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女人一起绽放的六首华语流行歌曲(经典收藏)

NO1,这些年,我们一直都在寻找梦中的《橄榄树》

(点击可欣赏)

清秀的《橄榄树》一如既往的飘洒、空灵、自我着孤独走来,似乎,这种感觉一直放佛存放在我们不经意些许感动的瞬间。为理想感动?为现实感动?仰或,为相逢于人海的青葱岁月与雄心壮志相伴的初恋?

不得而知。随着感情的沉淀,稳重,女人需要一些歌曲,滋润着朴素的生活,以让女人始终是文艺的女人。而《橄榄树》,无疑就是这样的一首歌。

这首歌是台湾百十年代风靡一时的青春爱情文艺片《欢颜》的主题曲。是一首非常纯粹的商业歌曲,同时也是华语流行音乐世界,最具代表意义的,在艺术、人文的表达上借助商业模式,予以最大推广的成功作品。

《橄榄树》借鉴了西方古典音乐模式的以主副歌ABA段式的吟唱进行。台湾擅长糅合古典西方音乐与民谣现代风格的李泰祥谱曲,为人文学硕士生齐豫和台大文学与哲学教师三毛的首次合作,提供了至今无人超越的,纯粹艺术与人文完美架构的平台。空旷的寓景,神秘的旋律,飘渺的节奏,以及不可捉摸的变换着的和声,让梦中的橄榄树飘渺,美丽,越来越游离我们在不可触摸而又清晰可见的远方。

于是,《橄榄树》成为我们不由自主感动着的我们曾经的向往,自我,以及为之牺牲过的追求。

流浪中的三毛和荷西

在台湾环境逐步放开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台湾的乡愁文学和乡村音乐譬如烂漫的山花。至今,我们依然可以在充满鲜花的那个时代,找到我们舍不得忘怀的情窦初开。某个意义上,《橄榄树》成为当代情调与知性的女人们共同的,依旧那么浪漫的梦。

《橄榄树》是商业歌曲但彻底摆脱了商业实现人文的典范。刻画着女人感性与知性的完美,又在娓娓道来的小女儿忧愁里,不经意飘洒着点点人文关怀。在D大调和d小调变幻的旋律里,平淡而洒脱的《橄榄树》诠释着飘洒后的寂寞,自我后的孤独,以及空灵着的冥想。歌里的橄榄树,慢慢成为我们过往,都会想念着寻觅着的一种超脱,一种执意。

NO2,过往的情感纷纷扰扰,始终忘不了是曾经的《红茶馆》


(点击可欣赏)

陈慧娴的歌曲历来很精致。在香港粤语女歌手王牌聚集的八十年代末期。她不是最初的大牌,也不是后来红得发紫的大牌。但是,她成为我们永远记忆的一种温馨,她的出现往往就意味着:粤语流行歌曲。

回顾那个粤语流行歌曲层出不穷的时代,《红茶馆》似乎不可以不舍得忘怀。优美的旋律和优雅的歌词,会经常在又不经意间,在我们感怀若干擦肩而过的感触里,飘渺地清晰起来。

《红茶馆》一如美丽的女人,细腻、自恋、从容的氛围搭配陈慧琳的“上帝亲吻过的声带”——不仅如此,《红茶馆》其实是最典型的商业歌曲,假设不是陈慧琳演唱,这首歌曲可能不会轻易感动我们,让男男女女们去感伤快节奏时代,此起彼落的无数快餐的情感。正是陈慧琳的诠释,做到了这点。

陈慧娴和张学友在同一时间进入宝丽金唱片公司。在上个世纪80年代,陈慧娴的发展要胜过张学友,在张学友事业最低潮时,陈慧娴曾帮助张学友合唱歌曲《一对寂寞的心》以助他渡过难关。而当陈慧娴告别歌坛后,在1995年重新复出时,张学友为帮助陈慧娴重新打开市场,他与陈慧娴共同合唱多首歌曲,她亦被认为是张学友在香港歌坛的红颜知己。

近些年,好嗓子的歌手在选秀中一如漫山遍野的狗尾巴花,摇曳起来。之所以,这些好嗓子的歌手们最多算得上顶尖的精良的“复唱机器”,而无法唱出让我们为之动容,为之惊艳的好歌,陈慧娴的演唱其实侧面证明了一切。一首好歌只不过是形式,歌手在演唱中注入情绪,注入感动,注入自身的修养,才可以实现一次纯粹的艺术的创作。

到底什么是商业歌曲?什么是流行歌曲?《红茶馆》优雅着以淡淡的忧伤甚至调侃性的忧伤,备注了波德里亚感叹的现代性:短暂,过度,偶然。可能,我们会在任何时候,听着这首歌曲回忆我们曾经境遇的短暂,过度,偶然。这就是《红茶馆》的魅力,其实,这也是好女人的魅力。

NO3,《剪爱》,而爱却如此缠绵


(点击可欣赏)

旋律、歌词、和声、配器都很唯美。因为,爱情本身,即便失恋,也很唯美。《剪爱》是纯粹的蓝调风格的情歌,有着张雨生对流行音乐和情歌的标志性理解——大概,这就是本雅明认为的艺术那种“灵韵”。当然,《剪爱》最终流行,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张惠妹倾情演绎了一段执意爱情的女人的真诚独白。

假设,在流行歌手里面寻找一个音域辽阔的女版的张雨生,无疑,她就是张惠妹。快歌慢歌,音域变幻,在台湾酒吧唱出来的张惠妹同样游刃有余。这让现在的选秀频繁冒出来的“天籁之音”们有些尴尬,就音色、音域本身而言,似乎全无张惠妹的辽阔的可能。

当音乐被机械电子等科技化生产后,情感就变成流水线上的产品。这是艺术的遗憾。然而,具有创造性的歌手却可以让科技化向情感俯首,继而让流行音乐成为纯粹的艺术。张惠妹的《剪爱》,无疑,做到了。

当然这只是嗓音天赋。流行歌曲的动人不完全在于歌手的嗓音天赋。《剪爱》那种“把爱剪碎了随风吹向大海,有许多事 让泪水洗过更明白”,完全涌身爱情的情绪,真真切切奉献给了曾经的投入的女人们。无疑,《剪爱》属于女子。这种“越伤得深,越明白爱要放得开。是我不该,怎么我会眷著你眷成依赖,让浓情在转眼间变成了伤害。”何尝不是很多真情女子的切肤痛处?正是这种切肤之痛,游离在我们似乎安详的现实,使得我们可以去慢慢品尝那种滋味,慢慢怀念为爱的,似乎几许苦涩,几许酸楚的被伤害。

《剪爱》可以是张惠妹唱,也可以是很多有着类似感触的女子唱。旋律似乎宽阔但转折颇具非常的抒情,这使得我们能够投入歌唱里,去更加怀念为曾经的爱,流过的泪,以及看着爱情远去后,无言的悲伤。

NO4,面对情感和成熟,我们无时无刻不在《领悟》


(点击可欣赏)

《领悟》,是一首非常成功的蓝调抒情情歌,之所以成功,同样,不在于制作的精美,而在于,那种铺天盖地席卷而来的情绪。歌曲的每一次起承转合都承载着情绪的喷薄,即便在心境平和听这首歌,心潮一定会随之澎湃。在流行音乐之中,《领悟》无疑是原创、制作和演唱完美的一次标杆。

传说,这是李宗盛和林忆莲离婚的激情原创。相比之前李宗盛创作的情歌,《领悟》走了全新的创作路子。独白、吟唱到最后激情四溢的高潮,整首歌不再是哀怨,更多是因为情感挫折而展开的一条心路。路的两边,其实都是我们人生可遇的风景,从一无所知走到现在由小女孩子走到发现自我的女人,在短短几分钟的演唱里,就像一部黑白电影飞速展现,过去,清晰而模糊。

热恋固然美好,但在流行音乐里,更多的上佳作品似乎都是源出离散,失恋。《领悟》不再是单纯诉说的是离散,失恋的悲痛的痴男怨女般的呓语,而是在对待离散和失恋的态度,以及继而展开的,似乎关于情感的成长、成熟的领悟。

李宗盛曾经小范围自陈,其创作走来,无非领悟理性与感性的交替。人生何尝不是如此?

多么痛的领悟,你曾是我的全部。这种直白式的,呐喊式的歌唱,一改情歌的小女儿风格,使得我们无形之中对女人的情感的尊重以及——感动!整首歌在泪水里浸染却全无埋怨,辛晓琪在原版的演绎上,更是让我们知道,流行歌曲的好歌,其实是可以触及我们心灵的咏唱。

现在,大陆可见的流行音乐有了更高效的包装、制造、推广的技术。随处可见毫无感情色彩的眼泪,匮缺内蕴和领悟的技巧。央视为首的各类电视台以视觉作为流行音乐标准去做当下流行音乐的时代,类似《领悟》这样的好歌,几乎成为流行情歌的绝唱。

NO5,《被遗忘的时光》


(点击可欣赏)

这是一首老歌,老到,这首歌可能和很多喜欢这首歌的知性的女人们同龄。在电影《无间道》里,有精彩和美妙的短暂表现的瞬间。后来,很多大牌歌手包括刘德华在内,都翻唱了这首老歌。这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期蔡晴主唱的一首充满乡村风格的歌曲。

朴质,明净,整个伴奏非常清淡,唯独清晰的情绪闪烁其间。时光犹如一颗颗音符,在午后暖洋洋的阳光下,在明净的空气里浮游——在雾霾深重的当下,如此场景犹如童话。其实,值得幸运的是,我们都或者熟悉这样的场景。

是谁在敲打我窗?是谁在撩动琴弦?记忆中那欢乐的情景,慢慢地,浮现在我的脑海。如此娓娓道来,似乎不再是听谁在唱歌,而是在寂静的晒台上,闭目于咖啡的香气里,任思绪随意浮游的那一份悠闲、自在的感触。

《被遗忘的时光》是非常典型的小调乡村音乐,从容而不悲伤,清淡而不简单。原版的歌曲是蔡晴巅峰时期首唱,电影《无间道》开始,梁朝伟和刘德华两人因为这首歌而认识,电影画面上,蔡晴低回委婉,淳厚沉稳的歌唱,似乎使得时光变得触手可及。从他们的表情,我们可以看到,这首歌不仅属于女人,同样也属于男人。

香港电影《无间道》里,刘德华和梁朝伟听这首歌的画面。

这首歌本来很小众,但属于流行歌曲里,承接台湾乡村风格和后现代流行音乐风格的歌曲。之所以小众,可能在大陆内陆。但是,这首歌在很多流行音乐人的记忆里,几乎无可争议成为永恒的经典。当然,这也是女人们的经典。

NO6,女人如梦,《女人花》

(点击可欣赏)

艺术其实是一种哲理,流行音乐不再是商品而要成为艺术,这其实是一个起码的标志。《女人花》正是诠释了女人如花花如梦这样一种艺术即生命的上佳作品。

在梅艳芳诸多优秀的原唱作品里,《女人花》显得非常低调,少见于大型演唱会。其原因,不为人知。作为八十年代振兴香港流行音乐几乎接近台湾的香港标志性女歌手,梅艳芳的《女人花》,间接见证了那个时代。

我有花一朵,种在我心中,含苞待放意幽幽。由此开始,《女人花》款款讲述了一个女人从含苞,到盛开,如是女人如花花似梦的唯美意境。无疑,任何的女人都是上帝馈赠世界的艺术。

《女人花》的旋律、和声、整体结构都不算炫技,朴质,纯粹。委婉吟唱的旋律满是女人的温和、柔美以及高雅、自信。正是这样犹如耳语般的旋律,淋漓尽致诠释了女人至纯、至性、至真之美。

周华健翻唱《女人花》以怀念梅艳芳。

歌唱一方面是天生的充分共鸣的亮丽饱满音色,一方面则是感觉到的歌唱气息流动的放量。至于处理这两者之间的转换的控制,成为歌手们展现技巧造诣的最佳场所。纯粹的技巧上,梅艳芳堪为华语女歌手顶尖之一。当然,不仅仅是技巧,梅艳芳属于传奇和故事,正因为她的传奇与故事,使得她有更丰富在运用技巧演唱的时候,诸如让我们为之感动、惊艳的情绪。

她没有上过音乐学院专修,似乎是靠着天生的音色和自己对音乐的领悟,一路走来,直到离开我们,我们都没有意识到她的离去,这是因为,她的歌依然伴随着我们。她的歌唱生涯完美宛如《女人花》吟唱一般,展现了女人如花花似梦的唯美最后归宿,却也恬淡着告诉世人,该是对唯美,应有一份尊重与真爱。

(诚邀关注本公众号,长按识别添加。)

人性崇尚自由——加关注,关注历史,关注文艺。本号为原创公众号,感谢转载,但需注明源出本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