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哲:孔子“四毋”足以激发人们对德行的自觉追求

(0)

相关推荐

  • 《论语》开篇三句话,我们居然误解了这么久?

    不论<论语>还是<道德经>,又或者其它诸多经典,它们的开篇,绝对是一整本书的书眼,是整本书的开明宗义,如果开篇部分理解错误,那对整本书的理解就会存在偏差. 论语开篇前三句话:子 ...

  • 《老子》中“道”与“德”的关系,你了解吗?(下篇)

    <道德经>讨论"道"与"德",<道经>所讨论的"道",是关于宇宙本体.万物本原,讨论"天道"的运 ...

  • 论语:子绝四(9-4)

    "意.必.固.我"是扰乱人生追求的四大不良心性,直接影响着人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只有从"绝四"入手,才能增强修养.完善道德,成就高尚人格. 子绝四:毋意,毋必 ...

  • 论语:仲弓为季氏宰(13-2)

    孔子重视选贤任能,强调要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而且只有自己成为真正的贤人,才能够发现贤才.重视贤才.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 ...

  • 孔门十哲-孔子门生

    孔门十哲指的是孔子门下最优秀的十位学生(子渊.子骞.伯牛.仲弓.子有.子贡.子路.子我.子游.子夏)的合称. 子路(仲由) 仲由(前542-前480)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 ...

  • 安乐哲 | 儒学和杜威实用主义:关于“成人”的对话

    儒学和杜威的"人"的观念都源自"关系"(association)事实.我们作为人类所做的一切--身体的.心理的.社会的.环境的--均是相互作用的和协作性的行为. ...

  • 王齐洲:孔子教育乃文学教育、德行教育、快乐教育

    综上所述,<论语>首章是孔子对其弟子们的劝勉之语,概括了孔子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和教育目标,确实如郑汝谐所言:"此数语盖孔门入道之要,故以为首章." 孔子纪念邮票 需要 ...

  • 【转】孔子:这四个字蕴含的智慧,足以让人避祸趋福

    跻身纷繁尘世,只有领先自己的言行,遵循愚.让.怯.谦的教诲,方可避祸趋福. <孔子家语·三恕第九>有云:"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 ...

  • 孔子与四科十哲的故事

    这是孔子与颜渊的故事 颜回字子渊,鲁国人.在众多弟子中,颜渊是孔子最为欣赏的一个,认为他好学而不违仁,最有可能继承自己的理想. 孔子说:"颜渊这个人,他能够保持三个月不违背仁之道,其余的弟子 ...

  • 一个好女人足以使得全家安乐其乐融融

    这是发生在天津雨花斋义工高老师身上的真实故事. 高老师经历过两次婚姻.第一任丈夫沉迷于喝酒打牌,不顾家.她当时年轻气盛,觉得忍无可忍,就毅然决然地和丈夫离婚了.之后,她带着儿子嫁给了第二任丈夫.万万没 ...

  • 孔子:这四个字蕴含的智慧,足以让人避祸趋福

    跻身纷繁尘世,只有领先自己的言行,遵循愚.让.怯.谦的教诲,方可避祸趋福. <孔子家语·三恕第九>有云:"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 ...

  • 孔门有十哲,《论语》中除孔子外,为何只有曾子、有子称为“子”?

    <论语>是由孔子弟子(再传弟子)编撰记录的孔子生前与弟子的对话.与当时其他人的对话.弟子们之间谈话等内容.孔子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其中最为优秀的是孔门十哲:孔子门下的十位学生,其中德行 ...

  • 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孔门十哲

    在介绍孔子的弟子之前,我们先来了解古人的称呼. 秦朝之前,有身份的人,都有姓.氏.名.字.姓为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种族的称号:氏为由姓派生出来分支的称号:名是出生时父母取的称呼:字是在成年以后自己取的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