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与我(六)

(0)

相关推荐

  • 6.孝悌藏于心学生先学做人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一大串儿话大家读起来是不是感觉一头雾水呢?老先生说的这是什么呀?其实这句话很好理解,概括起来就讲了三件 ...

  • 论语:弟子入则孝出则弟(1-6)

    大家应该还记得<学而>第二章有子讲的"其为人也孝弟".有子的看法与孔子的看法有什么差异?孔子的观点和有子的观点相比,又在哪些方面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见解呢? 子曰:&quo ...

  • 行有余力

    行有余力 [拼音]:xíng yǒu yú lì [释义]:意思是做了事情以后,还有剩余的精力和时间. [出处]: <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 ...

  • 弟子规全文配图,有余力,则学文!

    弟子规,圣人训 亲所好,力为具 兄道友,弟道恭 尊长前,声要低 对饮食,勿拣择 将入门,问孰存 事非宜,勿轻诺 无心非,名为错 人不闲,勿事搅 不力行,但学文 读书法,有三到 美文.鸡汤.正能量.古文 ...

  • 弟子规4|多余的时间

    今天讲第四句:有余力,则学文.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上帝公平地给了每个人每天三个八小时,第一个八小时大家都在工作,第二个八小时大家都在睡觉,人与人的区别是在第三个八小时创造出来的." ...

  • 学做人:《弟子规》的总纲领

    学做人:<弟子规>的总纲领 --<论语>经典名句品读(4)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 学而篇第一>) 翻译:孔 ...

  • 《论语》第六讲“为政”

    大家好,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现在已经进入深秋季节,不由想到这古人的感慨,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但还有一句更应该记得,活到老学到老.今天,我们接着学习论语.如果每次都想及时 ...

  • 《论语》第六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你的选择,是倾向于道,还是倾向于利,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圣贤之人只喻于生命的大道,生命的真相. 与真相无关的一切,绝对就是第二选择嘛! 有舍才有得,舍得舍得,你有多舍就有多得. 你没舍过你就得 ...

  • 《论语》第六至十章原文 注释 译文

    第六章 雍也篇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译文] 孔子说:"冉雍这个人,可以让他去做官."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q ...

  • 日常练字 | 小楷 论语·公冶长(六)

    论语·公冶长(六):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 《论语》名言六十六句,助你提升人生境界

    《论语》名言六十六句,助你提升人生境界

  • 重读《论语》之“六十耳顺”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十五岁明白了学习的意义,三十岁有了自己的专长和立足之地,四十不囿于外物,五十与自己和解,安安稳 ...

  • 论语通译(六)

    (一)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论语 · 述而>) 译文   孔子说:"(许多人)品德不加以修养,不研讨学问,听到 ...

  • 散文||父亲是我生活中的《论语》(六)

    父亲是我生活中的<论语> 张国平||上海 "我的葬礼热闹不热闹,我都看不到,还是节俭一点好".这是父亲在弥留之际一直叮嘱我的话,父亲对生死看得很淡,当检查出他患有绝症时 ...

  • 十方:论语选读(六)

    远山之巅,星穹之下.邂逅君子,温其如玉.十方:论语选读(六) 宪问第十四 14.1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原宪问什 ...

  • 日常练字 | 小楷 论语为政第二(六)

    论语为政第二(六):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