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之道 | 数象名—中华文化的三大工具
相关推荐
-
《易经》变与不变,崇尚和谐是易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的灵魂
整个卦象是上古圣人观察天象,俯瞰地理,近取于身,远取于物,对整个自然的纹理进行总括汇总. 一般来说,人们认识未知的事物过程,首先是知道它们是什么? 其次知道它们如何产生,如何变化? 第三才会进一步去挖 ...
-
读懂《易经》的人,会利用原生力量,或能更容易出人头地!
我看到有些文章说,读懂<易经>的人很可怕,写这种文章的,自己并不懂<易经>,只是跟随热点而写. 真正读懂<易经>的人,并不可怕,但他们的确和普通人有不同,本质上,他 ...
-
天地自然文化,是我们上古智慧和中华文明之根
追根溯源,伏羲智慧是我们中华文化的源头.传说伏羲一画开天,开启了人类智慧的曙光.许多学者认为<周易>是五经之首,甚至是众经之祖.殊不知<周易>源于伏羲智慧.伏羲为华夏子孙传承的 ...
-
《周易》易象的抽象性和普遍性
世界上一切东西都可以表现为"象","象"可表示万事万物.因此我们的生活一刻也离不开"象",它同我们的生活.工作有密切的关系.<周易&g ...
-
《巨人的工具》数百名成功人士用什么工具提升财富、健康和智慧?
文/镜晓娴 001.在数百名成功人士身上,都有这7个特征 美国著名作家蒂姆·费里斯,曾经做过一档成功人士真人秀节目,叫"蒂姆菲利斯秀",节目的内容是采访100多位,来自各领域中的顶 ...
-
中华花道:自然美可以如此人文化
作者:张俊 插花是一门古老的生活艺术.从最初的赏花.摘花.赠花.佩花.簪花,一直发展到后来的盆栽.插花.这本身就是人类文明发展以及人化自然的一种审美呈现.文人花道是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的结晶.它将插花这一 ...
-
“儒释道”的区别,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聊到咱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一个惯用的形容词,叫"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表现形式的确很多,比如诗词曲赋书法绘画,可能你说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但是不管是哪种传统文化,都有一个共同的基因, ...
-
叶嘉莹《中华诗词之美》05 性别文化与君臣之道
综艺大观园 2月9日 05 性别文化与君臣之道 <中华诗词之美>05 性别文化与君臣之道来自综艺大观园00:0019:35 中华诗词滥觞于先秦,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 ...
-
惜命90后必看养生节目!凤凰卫视《中华养道》要开播啦!
戴上护膝蹦迪? 涂着眼霜熬夜? 发烧吃冰淇凌去火降温? 左手枸杞啤酒,右手党参可乐? 以前对爸妈推的朋友圈"健康宝典"不屑一顾, 而如此却不自觉点进去边骂边看? 深深怀疑到底有没有 ...
-
中华国粹:精选中医名方135剂
(2019-12-22 21:43:50) 转载▼标签: 健康分类: 医药秘方中华国粹:精选中医名方135剂(值得收藏)1.益气通瘀组成:太子参 15 克.枣仁 15 克.苏木 15 克.降香 15 ...
-
中华文明从哪里来的——上古文化揭秘
我们都知道"满天星斗","月明星稀"这些考古上的理论.事实是这样吗?我觉得"满天星斗"的确存在,但主流和重心确有着很明显的区别.满天的星斗在 ...
-
辽西古廊道:“行走”的中华文明
辽西地区有着上万年的文明形成史,以红山文化为标志,出现了文明的曙光,是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地之一,而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处于领先地位.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是文明发展的动力,而交通在文明起源和社会发展中起着极 ...
-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Ⅲ)精神文化课题之“精神文化考古理论”框架征求意见会在我所召开
发布时间:2012-03-08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高江涛 2012年3月5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三阶段重要课题--精神文化课题中有关"精神文化考古理论"框架征求专家意见的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