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级决定用4个师突围,他建议减掉一个师,结果十万大军全军覆灭【一点资讯】
相关推荐
-
粟裕评价黄百韬:战斗力属于中上等,指挥能力一般
淮海战役结束后,粟裕曾经对国民党徐州集团的高级将领做过一番评价.<大决战>展现了粟裕对杜聿明指挥能力的认可,其实他对黄百韬也做出过类似的评价.第七兵团的战斗力不是最强(下辖25军.63军. ...
-
敌军的“大脑”藏匿在40个村庄中,如何查明?粟裕自有妙计!
1948年11月9日,著名的淮海战役进入一个关键性的节点--国民党名将黄百韬率领的第七兵团,被华东野战军40多万大军围困在碾庄地区. 黄百韬原本留了个后手,在运河东岸安排了数量可观的兵力,打算用来掩护 ...
-
廖耀湘兵团是国民王牌兵团,当时下辖五个军,五个军长分别是谁!
廖耀湘兵团是国民王牌兵团,当时下辖五个军,五个军长分别是谁? 1948年10月,那个金秋,廖耀湘所部十万大军全都葬身于白山黑水.其实廖耀湘之所以会败,在战略意义上来说,他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因他命部队 ...
-
虽然都是兵团司令,邱清泉指挥五个军,李弥孙元良只有两个军
无论国军还是解放军,兵团都只是指挥机构,而不是常规化的编制.按照兵团大规模出现的解放战争时期的情况来说,国军和解放军当时的基本编制都是军,每个军下辖三个师,每个师下辖三个团.<特赦1959> ...
-
7000名汉子抱着必死决心:向10万大军发起冲锋!解放战争震撼一战
这是辽沈战役关键一战,7000名汉子,抱着必死的决心,向面前10万大军发起了冲锋!为全歼国民党最精锐兵团,消灭两大王牌军创造了战机. 事情要从辽沈战役黑山阻击战开始说起,黑山大虎山,是辽西最重要的生死 ...
-
黄百韬战死沙场之前,已经为自己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爆发.在淮海战役的第一阶段,第七兵团司令黄百韬被围困在碾庄,黄百韬突围无果,最终战死沙场.关于黄百韬的死亡,历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黄百韬是被击毙的:另一种说黄百韬是举枪自 ...
-
黄维折在最信任的人手里,三十八年后再相见,彼此一声叹息
1948年9月,黄维被任命为华中剿总下辖的第十二兵团司令.十二兵团十二万人马,武器精良,人员满编,下辖四个军,既有何应钦派系的85军,也有陈诚土木系的第10.14.18军.蒋介石曾问在上海养病的陈诚: ...
-
黄百韬临死前的3问,答案就是华东野战军歼敌“七不”动员令
#大决战征文大赛# 11月22日晚上,156师残部企图突围时被打散.成为孤家寡人的黄百韬举枪自杀,是第二十五军副军长杨廷宴把他掩埋的. 杨廷宴就化装成伙夫,还不忘在脸上抹一把黑泥,终于逃回徐州,向杜聿 ...
-
辖6个军的最强兵团,放着沈阳坚城不守,为何要一头扎向辽西山区
编辑搜图 ▲东北野战军奔袭锦州城 国民党军第9兵团堪称其在东北的主力兵团,建立之初就辖新3军(下辖第14师.第54师.暂编第59师)和新6军(下辖第169师.新22师和暂编62师),其中新6军是兵团司 ...
-
《瞄准》进入第二阶段,第十兵团的职场泥潭还在继续
随着殷署长被池铁城一枪击毙,水母的行动进入了第二阶段.不过<瞄准>的剧情进入第二阶段的标志,还得是第十兵团唐司令的下线,以及接盘侠廖军长执行了明摆着去当炮灰的军令.毕竟,<瞄准> ...
-
该军号称“从南方打到北方”,淮海战役时一对一,竟然两天就覆灭
编辑搜图 ▲北伐时期粤军号称"铁军" 编辑搜图 ▲广州绥靖公署主任余汉谋 国民党第63军原本是隶属广州绥靖公署主任余汉谋的粤军部队,抗战刚刚爆发时由第153师.第186师合编而成. ...
-
豫东战役中,国共双方到底谁取得了胜利?为何两边都在庆祝大捷
欢迎阅读文青史话第62期.了解军事的朋友会知道,战争是不存在平局的.尽管在朝鲜战争中,美军事后并不承认自己的失败,而以中美两国最后重新回到三八线将其归结为一场平局,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不论是在军事. ...
-
国军最厉害的4个兵团:3个亡于淮海战役,1个亡于辽沈战役
在电视剧<大决战>里,不管是辽沈战役.淮海战役,还是平津战役,国军最高级的野战指挥机关都是兵团.在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里,国军分别出动了4个兵团:在淮海战役里,国军一共出动了7个兵团和1个绥 ...
-
万岁军军长梁兴初的成名之战不在朝鲜战场,而在这里
很多人都知道,四野名将梁兴初在抗美援朝战场先被彭德怀骂,然后被彭德怀赞,最终得了"万岁军"的称号.万岁军军长梁兴初成为在朝鲜战场最有名的将军之一. 其实呀,梁兴初成名不在朝鲜,而在 ...
-
黄百韬最先发现粟裕的作战意图,为何无人理会?原因在于四个字
1948年9月,济南战役刚刚落下帷幕,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政委就向中共中央提出了发起淮海战役的设想,其主要目标就是将国民党黄百韬兵团及李延年绥靖区一举歼灭,进而夺取徐州. 实际上,黄百韬是国民党众多将 ...
-
二野10大王牌战将
二野10大王牌战将 1.陈赓大将,4兵团司令: 2.陈锡联上将,3兵团司令: 3.杨勇上将,5兵团司令: 4.陈再道上将,2纵司令: 5.王宏坤上将, 10纵队司令: 6.王近山中将,3兵团副司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