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投人力:打造“双碳”人才蓄水池 支撑系统性变革
相关推荐
-
灵活用工的需求无限大
红蜻蜓集团首席人才官吴开展:灵活用工的需求无限大 导语:在红蜻蜓组织变革期间,外聘的高级管理顾问们为变革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和高绩效,也为红蜻蜓降低了变革过程中的内耗. 文/本刊记者 千行 互联网摧毁万物 ...
-
自愿离职或成车企裁员的下一站
IAUTO 速度 深度 态度 导|语 2021/08/10 在汽车领域,越来越多的制造商选择裁员以转型,并招募跨界人才以适应新四化时代的发展需求. 记者丨北岸 责编丨罗超 编辑丨朱锦斌 伴随着电气化转 ...
-
034本科毕业生眼中的“好专业” 如何建设?
秋季校园招聘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不同专业背景的本科毕业生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人抱怨道:"这是什么破专业根本找不到工作!"有人看得很长远,认为就业本不是一蹴而就,说到底是一场综合能力的 ...
-
碧桂园的组织进化:当头部地产公司进入创业状态
"地产行业内的头部企业都在展开人力与组织上的变革." 作者:苍穹 编辑:tuya 出品:财经涂鸦(ID:caijingtuya) 房地产市场正在迅速修复疫情带来的影响.最新数据显示 ...
-
潘新民:不确定时代下的HR发展破局
战略向上走,实操向下走! 来源 / 金柚网(ID:MissU_app) 作者 / 潘新民 推荐阅读时长 / 5分钟 10月27日,金柚网在"2020中国(浙江)人力资源服务博览会" ...
-
会讯|国合会2021年年会主题论坛: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 2021-09-16 在疫情防控的同时,全球经济艰难复苏,应对气候变化进程强势推进,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在积极探索如何通过系统性社会经济转型.通过新的经济发展方 ...
-
产业互联网驱动组织变革,灵活用工潮会催生下一个独角兽吗?
互联网行业可谓是日新月异,2018年下半年,行业主题已悄然变为"产业互联网". 先是腾讯进行了7年来的架构大调整,明确了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两条腿走路的趋势:接着阿里巴巴进行了年 ...
-
东莞经济贸易学校:紧扣湾区产业需求,打造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体系
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紧扣湾区产业需求,打造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体系--这是有着63年办学历史的东莞经济贸易学校的办学真实写照. 作为省和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 ...
-
“双碳”目标倒逼 吉利商用车打造纯电重卡行业标杆
随着吉利商用车的新能源智慧运力服务平台和补能系统的导入,汉马科技的换电重卡模式将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全生命周期综合服务. 6月19日,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旗下汉马科技新能源重卡项目在 ...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薛禹胜:新型电力系统通过CPSSE主动支撑中国的双碳目标
作者简介 薛禹胜 中国工程院院士,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名誉院长.主要研究方向:非自治非线性动力系统稳定性.电力系统动态分析与控制.实验经济学在电力与能源市场中的应用.学术期 ...
-
瞭望丨双碳目标催生新职业,人才缺口巨大
▲ 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开展碳管理师培训 ◆ 碳排放管理员有望成为企业必不可缺的岗位,未来5-10年双碳人才缺口巨大 ◆ 碳排放管理员职业下设6个工种,"是近年来新增职业中工种最多的一个&quo ...
-
赵宏:“双碳”目标下抽水蓄能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出部署,要求"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 ...
-
济宁高新区:“区域评估”打造“双招双引”靓丽名片
倾听来自济宁高新的声音 近日,闽商智能.华弘智能.网传佳讯智能等十几家智能企业陆续正式入驻位于济宁高新区的济宁智能终端产业园,这是济宁高新区实施"区域评估"取得的显著成效,极大解决 ...
-
“双碳”目标下,电力市场和碳市场成为综合能源服务商业模式落地的突破点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倒逼能源结构转型加速,"十四五"时期,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战略下,新能源将迎来倍速增 ...
-
双碳目标下的新型电力系统场景推演
双碳目标下,新型电力系统的演化逻辑,可以用以下的动态图方式进行推演: 具体的推演过程就略去了,这里说一些推演的结论,以及新型电力系统与双碳目标之间最核心的关联要素分析. 一.现货价格影响电网侧和发电侧 ...
-
一带串三区,一城九岛!普陀苏河左岸率先启动打造社区碳中和实践区→
感受最江南的枕水而居.自然生长的水乡神韵:体验最世界的都市水岸,摩登时尚的海派气质:享受最未来的金融中心,集绿色低碳和智能高效于一体的中和之城--4月23日下午,记者在2021年沪渎设计峰会春季论坛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