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稷的故事和周族的起源

(0)

相关推荐

  • 农民不种田只挣钱,靠商品粮离危机有多远?

    种了九年庄稼的我,不是身子累,而是心累. 原因在于,跟我一起种田的人越来越少,年龄越来越大,眼见得四零后的老人已经步履蹒跚,来日不多了.而后续的农民,五十岁以下的基本没有.偶尔有几个种田大户把不愿意种 ...

  • 八年农耕思考:到底要让谁先富起来?

    有朋友说,老许你在乡下干了八年,能够坚持到今天,靠的是什么?我说,我没靠政府项目支持,不靠坑蒙拐骗,不靠拼命流汗,不靠光说不干,靠老种子的生命力影响,让人们吃出健康来,让种老种子庄稼的农民走到一起,种 ...

  • 8旬农村老人收获10亩玉米,4个女儿无人前去帮忙,无奈间伤心落泪

    在农村,上了岁数的老人依然坚持在种植一线,这事情并不稀罕,但文中这对八旬老人的种植"遭遇",就引起了很大争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村里一对年已八旬的老夫妇,种植的10亩玉米开始收 ...

  • 老“四害”中的麻雀

    上世纪的1958年,由于我国国民经济匮乏,老百姓吃的粮食都不能实现自给,而作为生灵中的麻雀却在田间地头争抢觅食,祸害庄稼,和人们开始"争嘴".还没等庄稼收回来,铺天盖地的麻雀不去吃 ...

  • 风景|仅仅是开头

    风  景 王阔海 如果你能够站在一座山顶,或者居于足够高的位置向下俯视,你会发现一望无际的洁白,那是眩目的.动人的.夸张的洁白.大雪被西伯利亚的寒流携带着,翻卷着,飞跃高山大河,来到这坦荡无遗的平原, ...

  • 我国第一位农官,曾多次被抛弃,大难不死,最终却被世人世代供奉

    中国向来是农业大国,中国古代尤其依赖农业,说到农业就不能不提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后稷.后稷是中国古代的第一位农官,在古代农学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先是被尧帝推举为"农师& ...

  • 餐桌前的随想

    本文作者:高喜林 最近参加了几次宴会,大家普遍谈论着一个问题,就是餐桌上食物的浪费真是让人不可思议. 的确,每次参加完各种宴席,看着满桌丰盛的食物,有的稍微吃了一点,有的干脆动也没有动过,也许是现在人 ...

  • 三次被生母抛弃的“妖怪”,如今被万人敬仰,农神后稷的传奇人生

    如果说人生的波动用大起大落来形容,那么后稷的人生可谓跌宕起伏,关于农神后稷,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稷王山是个好地方,黄帝的孙子帝喾和有邰氏之女姜嫄在此成亲.话说两人都是名门望族,家世显赫,应 ...

  • 最后的凝望

    最早的时候,村子是叫秀才村的,据传清朝时村里出过一个秀才,那是全村最大的荣耀:但秀才身后,并没给村子留下痕迹,甚至连村子的名字也没守住,记忆和记录都几乎为空白.村子,却一直留到了现在. 我懂事以后看到 ...

  • 糖豆包《家乡》

    家乡 我一别家乡两年,不知何时能载誉而归,又不知家乡如今成了何样. 偶尔梦回儿时,那时的我还是个无忧无虑,不知天高地厚的黄毛丫头,整天和一群小伙伴上山偷枣,下河摸鱼.依稀记得那时父母整天忙碌,没空管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