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再释义: 第三章“不见可欲 ”
相关推荐
-
第4章老子有哪些先进思想
老子说的"道",就是现代人说的思想,<道德经>中一些先进思想观点至今仍然不落后,值得我们传承.弘扬.发展. <道德经>中有哪些先进思想? 老子提出" ...
-
道德经的四无量心:妙心、真心、圣心、慈心
道德经是心学的源头,妙心是一切的本源,故老子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僧肇进一步说:"虚其心而实其照".无欲是一念不生,是入定,常无欲是入大定,老子入的是玄同大定. ...
-
道德教化是永恒的话题
作者/怡情而已 --<道德经>第三章解读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
-
什么是无知?什么是无为?
梁言相劝(LYXQ20200428)--语言的终极本质是能量,能量的功能是唤醒,唤醒的生命才具有温度和意义. <道德经>第三章,是后人对老子产生误解的一个重要来源,主要和这一章中" ...
-
第三章 不见可欲
原典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不推崇杰出的人才,以使人们 ...
-
再读《道德经》之第三章 不尚贤——认识是可以被模糊和引导的以及圣人对百姓的引导
三,不尚贤--认识是可以被模糊和引导的及圣人对百姓的引导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 ...
-
徐慎檀:《道德经》释义第三十九章
大家好! 现在是今天的国学经典每天读的时间,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道德经>.请大家给自己的心灵十分钟,我们来体会古圣先贤的智慧.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道德经>的第三十九章,我们下面一 ...
-
徐慎檀:《道德经》释义第三十七章
现在是今天的国学经典每天读的时间,请大家给自己的心灵十分钟的休息,我们一起来学习古圣先贤的智慧.今天我们学习<道德经>的第三十七章. 下面我们一起把第三十七章的原文读一下:道恒无为,侯王若 ...
-
徐慎檀:《道德经》释义第三十六章
大家好! 现在是国学经典每天读的时间,请大家给自己的心灵十分钟的休息,我们一起来学习古圣先贤的智慧.今天我们学习道德经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六章原文:将欲拾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去之,必 ...
-
徐慎檀:《道德经》释义第三十五章
大家好! 现在是今天的国学经典每天读的时间,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道德经>,请大家给自己的心灵十分钟的休息时间,我们一起来体会古圣先贤的智慧. 今天我们分享<道德经>第三十五章, ...
-
徐慎檀:《道德经》释义第三十四章
大家好! 现在是今天的国学经典,每天读时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道德经的第三十四章,一起把第三十四章的原文读一下. 原文:道氾呵,其可左右也,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 ...
-
徐慎檀:《道德经》释义第三十三章
大家好! 现在是今天的国学经典每天读的时间,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道德经>的第三十三章.这一章大概也是<道德经>被大家最熟知的和影响最广的篇章之一了.我们一起把原文读一遍: 知人 ...
-
徐慎檀:《道德经》释义第三十二章
大家好,现在是国学经典每天读的时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道德经>的第三十二章,下面我们一起把三十二章的原文读一下: 道恒无名,朴虽小而天下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俞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