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故事44:初来杭州,湖光山色中辉映着一个痛苦的灵魂

(0)

相关推荐

  • 杭苏29 花期返杭 苏子急约陈太守

    杭苏29 花期返杭 苏子急约陈太守 熙宁六年(1073)的晚春初夏,苏轼从新城回到杭州,想到牡丹花期已盛,再不欣赏恐怕错过了一年. 北宋时,杭州安国坊有一吉祥寺,寺院有一位擅花的和尚广栽牡丹,花圃中有 ...

  • 历史治水名人——苏轼

    简介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一代文豪.他不仅在文学.书法.绘画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而且在水利方面也颇有建树.苏轼在徐州.杭州.颍州等地任地方官时, ...

  • 随着荷花盛开,孤山脚下的白头鹎又将成为摄影师镜头里的主角

    几乎每年,孤山脚下的荷塘都会吸引无数小鸟前来"赏花",同样,这些小鸟也会吸引来无数"长枪短炮"(俗称镜头).作为杭州的摄影爱好者,相信都在这里蹲过点,拍过照,而 ...

  • 杭苏49 潮汕杨氏祖先 苏轼的命运平行线

    苏轼初仕杭州最后的日子里,又迎来了一位知音.他这一生,虽然官运不畅,命运多舛,但无论入仕还是遭贬时,几乎没有遇到过地道的坏人上司. 初到凤翔时的老长官陈希亮,虽然最初与他交恶,但本心不坏,只是为了矫正 ...

  • 苏轼在杭州:孤山眺白堤 野趣化顽童

    苏轼在杭州:孤山眺白堤 野趣化顽童

  • 杭苏47 返杭 别绪 苏词始末

    杭苏47 返杭 别绪 苏词始末 熙宁七年(1074)的夏末秋初,历经大半年的江浙游历后,苏轼终于回到了阔别的杭州. 不巧,他刚到知府报道,就听说了太守陈襄要调走的消息. 这个秋天,因为要送别上司兼好友 ...

  • 东坡故事68:离任杭州,升任密州知州,王朝云初来苏家

    1074年的九月,指导完各县的捕蝗事宜,苏轼回到了杭州.转眼间,他在杭州担任通判已近三年,按照朝廷规定,应该予以升迁或者调任. 作为当时保守派的一员干将,苏轼一直得到保守派大佬范镇.文彦博等人的关照, ...

  • 东坡故事71:怀念杭州,悼念亡妻,这个新年苏轼过得不开心

    1075年的春节,苏轼是在穷困窘迫中度过的.尽管是新春佳节,但密州没有半点喜庆的气氛,百姓流离失所,也让苏轼寝食难安. 按照以往的习惯,初到一个地方,又恰逢新年,苏轼必定要到处游览一番.今年不同,他只 ...

  • 东坡故事63:迷恋宜兴的湖光山色,差点在这里买房定居

    离开润州后,苏轼南下宜兴,继续转运使司交代的赈灾事宜.其实,这趟差事并不复杂,只需监督地方官员有无贪污情事,所以苏轼趁此机会围绕太湖转了个遍. 宜兴,古称阳羡,早在秦始皇时就设置了县治,是江南一座风景 ...

  • 东坡故事55:登惠山钱道人烹茶相待,过常州除夕夜舟中守岁

    离开苏州后,苏轼又来到了太湖之滨的惠山.惠山是无锡的最高点,海拔300余米,站在惠山顶上可俯瞰太湖,风景绝佳. 惠山上有一个著名的道人,乃钱顗的弟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钱道人欣然邀请苏轼同登惠山 ...

  • 东坡故事45:既来之,则安之,岂能辜负杭州的美丽

    苏轼的一生总处于不断地迁徙和漂泊中,既然现在来到了美丽的杭州,那就既来之,则安之,岂能辜负这西湖? 公元1072年的春天,苏轼开始在杭州建造新居,一共修建了凤咮堂.溅玉斋.方庵.月岩斋等建筑,看来宋朝 ...

  • 东坡故事18:弟弟才是他一生中最好的朋友

    苏轼的一生中,曾有过许多朋友,他们就像登上苏轼号列车的乘客,或长或短的陪伴着他走过一段又一段的旅程,看过一程又一程的风景. 而在这趟列车上,有一个乘客却陪伴了苏轼整整一生,这就是他的弟弟苏辙. 从小, ...

  • 诗词日历 | 初食笋呈座中

    初食笋呈座中 [唐]李商隐 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 二人所抬框内应为新笋. 新笋(局部)明·孙克弘 新笋初生,笋壳鲜嫩,笋苞清香,拿到於陵市中议价,也是贵重 ...

  • 金秋时节|置身在稻浪翻滚•湖光山色中的汝城人

    文|何优秀   图|郭应华                             中秋可人天          浓妆重彩画卷 金秋,一个喜人丰收的季节.阵阵金色的稻浪翻滚,传递着春种秋收的巨大喜悦. ...

  • 一个故事告诉你:在股市中长久赢利的方法,看懂的没一个穷人

    把自己变成一个高财商者 犹太商人非常重视培养自己的财商.他们认为,拥有高财商,不仅可以让你懂得如何更多更好地创造财富,同时还能够让你知道在获得财富的机遇面前,应该如何去抓住这个机遇. 很多犹太商人都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