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石之妙,须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

(0)

相关推荐

  • 嵌句.雲在青天水在瓶文/詹義清何方問道取...

    嵌句.雲在青天水在瓶 文/詹義清 何方問道取真经?雲在青天水在瓶. 悟得禪心消執念,浮身到處是清寧.

  • 老子 | 云在青天水在瓶

    推荐语 "人生几十载,时光如流水,白驹过隙,不由我,不由他." 最近,又重读老子,开篇第一章,是全书的总纲.提出"有"和"无"之间蕴含着最高 ...

  • 入得其内,出得其外

    --读<修心三不>有感 今天读完了2021年的第2本书,由张跃峰编著的<修心三步>不生气.不计较.不抱怨. 本书用182页的篇幅,通过3堂课12个步骤65个方法,让你拥有从容快 ...

  • 【赏石杂谈】遇见极品美石,总想拥入怀中!

    集宝街--玉见魅力石界 Youth Day "得到一块美石,心中激动不已,一直爱不释手地捧在掌心,就连晚上睡觉也想抱着入眠,一刻也不想分离."玩石之初,曾经听到一位老司机如此地形容 ...

  • 磊石成章句,韵诗入画图——诗词美学与赏石

    长久以来,石界一直热议的一个话题就是,赏石到底算不算艺术.艺术美,首先是艺术家思想的一种表达,是他们通过不同载体和手段,将自己的审美意识.艺术理念物态化于作品中,从而表达出让受众能欣赏和产生审美共鸣的 ...

  • 赏石文化中的“形”与“意”

    中国的赏石文化起源很早,但真正赋予文化内涵的赏石活动则兴起于唐代,虽然经过了千百年来文人雅士的膜拜.研究.推崇,到今天为止却好像仍困惑对于艺术品来说石头是什么,或者说石头到底是不是艺术品,石头的艺术性 ...

  • 赏石境界,建立在审美和文化之上

    ◆ ◆ ◆ 赏石境界 建立在审美和文化之上 美石的唯一价值就是它的观赏性,这是毋庸置疑的.观赏石顾名思义,是用来观.用来赏的,也就是说它的价值是满足我们的视觉感官.所以,收藏石头的真正价值就是审美价值 ...

  • 漫谈古代文人与赏石

    谁知片石多情甚 漫谈古代文人与赏石 ︱胡建君︱ 开辟鸿蒙,天地始分,人们在安如磐石的大地之上休养生息,在高山峻岭之中筑巢而居,也拣用散落的石块打制琢磨成各种石钺.石斧.石刀.石杵等谋生工具,善莫大焉. ...

  • 石涛:山水真趣,须入野看山!

    石涛(1641-约1707),俗姓朱,名若极,广西桂林人.明藩靖江王朱守谦后裔,朱亨嘉子.1645年后削发为僧,法名原济,一作元济.小字阿长,字石涛,号大涤子.小乘客.清湘遗人.瞎尊者.零丁老人.苦瓜 ...

  • 聼月赏石---,用"心"赏石的一种平静心态,一种忘我境界。是与心灵的对话,更是一种冥想式的雅趣。

    看了就要关注我,喵呜~ 聼月老师藏石 听月诗 南宋 辛弃疾 听月楼头接太清, 依楼听月最分明. 摩天咿哑冰轮转, 捣药叮咚玉杵鸣. 乐奏广寒声细细, 斧柯丹桂响叮叮. 偶然一阵香风起, 吹落嫦娥笑语声 ...

  • 中晚唐赏石文化:赏石文化的第一座高峰(一)

    我国赏石文化源远流长,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赏石文化处于孕育发展期,仅有零星的自发赏石活动,不成系统,影响也不大.魏晋南北朝时期,道家文化.山水文化.美学思想都为赏石文化兴起和发展创造了条件,终于在中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