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越自律,反而越焦虑?

在职场生活、身体健康和人际关系等方面,我们总是习惯于给自己施加巨大的压力。无论在社交媒体上还是现实生活里,我们都想表现出完美的一面,享受一切尽在掌控的感觉。

研究表明,如今完美主义的盛行程度前所未有。西北大学的心理学家杰西卡·普赖尔表示,这种情况在年轻一代中来说尤为突出,这会导致如抑郁症和自杀率的飙升等情况的一系列严重后果。

正因为如此,完美主义专家普赖尔在西北大学举办了一个活动,希望打破这种危险的思维方式。

下面,普赖尔详细介绍了如何判断你的完美主义是否健康,以及拥抱更真实自我都有方法:

完美主义和不健康完美主义之间有何区别

首先,普赖尔强调,并不是所有的完美主义都只有坏处。完美主义的积极一面是能让你信心百倍地追求成功。你明白付出的努力越多,你就越有可能实现你的目标。

这种健康的完美主义形式伴随着普赖尔所说的“弹性因素”。她说,从本质上讲,你“有能力在这些目标没有实现又遭遇挫折或失败的时候迅速反弹,并继续朝着这些标准努力。”普赖尔以职业运动员为例,以证明人们能够展现出这种完美主义。

她说:“为了保证他们的成绩,为了得到上场时间,为了续约,他们必须有出色表现,不仅要表现得好,还要一直保持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高水平。”“他们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调整自我,最重要的是,他们肯接受失败。”

另一方面,不健康的完美主义是指你朝着很高的目标努力,一旦没有完美达到目标,就会产生强烈的负面反应。

普赖尔说:“这是一种更加严格的自我标准,没有灵活性、弹性和恢复力。”

她接着说:“从统计数据上看,这会增加失败的可能性,从而增加人们对失败产生强烈负面反应的频率。”“这最终会成为一种恶性循环,让人们表现越发不佳,无法摆脱。”

由于不健康的完美主义,对目标的期望也变得过于死板。例如,有这种完美主义倾向的人可能会想,“即使我找到了合作伙伴,在公司里做得也没有别人好”,或者“即使我考进了医学院,但并没有考进最好的医学院。”普赖尔说,这最终会损害你的自我价值。

“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痛苦……”她指出,不健康的完美主义最终会导致抑郁、焦虑、饮食失调,在最坏的情况下,还会引出自杀的念头。

如何放弃完美主义  如何改善这种情况

普赖尔说,如果你发现自己的行为以及思维模式更倾向于不健康的完美主义,那么有一些方法可以调整你的思维方向,这样你就不会总觉得自己不够优秀:

意识到完美主义是一种幻觉

记住,任何事都只求做到完美是不可能的。所以,不要因为没有做好一件事而自责,告诉自己“我能设定的最现实的目标就是属于自己的完美,就这么简单。”普赖尔说。

练习不完美

换句话说,就是在你生活中的低风险领域尝试小小的失败。如果你注意到自己有不健康的完美主义,普赖尔建议试着划分切割,去选择优先级高的领域——也就是你自己最想要做到“完美”的部分,在其他领域则需要对自己更加宽容。

“例如,如果我是一个成就非凡的神经外科医生,同时我也必须是一个顶尖的面包师或体育达人吗?”从心理学家的角度来看,答案是否定的。

关注过程胜于关注结果

普赖尔说:“当然,对于成就大的人还有完美主义者来说,通常把注意力集中在几周、几个月、几年之后的最终结果、最终表现上,都显得很正常。”这可能会导致人们在朝着目标前进的过程中,没那么有拼劲了。因此,她鼓励人们将更大的目标分解成更小的可管理目标。

不再自我批评,是调整不健康完美主义的重中之重。

普赖尔说:“人们会相信经常对自己说的话。”她鼓励人们记录下他们的成就,并使用例如“我够好了”“我尽力了”之类的话,如果这种练习对你来说不是很自然,那就适当给自己放个假。

普赖尔说:“这对我的病人来说是最困难的事情之一,他们早已习惯了不健康的完美主义,习惯了用更为挑剔和严厉的语气批评自己。”但鼓励自己真的会有回报: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可以改变你的想法,发现更多生活中积极的方面,而不是纠结自己的缺点。

别傻等,寻求专业帮助

普赖尔说:“我的研究表明,有不健康完美主义倾向的人比其他人更不愿寻求专业帮助。”“但是心理健康专家了解怎样疏导,及早寻求专业帮助可以减轻一个人在完美主义中反复纠结的痛苦。”

—— 版权声明—— 

(0)

相关推荐

  • 长期主义者的困境

    今天的成都,阴,天气凉爽,早晨走出楼栋,院子里虫鸣鸟叫,昨天晚上掉落几滴雨水,打乱了自己跑步的安排.今天要体检,有点儿担心七七八八的指标. 立志容易守志难,朝向既定目标奋斗的过程中充满了荆棘与磨难.长 ...

  • 心理学:你有成为天才的潜力吗?优秀的人都有这些特点

    放眼望去我们自己的周围,可能会有几个人觉得自己有着天才的潜力. 「有天才潜力」,是指具有让人认为是天才的素质和能力的人.和周围的人相比,不拘泥于事物的常识,有奇特新颖的思维方式的类型.天生拥有超高能力 ...

  • 罗素:获得幸福的必要条件

    "中庸之道"是一种无趣乏味的学说,我还记得自己年轻时就曾带着轻蔑和愤慨拒绝过它,因为那时的我所崇拜的是极端的英雄主义. 然而,真理并不总是有趣的,而许多事情之所以被人记得却只是因为 ...

  • 3个原因揭示为什么你很难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摄影师:曲珈慧 3个原因揭示为什么你很难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这些因素可能遮蔽了你的感知 顾潇 雷雳 译 我们首先需要知道什么能让我们感到满意,进而才能创造满意的生活.但是知道什么能让我们满意并不像看起来 ...

  • 译文| 自律:接纳

    在自律的五个支柱里,第一个就是"接纳".接纳意味着你能准确地感知现实,并且清醒地承认你所感知到的现实. 这听起来可能简单而又明显,但实际上难度极大.如果你在生活中的某个领域长期经受 ...

  • 越自律,越幸运:这7个小方法,治愈你的迷茫和焦虑

    轻轻松松养成受益终生的读书习惯 "像我这种既平庸,运气又不好的人,是不是可以破罐子破摔啊?" 后台有位小伙子,问了熊这么一个问题,言语之中,尽是迷茫与焦虑-- 他说,毕业因为选错行 ...

  • 这8位当红“大叔”, 年轻时颜值平平无奇, 年纪越大反而越有味了

    有些男人,颜值赢在人生上半场,年轻的时候帅气逼人,到了中老年身材疏于管理,逐渐泯为众人了. 而有些男人赢在下半场,过了30岁以后,状态愈发好了,浑身都散发着成熟的魅力.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盘点一下那些 ...

  • 有钱也要“贷款买房”,越贷款反而越有钱?这套买房逻辑过时了

    在1998年房改后的20年时间里,房地产一直都属于暴利行业,那些早些年开发楼盘的开发商.疯狂囤房的炒房客.房地产行业从业者,以及与房地产行业相关的建筑,装修,家具,家电等等行业以及从业人员都赚得盆满钵 ...

  • 为什么打坐越坚持反而越退步了

    大家好!欢迎大家继续学习自主健康圆满养生网络课程,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十四课. 尽管在前面的课程中我们讲过,在做吐气法时,不是一定要以打坐的方式来进行的,但在大家的打卡记录中可以看到,还是有很多朋友是一边 ...

  • 为什么有些人,越努力反而越穷?

      自身条件很不好的女生在找对象时, 通常比条件好的女生更强调物质, 也特别怕对方也要相同的诉求. 条件好的女生, 更在乎精神和生活习惯契合.   自身没啥能耐, 就算家里有点钱, 也会老担心自己会被 ...

  • 为何她打扮得越奇怪反而越美?能驾驭奇装异服的人有什么特征?

    现在国内女明星的时尚风气变了,前几年都在强调自己年轻.少女.幼嫩,忽地大风一刮,大家都觉悟了:为什么三十岁还要这么费劲儿地做少女?! 于是,这两年,流行起了"无与伦比的美丽"的路线 ...

  • 揭秘领导阴暗心理:为啥有时你干的工作越多反而越吃亏?扎心

    有句俗语叫"鞭打快牛",讲的是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一位农夫有一头水牛和一头黄牛. 农夫拉着两头牛犁田,他先给黄牛套上犁枷,但黄牛任凭他怎么吆喝就是不走,折腾半天没犁多少田. 无奈之 ...

  • 远离懒、拖、颓:越自律,越优秀

    文/陆一 学生时代,我们常常听到的话是"作业交不上了""论文交不上了""课题资料来不及准备了"--工作之后,身边常常听到的是"这个 ...

  • 人,越自律,越优秀!

    作者:净静 来源:净物(ID:cystyle001)  总有人问,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到底差在哪里?   不是人的才华智商,也不是做事的能力,更不是出身的环境,而是自律的程度.   不自律的人,生活总是 ...

  • 越自律,越成功!那些优秀的人,都做到了这3点……

    曾仕强公众号与您相伴2946天▲戳上方蓝字关注 人最要紧的就是修口德,不妄言. 「曾仕强每日箴言」 |全文共2600字,深度阅读需8分钟,受益终生| 大千世界,纷扰丛生,我们在接受和传达正确信息的同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