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九四)

(0)

相关推荐

  • 经方:小承气汤(阳明腑热,小肠便秘)

    小承气汤 [原文] 大黄四两(酒洗) 厚朴二两(炙,去皮) 枳实三枚(大者炙) 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当更衣,不尔,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作者]张仲景 [出自]& ...

  • 今天来聊一聊便秘的问题

    王哥建议我聊聊便秘的问题,说这是常见而大家又不重视的疾病,同时西药又没有什么有效药,他听说很多人是吃蕃泻叶治疗便秘,问我是不是合适? 如果没有耐心的,可以直接翻到文章最后面看总结部分 一.关于番泻叶 ...

  • 经方:麻子仁丸

    麻子仁丸 [原文] 麻子仁二升 芍药半斤 枳实半斤(炙) 大黄一斤(去皮) 厚朴一尺(炙,去皮) 杏仁一升(去皮尖.熬.别作脂) 右六味,末之,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 ...

  • 经方:厚朴三物汤

    厚朴三物汤 [原文] 厚朴八两 大黄四两 枳实五枚 右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二味,取五升,内大黄,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以利为度. [作者]张仲景 [出自]<金匮> [金匮] 1.痛而闭者 ...

  • 新书上市 | 日本经方大家江部洋一郎先生关于调胃承气汤的学习笔记 思维之缜密令人惊叹

    调胃承气汤 向上滑动阅览 调胃承气汤条文 第29条--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洗  甘草二两,炙  芒硝半升(五合)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 ...

  • 经方:栀子厚朴枳实汤(心烦腹满)

    栀子厚朴枳实汤 [原文] 栀子十四个(擘) 厚朴四两(炙,去皮) 枳实四枚(水浸,炙令黄) 右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作者]张仲景 [出自]< ...

  • 胆结石重点

    ​胆结石,倪海厦老师常用基础方: 倪海厦老师介绍: 从中医的基础理论分析,我们身体的胆汁它在出来的时候是喷射状的,就是我们的心脏在上焦不断的搏动,它所产生的热会从心脏直接导到小肠里面去,而它的搏动则会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四八)

    伤寒论第41条辨原文: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原文解释:外感病,表症未解,水饮停聚,出现咳嗽.气喘.发热.畏寒.口不渴的,可用小青龙汤主治.若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四七)

    伤寒论第40条辨原文: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原文解释:伤寒,表症未解,心胸之下有水饮之邪,病人干呕.发热.咳嗽,或兼口渴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四三)

    伤寒论38条辨: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目闰,此为逆也. 原文解释:太阳中风症,脉象浮紧,发热,恶寒,周身疼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四二)

    麻黄汤里用到了杏仁,我们在第六节里讲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中讲到了杏仁,杏仁有润肺止咳除痰,润肠通便的作用,杏仁在麻黄汤里的作用就是润肺的,因为麻黄遇到桂枝就会发表,麻黄会把肺里津液发散掉,所以,加上杏仁就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四零)

    伤寒论第35条辨: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讲到"伤于寒",就是麻黄汤证,又名还魂汤,为什么?就是人死了,脉都没了,下回阳九针后,再灌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四)

    伤寒论条辨第七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发于"阳"者七日,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病发于阳七天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八四)

    伤寒论第71条辨: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与五苓散主之. 原文解释:太阳表症,使用发汗法,汗出很多,会使津液受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八九)

    伤寒论第75条辨: 未持脉时,病人手叉自冒心,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聋无闻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 伤寒论第64条辨:"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七九)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  芍药甘草附子汤大多用在素虚的人,平常身体虚,缺血的人会用到,平常用白芍两钱,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