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期】音频学《论语》孔子为什么说“与其不孙也,宁固”
相关推荐
-
《论语》卷7述而篇第七诗解3真情恒常君子坦荡
<论语>卷7述而篇第七诗解3真情恒常君子坦荡 题文诗: 子曰圣人,今不得见,得见君子,吾斯可矣. 子曰善人,不得而见;见有恒者,吾斯可矣. 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 至恒至 ...
-
素说论语:八佾篇(15)
一原文八佾第三3.15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试解]孔老师年少之时便爱好礼,年轻时已颇有名声, ...
-
论语:奢则不孙,俭则固(7-36)
孔子认为,"不孙"与"固"都是失德,但两害相权取其轻,宁愿"固"也勿"不孙".这是孔子的为人处世之道,也是后世治国理政借 ...
-
论语日课185:节俭与奢侈,不只是钱的问题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论语·述而>7.35) <八佾篇>中,孔子曾说过类似的道理.林放问礼之本,子曰: 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 ...
-
论语:三家者以《雍》彻(3-2)
孔子非常看重礼制,对于周公之后所做的越礼行为,无处不表示讥讽."八佾舞于庭"是僭礼,"三家者以<雍>彻"不仅仅是僭礼之举,而是明目张胆地犯上作乱. ...
-
素说论语:八佾篇(06)
一原文八佾第三3.06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试解]泰山是鲁国与齐 ...
-
[第121期]音频学《论语·雍也篇第2章》孔子说子桑伯子“可也简”是何意?
音频学<论语·雍也篇第2章>孔子说子桑伯子"可也简"是何意? 6·2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 ...
-
【第179期】音频学《论语·述而篇第31章》“子与人歌”表现了孔子怎样的品格?
音频学<论语·述而篇第31章>"子与人歌"表现了孔子怎样的品格? 7·31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音hè)之. 反:反复,重复.和:读四声,唱和. 这段话的 ...
-
【第304期】音频学《论语·颜渊篇第18章》孔子因何说“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音频学<论语·颜渊篇第18章>孔子因何说"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12·18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这 ...
-
【第313期】音频学《论语·子路篇第3章》孔子因何事斥责子路粗野?
音频学<论语·子路篇第3章>孔子因何事斥责子路粗野? 13·3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 ...
-
【第301期】音频学《论语·颜渊篇第14章》孔子因何把勤奋和忠诚视为当政者应有的主要品德?
音频学<论语·颜渊篇第14章>孔子因何把勤奋和忠诚视为当政者应有的主要品德? 12·14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这段话的意思是,子张问怎样治理政事 ...
-
【第319期】音频学《论语·子路篇第9章》孔子提出治理好一个国家的三大要素是什么?
音频学<论语·子路篇第9章>孔子提出治理好一个国家的三大要素是什么? 13·9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 ...
-
【第320期】音频学《论语·子路篇第10章》孔子在卫灵公不用后表达了怎样的政治抱负?
音频学<论语·子路篇第10章>孔子在卫灵公不用后表达了怎样的政治抱负? 13·10 子曰:"苟有用我者,朞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苟"字,指如 ...
-
【第322期】音频学《论语·子路篇第12章》孔子因何说“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音频学<论语·子路篇第12章>孔子因何说"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13·12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王者,是指能够安邦治国,实行德政 ...
-
【第325期】音频学《论语·子路篇第15章》孔子答“一言兴邦”、“一言丧邦”之问有何深意?
音频学<论语·子路篇第15章>孔子答"一言兴邦"."一言丧邦"之问有何深意? 13·15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