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5000年文明互鉴》:一张纸里,中外五千年文明尽显
相关推荐
-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是培育伟大中国共产党的沃土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是培育伟大中国共产党的沃土
-
第1297篇 湖南永州为中华文明一万年发源地
X图1 资料照片:台湾在内陆展出的红山文化玉器. 中华文明史究竟有多长?其源头到底在哪里?在一次长沙举行的永州古文化与旅游产业开发汇报会上,湖南省社科院炎帝舜帝文化课题组公布了最新研究成果:中华民族的 ...
-
《中华上下五千年》电子书免费读
中华上下五千年简介 在华夏广袤的大地上,我们的祖先以伟大的创造力.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凝聚力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历尽磨难,从远古走到现代,从蒙昧走向文明.五千年来,中华民族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道路,铸成了 ...
-
从人类起源到玛雅文明——联合考古加深中外文明互鉴
8N-11号贵族居址全景(航拍)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供图 科潘遗址Q号祭坛顶部的文字记录 以象形文字记录了第1王建立王国的历史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供图. 李新伟(右一)与中国考古队员一起参 ...
-
(百年考古—从沧桑到辉煌)从人类起源到玛雅文明——联合考古加深中外文明互鉴
8N-11号贵族居址全景(航拍)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供图 科潘遗址Q号祭坛顶部的文字记录 以象形文字记录了第1王建立王国的历史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供图. 李新伟(右一)与中国考古队员一起参 ...
-
中外戏剧经典的跨文化研究:双向思维促进多元文明互鉴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2021-10-20 03:15 [专家论坛] 作者:陈戎女(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外戏剧经典的跨文化阐释与传播研究"首席专家,北京语言大 ...
-
独家 | 文明互鉴:伏尔泰为何将书房命名为“孔庙”?
中新社北京6月17日电 题:独家 | 文明互鉴:伏尔泰为何将书房命名为"孔庙"? --专访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首席专家张西平 张西平.本人供图 中国同西方交往交流由 ...
-
文化互译助力中外文化交流与互鉴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新思想和新理论不断产生,翻译在文化交流与互鉴中的作用与使命愈加凸显.在以开放的心态继续接纳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翻译和传播中国文化,将中国优秀文化成果推介到各国 ...
-
上图百种珍稀文献织起文明互鉴历史脉络
四大名著中,哪本最早传入西方?16世纪之前,西方文明眼中的中国文明是怎样的? 上海图书馆"文明互鉴:上海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藏珍稀文献展"虽然已于日前闭幕,但引出的话题仍被学界广泛讨 ...
-
画家唐灼、万立10余幅文明互鉴系列作品参加多彩中国微型艺术展
2021年10月22日,画家唐灼和万立老师的10余幅中西文明互鉴系列历史人物油画<孔子和苏格拉底-中西二圣的对话>.<马可波罗与〈马可波罗游记〉>.<利玛窦-西儒&quo ...
-
“文明互鉴视野下的欧亚考古研究”海外名家系列讲座
第三讲 从材料.技术与类型窥看公元前一千纪年欧亚游牧族群在西北边境的动向 2021年11月6日周六 上午 9.30-11.30 AM(北京时间) Jenny F. SO苏芳淑 (香港中文大学) 扫描 ...
-
为什么中华文明得以承传,并保持了五千多年经久不衰?
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学者一直在探讨:为什么中华文明得以承传,并保持了五千多年经久不衰?经过研究,他们得出结论:那是因为中国人特别重视家庭教育的结果.历史证明,这个结论是合理的. 01 注重家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