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畴13万辽东精锐不敌皇太极,被迫投降,真相是什么!
相关推荐
-
清史稿:辽东的祖大寿为何能在明、清之间左右逢源?他怎么做的?
明末崇祯年间,明朝军队跟清朝(后金)军队在辽东地域反复拉锯. 其中,涉及到的最关键人物,既不是被崇祯凌迟处死的袁崇焕,也不是后来献出山海关的吴三桂,而是长期镇守锦州的祖大寿及其家族. 祖大寿凭借他镇守 ...
-
吴三桂发家史:父子两代就成明末辽东最强将门?松锦大战坑队友都不受罚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佑陵 字数:4498,阅读时间:约9分钟 编者按:在之前冷兵器研究所关于山海关之战的一系列文章中,吴三桂可以说是决定性的人物.这个后世因为"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典 ...
-
【西山十戾·獾】一、洪承畴为什么投降?
前言 本来想继续写汉宣帝,但是时间久了,写到哪忘了.未留底稿,且整理下思路再续.秋后的蜻蜓老被删帖,还得再想个躲避厂卫的文体继续.眼下写点什么呢?过去写历史,我主要采用编年体的方式.这回写写纪传体,用 ...
-
吴三桂的舅舅,一代传奇人物祖大寿,他的墓为何出现在加拿大?
祖大寿的坟墓本在海淀区清河镇永泰庄北,可惜现在你去那边已经啥也看不到了.反倒是去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可以看到祖大寿的坟墓.这是为啥呢? 一.一桩丑陋的买卖. 1919年,在天津做生意的英国皮货商人克 ...
-
吴三桂能在明末闹出这么大动静,绝不是一次投降这么简单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孤寂寒光 <朝文社>(原<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 字数:2334,阅读时间:6分钟 吴三桂因为将从未被攻破的山海关交到了清人手上,成为了与石敬瑭一样 ...
-
明朝和清朝的大决战,洪承畴的13万军队,为什么会全军覆没呢?
明朝和清朝的大决战,洪承畴的13万军队,为什么会全军覆没呢?
-
松锦之战,皇太极全歼洪承畴大军13万,放干明朝关外最后一滴血!
明朝与满清在关外的最后一场大决战--松锦之战,集结明军约13万,对决的皇太极拥兵约11万.账面上明军稍多于清军,火器配备也超过对手,但也不好说是绝对稳赢的优势. 松锦血战的结果,是明朝一方10万九边精 ...
-
明朝灭亡前最重要的战役,洪承畴本有13万大军,他是怎么作死的?
2021-07-11 09:27 大家好,我们的信爷谈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当年努尔哈赤以十几具铠甲和马匹起家,逐渐蚕食周边部落之后终于统一了女真 ...
-
明朝与清朝的大决战,洪承畴的13万军队,为何全军覆没
文史经典碎读 每天10分钟,读透文史,看懂经典! 公众号 作者:九鱼亭 校正/编辑:莉莉丝 全 文 约 2200 字 阅 读 需 要 6 分钟 松锦大战是明清之间的战略决战,此战后,明军主力几乎被 ...
-
洪承畴(中国古代十大谋士,中国智商最高的十个人,清朝兵部尚书)
洪承畴(1593年10月16日-1665年4月3日),别名洪彦演.洪亨九,明末清初将领,曾任兵部尚书.太傅.少师等职位.洪承畴曾经围剿明末农民起义军有功.建议清朝采取明朝典章制度.迅速稳定南方:降清后 ...
-
复盘明清松锦大战,文臣作死掐灭明朝希望,洪承畴也沦为贰臣之首
复盘明清松锦大战,文臣作死掐灭明朝希望,文人误国比武人更甚 开篇之前,容我先设想一个画面! 一个武将屹立于战场之上,眼中只有敌人,心中寻思如何破敌,却不曾想身后传来催促声:快出兵啊? 随后,陛下传来了 ...
-
为了招降洪承畴,皇太极把最宠爱的妃子都用上了
明朝末年,洪承畴本是祟祯的肱股之臣,其二十三岁中举,二十四岁中进士,科举路上毫无坎坷,仕途上也是一帆风顺.崇祯十二年,洪承畴被封为兵部尚书,曾率部于潼关大破农民起义军,迫使李自成败走商洛山中. 趁着农 ...
-
孙传庭、洪承畴、卢象升的能力、人品、延续明朝的作用分别如何排名?2
大明孙传庭 道化贤良释化愚,别问,问就是明粉 45 人赞同了该回答 不请自来,明末从来不缺名将,没啥可排名的,一群救火队员而已. 明朝末年,尤其是崇祯朝,有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认认真真做事的人不得好死 ...
-
17岁反清义士,当面怒斥洪承畴,被清军杀害后至今被人瞻仰
明末,出现了一个少年英雄,17岁被清军杀害.在清军的狱中,他给母亲写了一封书信,其中有这样一首诗:恶梦十七年,报仇在来世.神游天地间,可以无愧矣!这掷地有声的诗句,充分表现了作者至死不渝的战斗意志.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