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石 || 石滩赤郭饶家:千古功名有谁知

(0)

相关推荐

  • 清朝奇案:四品知府竟是强盗,案发后官府却不敢妄动

    康熙初年,安徽池州府新到任一位郭知府.这郭知府到任不久,就接连破获了多起往任知府破不了的陈年旧案.于是老百姓和其它官员都夸赞他有才能. 唯独有一点让人奇怪,那就是池州府征收的钱粮都被郭知府锁在库房,就 ...

  • 广西参议长蒋继伊(2)青出于蓝更胜蓝

    王文胜原创 蒋任衡对自己未能取得更高功名而引为平生大憾,他把一切的希望寄托在儿辈们的身上.光绪八年(1882)旧历二月初九巳时他的长子.本文的主人公蒋继伊降生在内建乡青龙山的老宅里. 按照农村的规矩, ...

  • 【草庐书屋·王凌琴散文】郭坚举义同州府 ——三里村状告华阴县之二

    点击上方关注我们了解更多 郭坚举义同州府 --三里村状告华阴县之二       文|王凌琴 宣统元年(1909),三里村与华阴县结结实实打了一场官司,在陕西巡抚升允的干预下,这场官司打赢了. 主事乡约 ...

  • C34杜甫五排《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陇右节度使》读记

    杜甫五排<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陇右节度使>读记 (小河西) 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 诏发西山将,秋屯陇右兵.凄凉余部曲,燀赫旧家声. 雕鹗乘时去,骅骝顾主鸣.艰难须上策,容易 ...

  • 清湖南衡州府五十两

    清代湖南"道光六年 拾壹月 衡州府 匠福源"五十两银锭,重1835克,造型墩厚,铸纹层次感十足,文字清晰

  • 【草庐书屋·王凌琴散文】三里村状告华阴县

    点击上方关注我们了解更多 三里村状告华阴县       文|王凌琴 关中东部的渭河北岸.沙苑南麓一带,当地人称"缠沙",依沙临沙之谓也."缠沙"有个村庄叫三里村 ...

  • 浙江三毛之一 ——毛际可

    简历 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中进士后,派往河南彰德府(即安阳市)担任推官,后调陕西任城固知县,调祥符令. 康熙十七年(1678年)举博学鸿词科不第,回任.不久以事罢官,返里读书著述.康熙二十三年 ...

  • 瘦石 || 石滩洙溪李家:名宦世家风自清

    洙溪李家又名书尚垅李家,位于石滩集镇北偏东行约六华里,自古以来是洪水泛滥的泽国洼地,俗有"镰刀壁上挂,家里冇饭吃"的俚语,形容旱涝难料,生存环境恶劣.迫于生计,人们不得不利用农闲时 ...

  • 瘦石 || 同田镇坊夏家:构得书楼倚绿荫

    镇坊又叫"郑坊".据谱载,钞塘人夏时明辞官归田后,游览郑氏故址,见此地"前有虎岭足为屏风,后有石井堪作保障,左有浠湖之活泼,右有松林之畅茂",于是卜筑于此.后因 ...

  • 瘦石 || 荷湖塘边徐家:门塘清清映留屯

    荷湖乡车草村位于丰南地区重要的黄金水道--丰水河之东岸.千百年来,人们通过丰水河南下北上,打通通往九州四海的通道,开阔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视野.丰水周边也因此成为丰南地区最为富足.最具人文底蕴的地区之 ...

  • 瘦石 || 梅林杭桥朱家:杭川春晓吟风雅

    明洪武十五年(1382)春,赋闲在家的朱自省,因为下人惹上一场官司受到牵连,被判充军.在押往北方的途中,67岁的朱自省受不了路途劳顿,走到彭城(徐州)时,突患疾病死于途中,被押解的衙役就地掩埋,一代文 ...

  • 瘦石 || 荣塘望郭泉井:龙剑故地风千古

    西晋太康元年(280)迁县治于丰水以西(今荣塘镇),改"富城县"为"丰城县".永平元年(291),时任县令雷焕挖狱基得春秋时期干将.莫邪雌雄宝剑,丰城因此闻名遐 ...

  • 瘦石 || 拖船郭厚村:道德先贤励后世

    刚刚入秋,天气没有一点转凉的迹象.火辣辣的太阳悬在头顶,炙烤着大地,叫人如入火炉.路旁高大的树木全都把叶子蜷缩起来,看上去一副蔫不拉叽的样子.躲在树叶后面的知了似乎也热得透不过气来,连叫唤的声音也显得 ...

  • 瘦石 || 董家京山村:国子祭酒罗大任

    从董家镇往西北方向,沿着弯曲的山村公路,一路经过后塘.京山.南神桥等村,再往前就是丰城与高安交界的分界岭.这里群山连绵,山路崎岖,往来丰城十分不便,倒是与高安的独城镇鸡犬相闻.值得一提的是,董家历史上 ...

  • 瘦石 || 上塘田西金家:黄堂甘雨泽万世

    丰城河西的曲江与上塘之间,横亘着一条并不巍峨但却久负盛名的山系,这条山系东连密岭(仙姑岭),西接飞鸿山(梅仙岭),形成一条天然屏障,把曲江和上塘分割开来.在飞鸿山(梅仙岭)北麓,有一个历史悠久的村庄, ...

  • 瘦石 || 董家老塘村:风光形胜见神仙

    金姓的来历,多以汉武帝时汉秺侯金日磾为始祖,董家镇老塘村金姓也一样.据<老塘金氏族谱>载,金日磾三十七传至崇岳公(字嵩高),官至宋徽宗朝右正言兼延和殿侍读学士,后世尊称其为"正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