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名家名人坛】廖沬沙​|李远荣(中国香港)

名人与我有约(李远荣)专辑之一百零三

提示:廖沫沙是文革後「三家村」成員唯一健在者,為什麼會活下來呢?是其玩世不恭的性格使然,「天塌下來當被蓋」,所以什麼也不怕了。他送香港作家李遠榮一夲大作《廖沫沙近作選》,請看下文分解。

「三家村」的唯一健在者
--廖沬沙
文/李远荣


今天整理书柜,翻出了一本《廖沫沙近作选(1982-1984)》,再看一遍,感慨万千,那是廖沫沙先生于一九八七年五月赠送我的书。
     据说,一九九零年,北京一家开张餐馆,起名为「三家村酒家」,当时廖沫沙欣然为之题写牌区。
    「三家村」是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被重点批判的对象,因而名震全中国。
     这名号的来由,是《北京晚报》副刊有一个「燕山夜话」的专栏,由北京市政府三位笔杆子--副市长吴晗、市委文教书记邓拓、统战部长廖沫沙轮流执笔来写,邓拓的笔名是马南村,因而人们称他们为「三家村」。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三家村」成了「反党反人民的黑旗手」,被斗垮斗臭,也许是知识分子的性格吧!「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吴晗和邓拓都先后自杀身亡。唯一健在者,只剩下廖沫沙了。
     当惩罚刚刚开始时,他们这些「黑帮」被派去劳动,他没有为此感到压抑和难堪。而是从锻炼身体的角度来接受。他在一九六六年八月六日写的《思想汇报》中写道:「这两天劳动,虽然浑身出汗,但是出汗以后身体反而感到舒畅,精神也觉得愉快些。我自己定下这样一条,从此以后每天早上打扫院子,既能改造思想,也能锻炼身体。」这里,那些表面上严肃、庄重、认真的表述,明明透出了调侃、幽默。后来,他知道吴晗不断地被揪斗,被强迫做「喷气式」姿势,唯独他在那种情况下,依然保持一种乐观,并以自己的调侃来感染心情沉重的吴晗。他当时吟诵的那首《嘲吴晗并自嘲》的打油诗,便集中反映出他的这一特点:
    「书生自喜投文网,高士如今爱『折腰』。
     扭臂栽头喷气舞,满场争着斗风骚。
     在低头弯腰的时候,我默念起『大慈大悲南无阿弥陀佛,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 用这样的咒语来分散肉体的不舒适和取得精神情上的胜利与快乐。可见阿Q精神人皆有之,我也未能免俗。」
从廖沫沙的性格,我联想到做人有时不必太执着,应有「天塌下来当被盖」的精神,这样日子也许会更好过些。

作者简介:李远荣,祖籍福建省南安市。1973年到香港定居至今。在港期间默默耕耘,热心写作,发表作品800万言,专著20本。散文诗《承诺》荣获1998年中国散文诗征文比赛优秀奖;人物传记《李光前传》名列1998年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十大畅销书。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香港文联常务副主席、香港中华文化总会副监事长、香港作家联会秘书长、国际当代华文诗歌研究会名誉副主席。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