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伤寒论》条辨八七:在胸闷、胸痛、胸满的时候,张仲景一律去白芍用枳实
相关推荐
-
八十一
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81) 这条论述伤寒下后,虚烦兼腹满的证治. 之前三条分别讨论误汗.误吐.误下,邪陷胸膈与心中诸证的证治.78条还举出了两个兼证:一是兼气短的栀子甘 ...
-
148.古今经典中医几百首二至三味药治病方剂汇编
古今经典中医几百首二至三味药治病方剂汇编 目录 单味药经典30个医案--114个病症必用单药---52个二味药方剂--40个二味药古今名方-- -由两味药组成的65首经典方剂---由三味药组成的73首 ...
-
经方:栀子厚朴枳实汤(心烦腹满)
栀子厚朴枳实汤 [原文] 栀子十四个(擘) 厚朴四两(炙,去皮) 枳实四枚(水浸,炙令黄) 右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作者]张仲景 [出自]< ...
-
四七、栀子厚朴枳实汤
四七、栀子厚朴枳实汤
-
『伤寒论方』《伤寒论》方→栀子厚朴汤
下后心烦又腹满,胃中有热卧不安: 苦寒栀子畅胸膈,枳实消痞厚朴宽. 组成:栀子.厚朴.枳实. 功效:清热除烦,消痞宽中. 主治:热郁胸腹证或阳明胃热郁滞证.症见心烦腹满,卧起不安,心中懊侬,或反复颠倒 ...
-
伤寒杂病论的经典药对70对。
总结伤寒论经典药对70对,如果研究透了下面药对,伤寒论也几乎可以讲入门了,然后再把剩下的300多对药对找出来,就是伤寒杂病论想讲的东西了,仲景演绎来演绎去,选神农本草百余味加加减减,道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九四)
只要出现了一个心烦,腹满,还有卧起不安,腹满的时候,有实证和虚证.如果是实证,就是我们前面学的承气汤证,前面讲得不够详细,后面进入阳明篇,就会详细介绍承气汤.虚证,那就是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实证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八七)
伤寒论第73条辩:"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原文解释:外感病,发热汁出而又口渴的,用五苓散主治,口不渴的,并见有四肢冷,心悸等症的,用苓甘草汤主治. ...
-
伤寒论条辨 八卷 方有执著 陈友恭较
伤寒论条辨 八卷 方有执著 陈友恭较
-
倪海厦《伤寒论》条辨一一七:这硬块可能是大肠癌的出血硬块,不管是什么,芒硝可以散掉
一一七:「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已而微下利,日晡所发潮热,此「柴胡证」,本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药丸下之,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 胸胁满而 ...
-
倪海厦《伤寒论》条辨一一七:这硬块可能是大肠癌的出血硬块,不管是什么,芒硝可以散掉
倪海厦经方学堂 8月22日 一一七:「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已而微下利,日晡所发潮热,此「柴胡证」,本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药丸下之,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 ...
-
倪海厦《伤寒论》条辨八九:大便溏的人,大多是寒湿
7月21日 八九:凡用「栀子豉汤」,病患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 凡用「栀子豉汤」其病人旧有肠胃虚寒,大便微溏者,不可与服之. 溏就是很稀,像泥巴浆一样,拉出来有水的,大便溏的人,大多是寒湿,里面有寒湿 ...
-
倪海厦《伤寒论》条辨八六:伤寒论里面讲心就是胃,讲胃就是肠
7月13日 八六:「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都是余热未去,攻下了以后造成的,心中结痛者,不是心脏痛,是胃里面难过,也就是胃痛. 伤寒论里面讲心就是 ...
-
倪海厦《伤寒论》条辨八五: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7月12日 八五: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发汗,被攻了以后,感觉烦热,胸中窒者就是呼吸呼不过来,就是栀子豉汤. 本文由公众号医经整理,版权归倪海厦老师.转载是为了传播中医文 ...
-
倪海厦《伤寒论》条辨八四:临床上用这栀子豉汤一个礼拜,急性肝炎的指数就退掉了
7月11日 八四: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栀子,这药专门能去上焦的热,上焦就是讲肺.心. ...
-
倪海厦《伤寒论》条辨八三:发汗的药不要开太过了
7月7日 八三: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 发汗了以后,肠胃的津液发光了,肠胃整个虚掉了,胃阳不足了,胃的功能就停住了,煮药喝汤他不受,若再给他吃发汗的药,胃里面的东西会吐出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