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百种珍稀文献织起文明互鉴历史脉络
相关推荐
-
带你了解不一样的欧几里得和几何原本!为什么说欧几里得是哲学家
带你了解不一样的欧几里得和几何原本!为什么说欧几里得是哲学家
-
【徐光启与数学的最初教材】- 文化脉络中的数学 08
以下视频自单维彰教授Youtube账户 已经得到单老师授权许可, 这里表示诚挚的感谢!! 编辑|设计: 李想 单维彰教授, 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博士, 台湾的中央大学师资培育中心与数学系合聘副教授. &q ...
-
徐光启为什么不续译《几何原本》后九卷?
转载 作者:杨泽忠 一.引言 1607年,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在为他与徐光启(1562-1633)合作翻译完成的<几何原本>前六卷的序言中写到:" ...
-
【看邮票说数学的大历史II】- 文化脉络中的数学 07
以下视频自单维彰教授Youtube账户 已经得到单老师授权许可, 这里表示诚挚的感谢!! 编辑|设计: 李想 单维彰教授, 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博士, 台湾的中央大学师资培育中心与数学系合聘副教授. &q ...
-
从中国先秦古籍(文献)看西方文明之伪
(摘自流波著作) 中华文明是实实在在的,国家档案连续记录几千年,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绝无仅有:即使如此,能幸存留传下来的典籍(文献)大概也就是百分之五十左右,尤其是先秦文献,什么"三坟五典八索九 ...
-
长路|韩琦:缘结科学史
学问生涯是一条不断追索的长路.本栏目聚焦于"学术史",一方面是学理层面的梳理.回顾,另一方面则是对学人往事的追索.古人言"知人论世",了解学者的学问生涯,有助于 ...
-
《中外5000年文明互鉴》:一张纸里,中外五千年文明尽显
一张纸,放得下中外五千年的文明史吗?由央美教授王其钧编写的<中外5000年文明互鉴>,正是这样一册别具特色.信息量庞大的图文历史书.从史前文明到鸦片战争爆发前的近代世界,该书通过巧妙的时空 ...
-
独家 | 文明互鉴:伏尔泰为何将书房命名为“孔庙”?
中新社北京6月17日电 题:独家 | 文明互鉴:伏尔泰为何将书房命名为"孔庙"? --专访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首席专家张西平 张西平.本人供图 中国同西方交往交流由 ...
-
从人类起源到玛雅文明——联合考古加深中外文明互鉴
8N-11号贵族居址全景(航拍)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供图 科潘遗址Q号祭坛顶部的文字记录 以象形文字记录了第1王建立王国的历史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供图. 李新伟(右一)与中国考古队员一起参 ...
-
(百年考古—从沧桑到辉煌)从人类起源到玛雅文明——联合考古加深中外文明互鉴
8N-11号贵族居址全景(航拍)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供图 科潘遗址Q号祭坛顶部的文字记录 以象形文字记录了第1王建立王国的历史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供图. 李新伟(右一)与中国考古队员一起参 ...
-
中外戏剧经典的跨文化研究:双向思维促进多元文明互鉴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2021-10-20 03:15 [专家论坛] 作者:陈戎女(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外戏剧经典的跨文化阐释与传播研究"首席专家,北京语言大 ...
-
画家唐灼、万立10余幅文明互鉴系列作品参加多彩中国微型艺术展
2021年10月22日,画家唐灼和万立老师的10余幅中西文明互鉴系列历史人物油画<孔子和苏格拉底-中西二圣的对话>.<马可波罗与〈马可波罗游记〉>.<利玛窦-西儒&quo ...
-
“文明互鉴视野下的欧亚考古研究”海外名家系列讲座
第三讲 从材料.技术与类型窥看公元前一千纪年欧亚游牧族群在西北边境的动向 2021年11月6日周六 上午 9.30-11.30 AM(北京时间) Jenny F. SO苏芳淑 (香港中文大学) 扫描 ...
-
石刻文献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历代学人对之进行搜集整理,用力颇多,仅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相关著作就有百种之多
石刻文献整理方法刍议 李昇2017年03月01日08:43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石刻文献整理方法刍议 [研究心得] 石刻文献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历代学人对之进行搜集整理,用力颇多,仅新中国成立以 ...
-
文明互鑒:徐家汇藏书楼珍稀文献展(一)
获悉2020年上海图书馆馆藏精品文献大展的信息已是在展览的最后两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赶紧抽时间去观展.今年的主题展"文明互鉴:上海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藏珍稀文献展"在上海图书馆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