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古典园林典范

唐代古典园林典范

西安市兴庆宫公园是在唐兴庆宫遗址上修建起来的文化遗址公园,位于西安市东门外咸宁西路北,占地面积五十二公顷,其中湖面150亩,是西安市最大的城市公园(免费)。

兴庆宫是唐玄宗朝政的重心,是唐玄宗和杨贵妃长期居住的地方。其设计既继承了我国民族传统风格,又吸收了国外造园的艺术特点。

兴庆宫,唐长安城三大宫殿区之一,古时位于长安外廓东城春明门北侧隆庆坊。武则天大足元年(701年)李隆基从幸西京,赐与其兄弟五人宅于此,称“五王子宅”。李隆基即帝位,于开元二年(714年)七月,五王献宅为宫,其后近四十年间经三次大的扩建修葺而成。

新宫名讳隆为兴,称兴庆宫;因在大明宫之南,又称南内。宫城之内,以隔墙分为二部分,北部为宫殿区,有兴庆殿、大同殿、南薰殿等建筑。南部以兴庆池为中心的风景园林区,周围有勤政务本楼、花萼相辉楼、沉香亭等建筑。兴庆宫以夹城复道,北通大明宫,南达曲江芙蓉园。当年的兴庆宫占地2016亩,约为北京故宫的一倍。宫内楼阁耸峙,花木扶苏,湖光船影。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玄宗由大明宫移入此宫居住听政,这里逐渐成为开元、天宝时期的政治活动中心。

安史之乱使兴庆宫遭到严重破坏。之后,兴庆宫失去了政治上的重要地位,成为安置太上皇玄宗之处。到了宋代,兴庆宫成为春日游赏之地,元、明两代还有不少文人泛舟赋诗唱和。清代龙池干涸。新中国成立后,西安市政府于1958年在原兴庆宫的遗址上修建了一座文化娱乐与遗产保护于一体的西安市兴庆宫公园,园内的仿唐建筑均沿用唐时旧名。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而他们常年享乐的地方就在兴庆宫,他们的故事也主要发生在这里。

唐代的文人李白,梨园长李龟年,曾分别应邀入宫作寿演戏。唐代开元、天宝年间,大唐国泰民安、四海升平,万方来朝,唐玄宗、杨贵妃常在兴庆宫内举行大型国务活动、文艺演出,因而在唐诗中留下无数佳作名句,李白那首脍炙人口的《清平调》便是起源于兴庆宫的沉香亭。“,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日本的遣唐使藤原清河及留学生阿倍仲麻吕(公元698~770年)也来过这里。李白曾在“清平调”中歌咏园中牡丹花:“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这便是兴庆宫的著名一景“沉香亭。”

从此,清平调中的名句与沉香亭一道名噪天下,千古流芳。但是,故事中的主人却结局各异:诗仙李白因此诗而获罪,被参影射贵妃,遭贬后浪迹天涯,醉死他乡;绝代佳人杨玉环因“安史之乱”,被赐缢死在马嵬坡;唐玄宗也被迫让出了皇上宝座,在郁闷中结束了一生。

如今的沉香亭是1958年在唐兴庆宫遗址上重新兴建的。我国大文豪郭沫若先生、书法家赵朴初先生分别为该亭题写了匾额。郭老的匾额挂于亭子的正西面,赵老的匾额悬挂于亭子的正东面。两位书法大家的题字为沉香亭增色不少。同时,沉香亭的建筑范式也成为西安恢复、仿建唐代建筑的样板。如今的西安高楼林立,可不少建筑仍仿照此亭的风格。

吴道子挥笔大同殿,一日画成嘉陵江三百里美景图的轶事也发生在兴庆宫。

兴庆宫遗址的另一个值得一看的就是阿倍仲麻吕纪念碑。

在唐代这个中日交流的鼎盛时期,有两个人不应该被忘记,一个是中国的和尚鉴真大师,一个是日本遣唐留学生阿倍仲麻吕。 鉴真大师的纪念碑在扬州, 阿倍仲麻吕的纪念碑就在西安的兴庆宫遗址公园。

阿倍仲麻吕来到唐朝后起汉名晁衡,到长安以后不久, 仲麻吕就入了国子监太学,攻读礼记、周礼、礼仪、诗经、左传等经典,太学毕业后参加科试,一举考中进士。 仲麻吕作为一个外国人,不用十年寒窗苦读就取得进士的桂冠, 说明他的学识确是何等的出类拔萃。酷爱学习中国文化的仲麻吕, 不以自己的成就为满足。为了继续深造, 他决心留在长安而暂不回国。

不过仲麻吕的确是太优秀了,他的才华很快得到朝廷的赏识,开元19年(731年), 仲麻吕擢任门下省左补阙(从七品上),职掌供俸、讽谏、扈从、乘舆等事。仲麻吕担任这个职务,使他在宫廷中经常有接触唐玄宗的机会,因而他的学识进一步得到器重, 以后不断升官晋爵。

1978年,西安市和奈良市协议在两市各建一座纪念碑供后人瞻仰和缅怀。西安的纪念碑于次年在著名的唐兴庆宫遗址内落成,由我国著名建筑大师张锦秋设计,汉白玉砌筑,仿唐结构,碑高5.36米,端庄峻拔。碑正面刻有“阿倍仲麻吕纪念碑”八字,背面镌刻其事迹,柱顶四侧是表现中日友好的樱花、梅花浮雕,柱基是采用莲瓣雕饰,柱板上刻日本遣唐使船浮雕,两侧分别是李白《哭晁卿衡》诗和阿倍仲麻吕《望乡》诗,具有深邃的中日文化内涵。

仲麻吕在唐一呆就是五十四年, 历仕玄宗、肃宗、代宗三代皇帝,备受厚遇,官至客卿,荣达公爵。但是,仲麻吕眷恋乡士之情未尝稍减。开元21年(733年),仲麻吕曾以双亲年迈, 请求归国。因玄宗皇帝挽留,未能实现宿愿。天宝十一年(752年), 仲麻吕入唐已经三十七年,是五十六岁的老人了,在他的再三请求下,唐玄宗这一年终于同意他随日本遣唐使的船队回国。但在回国途中,因为遇到海上的风暴,加上那时的航海技术差一点儿,仲麻吕的船队竟然被吹到了越南沿岸,登陆后又遭海盗劫杀,只有仲麻吕等几个人侥幸逃脱。

唐朝时通讯不发达,仲麻吕的船队未能按期到达日本,于是长安城里风传仲麻吕在海上遇难了,那时的李白早已被“赐金放还”离开长安了,但他在外地也听到了仲麻吕遇难的消息,十分悲痛, 立刻挥泪写下了《哭晁卿衡》的那首著名的诗篇: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阿倍仲麻吕纪念碑的侧壁上就题有李白的这首著名的《哭晁卿衡》的诗篇。这首诗入选了中国的中学语文课本,可见其流传之广、影响之大。

公元755年(天宝14年)6月,在越南侥幸脱身的仲麻吕一行几人历尽艰险, 再次返回长安。好友们见到仲麻吕脱险归来,不胜为之惊喜。仲麻吕回到长安后看到李白为他写的诗,百感交集,当即写下了著名诗篇《望乡》:卅年长安住,归不到蓬壶。一片望乡情,尽付水天处。魂兮归来了,感君痛苦吾。我更为君哭,不得长安住。但此时的李白正在安徽宣城一带游历(大概就是他写《赠汪伦》一诗的时期),不可能再与这位老友相见了。

然而,曾几何时, 又遇兵燹。十一月,安禄山叛乱。唐玄宗蒙尘四川,仲麻吕随往避难。直至肃宗至德2年(757年)12月,玄宗自蜀还幸长安,仲麻吕亦随之返还。是年仲麻吕已六十一岁。以后再度仕官,历任左散骑常侍兼安南都护、安南节度使。大历五年(770年)终于长安, 时年七十三岁。代宗为了表彰仲麻吕的功绩,追赠从二品潞州大都督。这位大半生都思念家乡的仲麻吕至死也没能回到日本的土地上,最终客死异乡。

今天的中日之间太需要像阿倍仲麻吕和鉴真大师这样的民间人物了,但愿天下永远和平。中国只要自身强大了,当年那种万国来朝的景象还会重现。

安史之乱,尤其是军阀朱全忠逼昭宗李晔迁都洛阳,使兴庆宫遭到严重破坏。到了宋代,兴庆宫成为春日游赏之地,元、明两代还有不少文人泛舟赋诗唱和。清代龙池干涸

新中国成立后,西安市政府为了适应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一九五八年在原兴庆宫的遗址上修建了一座文化娱乐与遗产保护于一体的西安市兴庆宫公园。具有园林绿化、调节气候、保护环境、美化城市的作用,兼顾城东南防洪排洪的功能。

公园中兴庆湖即在原兴庆宫中“龙池”原址建成。湖中碧波荡漾、岸边树木葱郁、草坪如茵、百花似锦、景色宜人。园内有唐勤政务本楼遗址,仿建有唐玄宗与杨贵妃游乐的“沉香亭”以及花萼相辉楼、长庆轩、缚龙堂、南薰殿、竹翠亭等景点。

(0)

相关推荐

  • ​兴庆宫

    兴庆宫 文/朱鸿 初适兴庆宫公园,在读大学,是组织活动,当时情有所恋,心不在焉,遂粗略浏览,仅仅留下了木茂水曲的印象.之后携孩子乐游,因为总念其安全,也便未能诚意欣赏. 此公园南门以一街之隔正对西安交 ...

  • 在唐朝留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日本留学生的长安生活

    一览扶桑 从日常开始,带你重新发现一个深度日本 提起留学,现在似乎比较简单,办好手续坐上飞机,几个小时就到了,但是在1000多年以前,有许多日本留学生等去唐朝留学,那可就不同了,要经历多少惊涛骇浪,暗 ...

  • 【查珂】清平调

    清平调 今晚中央电视台在<经典咏流传>节目中看到张雪迎演唱的清平调.真的很唯美,也很华贵.李胜素老师字正腔圆的国粹京剧正配得上大唐盛世的大气和厚度.我被深深地打动了!对于诗仙李白的这三首诗 ...

  • 此物最相思(第360章)

    得知李璘中箭而亡后,李隆基只觉得自己仿佛也被箭捅了一下,虽然知道这一切是李璘咎由自取,但毕竟是自己的儿子.不过,他更明白,面对这纷纷扰扰的一切,他早已无权过问.无力干涉了. 他能做的,除了等待,还是等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270章)

    李唐王室有鲜卑血统,再加上武则天曾以女皇身份执掌天下十多年,因此,大唐女性尤其是大唐公主地位颇高,公主和离.改嫁.养面首等,都已习以为常.自从和玉真公主修得正果后,除了皇上有召唤,其余时候,李白都腻在 ...

  • 聊聊安倍的祖先和平民出身的菅义伟

    原创 老杨品谈的老 老杨品谈 昨天 1 昨天(9月14)下午,在日本自民党的选举中,现任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以压倒性优势击败自民党另外两名候选人--岸田文雄和石破茂,以绝对优势当选自民党党魁.由于自民党 ...

  • 唐宫遗址——兴庆宫

    兴庆宫,唐代长安著名皇家宫殿,原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住所,号称"南内",为唐代长安"三内"之一. 皇宫的遗址现在叫兴庆宫公园,位于西安市和平门外咸宁路北. 原本以 ...

  • 西安有个旅游点,景美进门不收钱!

    这个地方现在叫"兴庆宫公园",位于西安东南城墙外约1公里,占地面积大约780多亩,是我国最古老的历史文化遗址,有龙堂.长庆殿.沉香亭.华萼相会楼和亲政务本楼等具有唐代风采的建筑,中 ...

  • 唐代不知名的诗人,写下一首诗,却成为天下文人学习的典范

    众所周知,唐代是诗歌发展的黄金年代.仅<全唐诗>收录的就有诗人二千三百多个,诗歌近五万首.但我们还需要知道的是,这个数目对于跨度近三百年的唐代来说,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因为没有流传下来的占 ...

  • 唐代最不该忽视的书法家,颜真卿、徐浩都学他!字如其人的典范

    书法,在魏晋.唐代可谓发展到巅峰,后世再也难以逾越,至于国展评委刘洪彪老师所讲:今人已经超越古人,只能算是调侃之言,当不了真! 反驳这句话,其实很简单,就问问他们超过哪位书法家就可以了,我今天给大家介 ...

  • 唐代张从申《李玄静碑》,行楷典范!

    <李玄静碑>全称<茅台山元靖先生李含光碑>.唐大历七年八月立.唐代书法家张从申书.张从申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与弟弟从仪.从约,以及哥哥从师被当时人称为"张氏四龙&quo ...

  • 敦煌这件残卷,深得欧阳询精髓,堪称唐代学欧的典范

    原创聿晋书法2020-10-15 20:08:43 欧阳询为楷书四大家之一(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初唐四大家之首(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欧阳询楷书以险绝著称,后世称其为" ...

  • 唐代诗人仅流传10首诗,其中一首却被宰相看上,短短4句成典范

    文/ 空青 人生该是追求美的旅程. 静下来,读读诗吧. [故事] 全唐诗的最初版本一共收录诗歌89000多首,诗人有2200多位.其中既有白居易这样的写诗大户,存诗3000多首:也有不少不怎么出名的诗 ...

  • 豹狗之战!后发先至的典范!

    ⚠️[本视频与近日杭州野生动物园出逃的三只豹子无关]⚠️拳论要义,不先动.不妄动.理论上,狗都违反了,当然实际是本能使然:反观豹子,一直伺机而动,后发先至,步步占优,这也是本能.动物是人类天生的导师, ...

  • 乡村振兴之产业振兴:打造无花果“种养结合”典范!(1)

    乡村振兴之产业振兴:打造无花果“种养结合”典范!(1)

  • “君生我未生”:长沙窑里的唐代人间烟火色

    君生我未生, 我生君以老. 君恨我生迟, 我恨君生早 . 这首广为传颂的<君生我未生>诗歌首见于长沙窑瓷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湖南长沙出土了大量唐代长沙窑瓷器.瓷器上镌刻有许多唐人题诗, ...

  • 古典园林分析 | 网师园

    网师园,是苏州典型的府宅园林.它地处苏州旧城东南隅葑门内阔家头巷,后门可达十全街,地方志记载为带城桥阔家头巷11号.现为市内友谊路南侧. 全园布局紧凑,建筑精巧,空间尺度比例协调,以精致的造园布局,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