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痕春雨漫评三国(九) 为什么要调董卓进京
相关推荐
-
汉末风云录六:皇宫失控袁绍大开杀戒 少帝逃亡董卓渔翁得利
上一回讲到何进被杀后,他的手下再也按捺不住,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干.何进至死也不会明白,自己的死亡竟成了彻底解决宦官的一把钥匙. 袁术赶到后,迅速和吴匡达成共识,不顾一切的猛攻皇宫.张让等人则是紧闭宫门 ...
-
撕裂汉帝国的终极杀手——袁绍(五)
(紧接上期) 宦官的报复 走投无路的宦官们开始了处心积虑的报复,环环相扣,步步杀机. 先是示弱.张让的养子太医令张奉之妻是何太后的妹妹,张让去给儿媳妇叩头认错,说:"老臣得罪了,本来应当和 ...
-
《真.三国志》| 何进传——杀猪的怎么了?杀你家猪了?
这是<真.三国志>第 04 篇文章 今天来说何进 录制:余襄子 从今天起,<真.三国志>以后的文章都会有音频版,后期还会有声音好听的小姐姐为大家录制,尽请期待! 何进,字遂高, ...
-
汉末风云录五:董卓逼宫袁绍推波助澜 宦官反击何进喋血宫禁
昨天说到何进准备大张旗鼓的征召地方军队诛杀宦官,弄得整个京城尽人皆知.而当董卓接到何进的征召时,他喜出望外,立即上路向洛阳进发. 出发前,董卓先向何太后上书道:"中常侍张让等人,利用皇帝的宠 ...
-
一代枭雄曹操之陈留起兵
董卓之乱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县人,是相国曹参的后代.他从小就会见机心事,行为不检点,好打抱不平.亲戚朋友们没有人看好他,只有梁国人桥玄认为他不一般. 曹操20岁时,被"举孝廉",任 ...
-
汉末风云录四:诛蹇硕除董重何进专权 谋宦官定大计袁绍画策
昨天说到蹇硕写信给其他中常侍,意欲先下手为强,诛杀何进.但宫禁之内,也并非铁板一块,关键时刻,其中一个中常侍郭胜反水了. 早先,何太后能被立为皇后,郭胜是出了大力的,也是何进的恩人.而且,郭胜还是何太 ...
-
泪痕春雨漫评三国(十六)董卓为什么要信任吕布
董卓的失败,从传统历史或演义去看,那就是笨死的.因为董卓只要有正常人的智商,就不会失败了. 我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吕布作为别人的小弟,为了一匹马.一些金银财宝,就把自己的大哥杀了.这种人,董卓竟然还 ...
-
泪痕春雨漫评三国(十五)吕布站在了董卓一边
我们通常看到的三国历史,都是经过政治宣传.或是文学加工过的内容,所以吕布在人们心目中,通常就是一个人能打好几百个人的保镖.打手:总而言之,他有勇无谋,毫无政治头脑.其实呢,吕布那是标准拥有大哥气质的人 ...
-
泪痕春雨漫评三国(十四)洛阳禁军集体倒向董卓
大将军何进.车骑将军何苗死后,中央禁军一时群龙无首,于是就都投靠了董卓. 时进弟车骑将军苗为进众所杀,进.苗部曲无所属,皆诣卓.<三国志> 寻而何进及弟苗先所领部曲皆归于卓.<后汉书 ...
-
泪痕春雨漫评三国(十三) 董卓称雄洛阳城
士大夫集团在黄河边找到皇帝时,董卓也率军赶到了. 虽然士大夫集团把张让.赵忠都逼得跳了黄河,但是面对随之而来的董卓,却一下傻了眼. 当士大夫集团阻止董卓和他们一块进入洛阳城时,董卓就问了,凭什么啊?士 ...
-
泪痕春雨漫评三国(十二)袁绍、董卓等人的盘算
何进自以为走出了一步妙棋:但是如果从局外分析,显然会发现,何进的计划中有一个难以堵住的漏洞.那就是,董卓之类的人,会率多少军队进京呢? 董卓会率多少军队进京,显然是不确定的. 说得具体点,董卓率领五万 ...
-
泪痕春雨漫评三国(十一)何进的上中下三策
处于何进的位置上,当时有上中下三策可以选择. 我在说上中下三策时,从来都不是以优劣化分的,只是按激进.保守的程度化分的.换而言之,上策最为激进,中策相对保守,下策更保守:而且哪种策略也是优点缺点并存的 ...
-
泪痕春雨漫评三国(十)何进的盘算
把宦官集团灭了,以后谁来主持帝国军政事务?从理论上,自然是何进啊! 因为,何进现在就是大将军,而且袁绍.曹操之流的人物虽然牛X闪闪,遇事也得等何进点头,何进不点头,他们也没有办法. 最简单而言,在清理 ...
-
泪痕春雨漫评三国(八) 削夺董卓的兵权
从古到今,削弱将领的兵权,通常有三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自然是杯酒释兵权.总而言之,你手握重兵,皇帝有些睡不着觉.为了能让皇帝可以睡个安稳觉,也为了你可以远离皇帝的猜忌,你就提前退休吧.当然了,作为回 ...
-
泪痕春雨漫评三国(七) 军阀势力是如何兴起的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假如你是一个军长,你能让全军上下都听你的命令吗?肯定是不能的. 因为通常时候,在你的军队内部,还有与你地位相当的参谋长.政委.在这种背景下,这枝军队内部谁是老大,那还不了一定呢.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