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可持续发展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进展评估

推荐文献:可持续发展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进展评估

来源:景观可持续科学与地理设计 2020-12-10

(2020年12月10日)

科学问题

为了应对全球变化带来的挑战,193个国家承诺了17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中国是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中国也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和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在不同的区域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状态,同时也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生变化。为了维持地区之间发展的平衡和追踪可持续发展的变化情况,作者提出了四个科学问题:

1.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在国家层面上是如何发展的?
2.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各省份的可持续发展是如何变化的?
3. 中国较发达省份和较不发达省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哪些差异?
4. 不同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之间的进展有怎样的不同?

解决方法

本文构建了一个量化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指标体系,基于指标体系利用2000年至2015年的年度时间序列数据计算了国家层面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数得分,其次,计算了省级层面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数得分的时空变化; 然后,比较发达省份和发展中省份可持续发展指标得分随时间的变化;最后,通过比较各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得分,本文探究了不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相对进展情况。

第一步,本文从《联合国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官方清单》、《2018年可持续发展指数和指示板报告》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和监测框架》三个文件中选择了一些指标,辅以一些作者自己构建的指标,形成了一个用于评价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针对17个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作者一共选取了119个评价指标。

第二步,为了消除极端值对两侧数据的影响,作者在归一化之前进行了每个指标上下限的设定。对下限的设定中,从《2018年可持续发展指数和指示板报告》中选择的指标,直接采用报告中给出的下限值,而不在该报告中的指标,均选择最接近倒数2.5%的数值作为最小值。对上限的设定则采用了五步决策树的方法。

第三步,作者对各项指标进行了归一化处理,将所有的指标都拉伸为一个0-100之间的值,对于大于上限的值,将其直接计为100,同理,小于下界的值也直接记为0。为了保证后期数据的可比性,同一个指标不同年份的省级和国家级数据是放在一起进行归一化的。

第四步,作者采用了算术平均数将各个指标计算为一个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分数。在进行平均时,为了表现所有目标具有相同的重要性,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对应的权重是相等的,这也意味着,评价指标数量越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每个指标分到的权重就越低。

第五步,作者计算了2000年-2015年国家层面的逐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得分,同时计算了2000、2005、2010、2015年四个时间点的省级层面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得分,然后通过2015年的值减去2000年的值,计算出了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在研究时间段内的变化值。

第六步,作者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进行了对比,对发达水平的量化取决于各个区域2000年至2015年的平均人均GDP,人均GDP最高的10个省份被认为是发达省份,人均GDP最低的10个省份被认为是发展中省份。同时,本文还将GDP总值最高的五个省份划定为发达省份前五名,将GDP最低的五个省份划定为欠发达省份后五名,并分别对可持续发展目标得分取了平均数。

图1  可持续目标评价指标表格节选

研究结果

在国家的层面,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呈现增长的趋势。全国可持续发展指标得分上升了约21.9%,分数从2000年的45.5上升到2015年的55.4。不同的目标之间,增长的幅度有所不同。

图2 中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数得分和个人可持续发展目标得分的变化

a.SDG指数得分。b.2000年至2015年,选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2,6,9,15和17)在国家层面得分

在省级层面,从2000年至2015年,所有省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得分都呈现了增加的趋势,但是其空间格局发生了一定的变化,2000年-2010年期间,可持续发展目标分数在空间上的差异主要是东西差异,东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得分高于西部地区,而在2015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分数的空间差异变成了南北差异,南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得分高于北部地区。而从不同地区之间的对比来看,发达省份和发达省份前五名的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分数,明显高于发展中省份和欠发达省份后五名,但从变化趋势来看,发展中省份和欠发达省份后五名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分数的增长速度要高于发达省份和发达省份前五名。

图3 中国31个省份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SDG指数得分的空间格局

a.2000年, b.2005, c. 2010, d.2015

图4 中国不同省份SDG平均指数得分的比较

a. 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中国前5位发达省份和后5位发展省份比较; b. 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的发达省份和发展中省份比较

不同可持续发展目标之间的对比显示,在国家层面,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中有13个呈现增加趋势,从总体上来说,2015年位于最后五位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分别为SDG 15:陆上生物、SDG 14:水下生物、SDG 17:廉价清洁能源、SDG 8:体面工作与经济增长和SDG 10:减少不平等。省级层面上呈现与国家层面相似的动态情况。

图5 2015年和2000年SDG得分或SDG指数得分的差异  a. 国家级, b. 省级

讨论

本文对每一个目标下的指标进行了排列组合,分别计算了每一种可能的组合对应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分数,并以指标数量为横坐标制作了箱线图。随着指标数量的增加,SDG得分的不确定性降低。当每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指标数量为两个或更多时,可持续发展目标得分的中位数几乎是不变的。证明随着指标数量的增加,指标体系的不确定性在减小。

图6 2015年国家层面SDG得分的不确定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主要是用来分析每一个指标数值的变化给可持续发展目标分数带来的影响,防止某一个指标对分数的影响过大。本文除了计算国家层面的敏感性以外,还在不同发展水平的省份中随机选择了三个,分别是高水平的北京,中水平的河南和低水平的甘肃。将这三个省份2000、2005、2010、2015年的119个评价指标分别增加和降低10%,计算其可持续发展目标分数的变化和敏感性指数。本文中所有指标的敏感性指数都是小于0.2的,证明可持续发展目标得分对指标数据值变化的敏感性非常小。
此外,作者还在补充讨论中详细阐述了以下国家和省级SDG指数得分和SDG得分变化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的政策含义,未来的研究方向等。

图7  SDG评分对各指标变化的敏感性

个人评价

本文构建了一套适用于国家和省级的可持续发展量化体系,思路简单、清晰。同时,本文在量化了国家和省级可持续发展目标得分的基础上,还对数据的不确定性和敏感性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保证了方法的合理性。在补充讨论中,作者对目前可持续发展得分格局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大量政策方的讨论,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然而,本文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量化指标较多,对数据的需求较高,想要实现对可持续目标全面的量化比较困难。其次,本文没有考虑到不同的指标之间可能存在的协同和权衡关系,各个指标之间可能存在重复计算的问题。

原文

Title:

Assessing progress towa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ver space and time

Abstract

To address global challenges, 193 countries have committed to the 17 United Nation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Quantifying progress towards achieving the SDGs is essential to track global efforts towa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guide policy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However, systematic methods for assessing spatio-temporal progress towards achieving the SDGs are lacking. Here we develop and test systematic methods to quantify progress towards the 17 SDGs at national and subnational levels in China. Our analyses indicate that China’s SDG Index score (an aggregate score representing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towards achieving all 17 SDGs) increased at the national level from 2000 to 2015. Every province also increased its SDG Index score over this period. There were large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across regions. For example, eastern China had a higher SDG Index score than western China in the 2000s, and southern China had a higher SDG Index score than northern China in 2015. At the national level, the scores of 13 of the 17 SDGs improved over time, but the scores of four SDGs declined. This study suggests the need to track the spatio-temporal dynamics of progress towards SDGs at the global level and in other nations.

Citation

Xu, Z., S. N. Chau, X. Chen, J. Zhang, Y. Li, T. Dietz, J. Wang, J. A. Winkler, F. Fan, B. Huang, S. Li, S. Wu, A. Herzberger, Y. Tang, D. Hong, Y. Li & J. Liu (2020) Assessing progress towa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ver space and time. Nature, 577, 74-78.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