛虽然立在杭州路上,但门口却没有真正的大门,也没有门卫。因为进入杭州路铁中的大门后有一条东西相通,从东大门出入的铁路东宿舍,许多铁路职工或者其他市民都把学校中的这条马路当成公路,只是在东大门的门间立了几个石墩,禁止汽车通行罢了,直到现在。

所以铁中和铁二小,在校内的马路北侧各都建了个校园,二小在东部,铁中占了西部,中间用铁栅栏隔开,在栅栏的南头开了一个小门,老师和学生可以自由进出,显出铁中铁二小像是一家子。铁二小的校门是用铁栅栏做的搂空门,一看就是后建的。铁中校门是一座平顶中间圆形拱顶敞开式大门,门洞的两边各有一间办公室,西间用作传达室,东间则是一间理发室,有一个坡脚的老者常年在里边理发,顾客大多是这两个学校的学生。

铁中校内的马路南侧则是一个400米跑道的沙土田径场,场内有一个标准的足球场地,中小学的学生都在这个田径场内上体育课,诺大的场子并不显得拥挤,由于受地形的影响,铁中的田径场是东西向的,这不符合国际田径联合会的要求,但是一个中学运动场,又受地理的限制,有一个400米跑道的场地就不错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有一个拉洋车的老人,大约60岁左右,每逢学校开运动会,他都会到场跑万米,他会利用中午的时间不影响学校的比赛,总是大汗淋漓的跑完一万米,那是人人都认得他,叫他万米老dai,老dai的意思大概是很厉害的让人佩服。

  1964年师生留影

青岛铁路中学1979届毕业留念

大操场的西侧是一个凹下去的水塘,58年大跃进的时候,这里曾经是铁中的农田试验场,种了满满的小麦要亩产过万斤,因长势过高,不得已拿来鼓风机向麦田里吹风,终究也是光长杆不结穗,成了蒿草。现在大操场东西两头都被铁路部门用来开发,建上了宿舍高楼,大操场也仅限于400米了。

2003年8月铁中正式更名青岛66中,彻底脱离了铁路。铁二小也更名为四方第二实验小学。几十年的扶轮中小学,也终止了它的铁路史。公交铁中车站也改成了66中公交站。

本文原作者为岛城文史学者徐明臣,原文《当年的扶轮中学》。2009年1月28日发表于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徐老师长期关注于四方文史的研究,曾参与过《四方文史》等书的编纂。本文由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重新编辑整理发布,文中图片源自网友提供及网络。
(0)

相关推荐

  • 六枝特区第四中学简介

    "六枝特区第四中学"前生为"六枝铁中""六枝铁小",是由原铁道部第二铁路工程局第一工程处主办的一所职工子弟小学.最早创建于一九六四年简陋的校 ...

  • 乌海老沙枣树在哪?有啥故事?(图文写真)

    ◎ 第35期 ◎ 本篇因故二次发布,首发读者已过3000人 近些年来,乌海注重城市绿化美化,各种树木在日益增多,而沙枣树却越来越稀少了,尤其年份久远的老树更是凤毛麟角,因而也就愈显珍贵. 沙枣树,耐干 ...

  • 天水铁路扶轮中学回忆 计锐奇

    天水铁路扶轮中学回忆     计锐奇 1944年(民国33年)夏天,我随祖父母等一家老小,从沦陷区天津市静海县逃难到天水.因当时我父亲在宝天铁路工程局测量队工作. 我从静海县老家小学转学到了天水.是年 ...

  • 山东老照片:1941年5月,位于青岛湖南路上的扶轮学校

    1899年至1904年间,德国在青岛与济南间修建了一条贯通山东腹地的胶济铁路.1922年2月4日,中日两国华盛顿会议签订了<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及<附约>,胶济铁路由中国赎回. ...

  • 韩明 ▏成都铁中办学历程漫记

    成都铁中办学历程漫记 作者 ▏韩 明 成都铁中位于成都市一环路北二段,建校于1962年,原名为成都铁路局成都铁路职工子弟中学. 铁路职工子弟学校,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就是中国特色的时代产物. 其实不然! ...

  • 谷正鼎先生诞辰115周年

    2018年10月24日是谷正鼎先生诞辰115岁纪念日,今日整理出一些先生的资料,提前发些图片以示纪念. 多年前有位小伙子来店里问我有没有老安顺的物件,我反问他安顺老物件什么样?他居然从随身包里拿出这张 ...

  • 我的母校——青岛铁中的前世今生

    提起青岛铁路职工子弟中学(铁一中),大家都会马上想到铁中,铁中的知名度不仅从杭州路公交车铁中站早已知名,铁中的教学大楼,师资队伍,中学里唯一的400米田径场,和多年保持青岛市教育系统青少年组田径记录, ...

  • 抹不掉的八十年代乡村记忆,带不走的三十年前梦中童年

    壹号风云档案 都说喜欢怀旧的人重情义,值得别人一辈子信赖.今天小编整理了一组插画,一定会唤起埋藏在每个人心底关于八十年代的记忆! 套上马车走亲戚,路不平坦,心却温暖 都说喜欢怀旧的人重情义,值得别人一 ...

  • 天水铁中想念你

    天水铁中是我初中三年生活的母校,转眼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是1959年考进天水铁中的,1962年毕业.不觉已古稀之年,怀旧注定是白发之人的永衡情结,每每翻出初中的毕业留影总是使人思绪万千梦绕魂牵. 许多 ...

  • 富春三小 陈飞宇 || 《抹不掉的记忆》外一篇

    郁达夫少年文学院会员优秀作品选刊 抹不掉的记忆 富春三小  五(2)班  陈飞宇 冰心曾经说过:"成功之花,人们往往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 ...

  • 搬家来卖书:回忆是迁移中第一可以抛掉的东西

    身为一个无法割舍纸本书的人,每次搬家都会在心中暗骂自己的迂. 对要打包的人来说,笨重的纸本书绝对是亘古的威胁,要嘛担心纸箱破底,要嘛担心书被凹到,终日惴惴不安. 所以,我决定趁这次搬家多卖掉几本书.这 ...

  • 【远方】贵州《抹不掉的记忆》 文|王文学 主播|生命的舞者

    [作者]  文|王文学 主播|生命的舞者 编辑|憨憨 抹不掉的记忆 流水带走了春天的落花 最美的人间四月,已过半 自己好像是被时间推着向前走 途经2021年五月-- 以岁月做笺 在时光的隧道里 一个人 ...

  • 27岁港姐花旦在节目中烹饪被指掉毛在食物里 令现场一片爆笑

    本文由 港剧剧透君 编辑部 轩逸君 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 最新一集TVB节目<美女厨房>请来蔡思贝.赖慰玲以及苏丽珊现身节目中大显身手挑战厨技. 期间,在第一个环节指定菜式烹饪中,蔡思贝的 ...

  • 青岛地名中的“卫”和“所”是什么来历?

    今天青岛沿海一带,还保留着一些有特点的地名,如鳌山卫.灵山卫.浮山所.雄崖所等.这些"卫"和"所"多设立于明朝洪武年间,主要用途是防御倭寇侵扰.从明初开始的海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