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戏剧经典的跨文化研究:双向思维促进多元文明互鉴
相关推荐
-
读书专栏:读《清代前中期苏州剧坛研究》有感
曲是苏州盛 亦可飨扶桑 作者:中村优花 近观裴雪莱先生所著<清代前中期苏州剧坛研究>,较为细致具体地剖析了清代前中期苏州的昆曲和剧坛的情况.自近代苏州曲学大师吴梅以来,中国昆曲的研究蔚为大 ...
-
谢伦灿:文化阐释要尽可能避免“以自己之心, 度他人之腹”
换一个角度看, 文化阐释的两重性也可以理解为:一是文化阐释具有合理性, 它可以消解文化间的差异形成文化间性, 从而理解他文化;二是文化阐释又具有不合理性, 这是由文化间的不平等性和视域融合的不充分性造 ...
-
讲好中国故事要发挥好汉学家作用
作者: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员.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孙宜学 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首先需要沟通的桥梁.事实证明:由外国人用本民族所能接受的方法和形式向世界客观介绍中国,更容易为外 ...
-
博物馆新论|博物馆以“物”为载体的信息传播:局限、困境与对策
作者简介 周婧景(1981-),女,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博物馆儿童展示教育.博物馆展示设计.博物馆观众.博物馆学理论与方法. 参观博物馆是一种基于真实物件的真实体验.这种体验 ...
-
追寻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足迹:400年前,中国文化通过古代文化典籍的翻译进入了西方文化,开启了西方对东方和中国的理解。16—18世纪,西方出版的关于中国研究的各类图书多达上千种。然而,很多翻译的中国典籍是经过加
追寻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足迹来源:福建日报2021-10-13 08:50追寻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足迹对当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400年前,中国文化通过古 ...
-
译研动态|“CCTSS影视专家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京举行
中国影视作品在海外传播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加强文化自信,推动中国影视作品走向海外,2017年12月19日,中国文化译研网组织召开"'CCTSS影视专家 ...
-
《中外5000年文明互鉴》:一张纸里,中外五千年文明尽显
一张纸,放得下中外五千年的文明史吗?由央美教授王其钧编写的<中外5000年文明互鉴>,正是这样一册别具特色.信息量庞大的图文历史书.从史前文明到鸦片战争爆发前的近代世界,该书通过巧妙的时空 ...
-
从人类起源到玛雅文明——联合考古加深中外文明互鉴
8N-11号贵族居址全景(航拍)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供图 科潘遗址Q号祭坛顶部的文字记录 以象形文字记录了第1王建立王国的历史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供图. 李新伟(右一)与中国考古队员一起参 ...
-
(百年考古—从沧桑到辉煌)从人类起源到玛雅文明——联合考古加深中外文明互鉴
8N-11号贵族居址全景(航拍)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供图 科潘遗址Q号祭坛顶部的文字记录 以象形文字记录了第1王建立王国的历史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供图. 李新伟(右一)与中国考古队员一起参 ...
-
易经:有双向思维的人,凡事游刃有余
<易经>具有两面性,统称阴阳. 细分起来,有:吉和凶.强和弱.进和退.多和少.积极和消极--一切矛盾对立的人事物,都在<易经>规律的范畴. 今天,我们通过<易经>的 ...
-
《易经》: 有双向思维的人, 能使你事半功倍
<易经>具备两面性,通称阳阴.细分化起來,有:吉和凶.强和弱.进和退.多和少.积极主动和消沉--一切分歧对立面的人事情,都是在<易经>规律的范围.今日,大家根据<易经&g ...
-
中外名著经典 100 句
中 外 名 著 经 典 100 句来源 / 诗词天地复制·编辑 / 塞上齐翁2018.4.23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到今天已经是第23年.这一天,是为了提醒我们, ...
-
深读《矛盾论》的思考,让经典认识重构超级思维
人类的思维从结构上来说都是一样的,那为什么形成了权利与财富的最终差异?事实上,这是一个复杂又简单的问题:之所以复杂,是因为所有的差异受太多因素左右.之所以简单,是因为人类的思维可以有序支配和逻辑排列这 ...
-
中外名著经典100句送给你,材料中引用1句瞬间高大上
中国文学 1.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三国演义> 2.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西游记> 3.人无刚骨,安身不 ...
-
当管理者需要的双向思维,建议转发#职场 #企业管理 #老板思维 #商业思维 #格局 #思维
当管理者需要的双向思维,建议转发#职场 #企业管理 #老板思维 #商业思维 #格局 #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