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丨林留根:考古发掘的不仅是文物
相关推荐
-
【微信约读】石金鸣:贾兰坡的故事
第一期 山西博物院 2017-07-13 有这样一群人······ 一把铲子,一个刷子,一支铅笔就是他们的日常工具.他们寻找着岁月的蛛丝马迹,设想,还原,求证··· 在他们的记录里,人类的脚步逐渐清晰 ...
-
南京博物院文物欣赏(1)
南京博物院文物欣赏(1)
-
清艺博:华夏之华——山西古代文明精粹之二(1)
三孔石刀 庙底沟二期文化,约公元前2700-前2300年 宽24cm,中部高15.cm,孔径2.5cm 芮城县清凉寺史前墓地123号墓出土,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文物号:SKT3869清凉寺M123:1 ...
-
裴高才:盘龙城二中馆校衔接,把爱国情怀植根于学生心中
上:裴高才盘龙城开讲:守望盘龙城的科学家故事,下:武汉教育电视台视频 "一言九鼎的成语实物证据在哪里?"2021年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笔者作为"木兰红枫" ...
-
崧泽文化出土「玉器」欣赏
崧泽文化距今约6000-5300 年,属新石器时期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以首次在上海市青浦区崧泽村发现而命名.崧泽文化上承马家浜文化,下接良渚文化,是长江下游太湖流域的重要的文化阶段.青浦区发现 ...
-
书单|考古学家如何改变我们的过去?从这8本书开始
作者:Jay 校对:LIT.CAVE编辑部 配图:online 在我们的印象中,考古学家好比是大航海时代的探险家和寻宝者,他们游走在古代文明遗迹之间,发掘历史的碎片. 事实上,今天的考古学家很少亲身考 ...
-
从传说到信史 施里曼的荷马史诗考古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08-26 03:25 X 作者:王纪潮(湖北省博物馆研究员) 据8月10日希腊媒体报道,在特洛伊遗址主持发掘的波士顿大学教授克里斯汀·莫里斯(Chri ...
-
南京博物院 文物欣赏(2)
南京博物院 文物欣赏(2)
-
南博公开课第十讲 | 中国大运河的考古阐释与文化解读 林留根(第一课)
南博公开课上线啦! 自2016年开讲以来,南博讲坛已经迎来了四十余位专家学者.除了现场聆听大咖,看"现场直播"也广受欢迎,南博讲坛的粉丝越来越多,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随着现代社会节 ...
-
音药精选丨五行能量养生乐,平和气血,调畅气机《林深寻隐》
音药精选丨五行能量养生乐,平和气血,调畅气机《林深寻隐》
-
林松云丨莫留遗影在田边,只怕千寻不见
出 品 : 桃 花 源 间 ➥组稿:林淞月 - 林松云作品 - (↓)上期回顾 西江月 XJY 西江月·闲话 又见梨花胜雪,去年那处看花.谁人古渡泛浮槎,犹把征帆悬挂. 欲拟长诗题壁,沉吟一刻 ...
-
诗·九首丨鸟跃疏林留戏影,柳垂钓水舞蛮腰
一块桃子 昨天00:26 <春景>七绝 春来风暖雨潇潇,润泽江边泛绿潮. 草长莺飞花艳丽,人间美景又重描. <春风>七绝 春风一夜黄花雨,洗却芳尘百媚生. 十里长堤烟柳影,几多 ...
-
我国寻求戎狄考古遗址方面的两个误区丨林沄
「核心提示」 本文节选自林沄先生<柯斯莫〈中国前帝国时期的北部边疆〉述评>一文,题目为编者自拟,特此说明.引用请下载原文.原文刊于<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3期,页7 ...
-
夏朝究竟有没有“九鼎”?考古发现列鼎制度是西周的产物丨林屋公子
(本文首发于<北京晚报>2021年10月1日,原标题:<礼和万方 定鼎中原>) 近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礼和万方--商周青铜鼎特展",展出了子龙鼎.大盂鼎 ...
-
坚决整治形式主义 减轻基层负担丨过度留痕 基层干部手忙脚乱
不久前,记者在基层采访时了解到这样一件事:某部门要求当地各村党支部书记在护林防火期间轮流值班,为防止村干部造假,要求值班当日在村委会摆出"OK"手势,并拍照上传至微信工作群,此举让 ...
-
梁剑随笔:病友赵留根(第1429期)
轩诚浅语: 和朋友聊起时下人与人的关系,听到最多的就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但就在2020年新年到来的第一天.在医院住院部这个充满了忧伤与痛苦的地方,我遇到了人间最朴素.最真挚的温暖,谢谢你,这个不期而 ...
-
精选丨民间散佚中医名方总钩沉
此是哈尔滨中医院院长生前收集,由其夫人打字整理发表在网上,利益众生! 益气通瘀汤 组成:太子参 15 克.枣仁 15 克.苏木 15 克.降香 15 克.丹参 15 克.桃仁 15 克.川芎 5 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