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兵败当阳为何去夏口投奔刘琦3
相关推荐
-
当阳之战如果刘备没有携民渡江,可能就没有赤壁之战了
携民渡江是事实,但是当阳之战就已经被冲散了,刘备单骑逃走,只有张飞在身边,其他人都跑散了,更不用说老百姓. 比到当阳,众十馀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馀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或谓先主曰:&qu ...
-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鲁肃篇(下)
三国良将系列之鲁肃(下)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鲁肃重大事件之九--借荆州 刘备借荆州这件事,许多朋友更加熟知<三国演义>的版本,似乎整个荆州都是刘备从孙权手中借得,实则不然.残酷的 ...
-
孙权志在天下,只因缺乏战略眼光,错失夺取天下的机会
孙权彻底失去争夺天下的事情就是借荆州,赤壁之战后,周瑜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付出自己身受箭伤,及数万将士浴血奋战才击退曹仁,夺取江陵和南郡.而刘备却趁曹仁周瑜交战期间夺取了南四郡.这样荆襄九郡,曹操占有襄 ...
-
《史说三国》之三十五:当阳桥张飞退敌
小编说:老夏收到大家的留言非常高兴,会努力配合好治疗,给大家带来更好的作品.让我们一起为老夏加油! 今天尝试语音版老夏说书,希望大家喜欢! 正文: 当初,刘表有两个儿子刘琦.刘琮.刘琮娶后母蔡氏的姪女 ...
-
读通鉴(222)赤壁大战
读通鉴(222)赤壁大战 解读:曹操当了一个大恶人,没有赤壁之战,刘备怎么能顺理成章地得到荆州,曹操是硬生生将荆州送给了刘备,刘备得荆州来得侥幸,这就给后面的关羽大意失荆州埋下了必然. 没有一个成功是 ...
-
解析东汉战争:曹操南征荆州,冲破襄阳,刘备引兵南逃
公元207年,八月. 曹操北征乌桓大胜,全面掌舵北方四州,成为东汉末年势力最为强悍的诸侯. 曹操凭借这份功勋从冀州牧华丽转身为曹丞相. 而在荆州的刘备也迎来了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诸葛亮来了 ...
-
读心三国11|鲁肃的荆州!
[长安百记]荆州记 1 "三尺龙泉万卷书,彼丈夫兮此丈夫",建安十五年开始,荆州成了一笔算不清的帐,鲁肃成为了一个,要账的人. 建安十五年,周瑜驻扎在江陵,但在江陵四周,却都是刘备 ...
-
刘备兵败夷陵后,为什么不回成都,而是一直留在白帝城呢?
在古代历史上,皇帝托孤的地点一般都是在都城.但是,就蜀汉开国皇帝刘备,却是在白帝城托孤. <三国志>中记载:章武三年(223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 ...
-
刘备兵败夷陵后为何“不敢”回成都?1年后诸葛亮才明白其用意
前言:刘备一生可谓非常励志,在东汉末年从一名小角色到后期三国鼎立的君主,其中经历的艰辛相信只有刘备本人才能深切体会到.刘备这个人有一个特点,有着超乎常人的意志,前半生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后因曹操赤壁之 ...
-
《三国演义细节解密》之八十一:刘备兵败后投降敌人吕布,是为了这件事
如果懒得看文字可以听语音版哟~↓↓ (在 [喜马拉雅FM] APP 中搜索"大锤说史"关注收听过往节目) 友情提示 <三国演义细节解密>系列正在,每周一晚,大锤都会为您 ...
-
《三国演义》之刘备兵败投荆州
来源:考试吧(Exam8.com) 2013-4-27 16:03:29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曹操恼羞成怒,命许褚上前取刘备首级.许褚提刀上马,直奔刘备而去.刘备身后的赵云忙挺枪跃马,敌住 ...
-
刘备兵败夷陵后,为何不敢回成都?诸葛亮花了1年才知其用意
公元221年,刘备为了替关羽报仇,带着蜀汉数十万大军伐吴,孙权派东吴大都督陆逊迎战,把蜀汉军杀得片甲不留.令人意外的是,刘备竟然没有马上回到成都,而是藉由赵云等人的掩护逃回白帝城中,这是为什么?其实除 ...
-
不敢报仇?刘备兵败夷陵郁闷而死,刘禅没胆量承担风险
公元221年,刘备为了替关羽报仇,不听众人劝告伐吴,史称夷陵之战,由于刘备在这场战役中,被陆逊看出阵营的弱点,导致蜀军大败而归,刘备还因此郁郁寡欢,赔上性命.令人讶异的是,刘备的儿子刘禅,在位41年却 ...
-
刘备兵少将微,为何投奔谁,都能受到一方诸侯的高度重视?
大家都知道,刘备虽说是中山靖王之后,但到了刘备这一代,就几乎沦为了社会最底层,皇家已和他没什么关系了.<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可见,刘备沦为卖草鞋.卖席子为生, ...
-
诸葛亮一生最大失误,不听刘备之言,错用马谡守街亭致兵败
蜀汉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亮平定南中两年之后,蜀国经过一段时间的休生养息,厉兵秣马,北伐曹魏的初步条件已经具备.诸葛亮率领军队进入汉中,上表在成都的刘禅请求北伐,就是收录在高中语文课本上著名的& ...
-
夷陵兵败,刘备最痛恨的可能并不是陆逊,而是这员默默无闻的小将!
大图模式先来说说孙桓的身世吧,他是孙河的第三个儿子,那孙河又是谁呢?孙河是孙坚的族子(同族兄弟之子),故孙河和孙权是同一辈人,那孙桓便比孙权小一辈了. 据<三国志>记载:桓仪容端正,器怀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