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故事要发挥好汉学家作用
相关推荐
-
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用舞台剧的形式让<尚书><孙子兵法>等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探访我国世界遗产地挖掘背后的文化内涵--一段时间以来,<典籍里的中国><万 ...
-
声音 | 陆俭明:当代中文走向世界必须做好这四件事
2021年10月16日至17日,"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建设高端论坛(2021)"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论坛由商务印书馆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主办,世界汉语教学学会提供学 ...
-
汉学家拜年特辑 | 一年更比一年好 祝您好运又连连
HAPPY 拜年啦! 金牛贺岁 · 新春快乐 团 团 圆 圆 牛 年 大 吉 NEW · 牛转乾坤 HAPPY CHINESE NEW YEAR 大 年 三 十 新年伊始,凛冬散尽,万象更新,我们迎来 ...
-
中医是未来医学的奇迹,“中医好声音”马不停蹄
中医是最牛的中国国际品牌. 中医是最体面的中国名片. 中医是欧洲人眼中终结疑难杂症的最好武器. 中医是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元素. 中医是中国向世界人民的献礼. 中医是一带一路上的靓丽名片. 中医是西方人 ...
-
管宁:中华曲艺对外交流与传播领域的凿空之作——写在《国外学者论中华曲艺》出版之前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曲艺源自古老的中华大地上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是中华民族对世界.对自然.对历史.对自身的集体认知,他们以方言和民族语言或说.或唱.或说唱演结合的艺术形式抒发心意.畅想 ...
-
独家 | 埃及汉学家谢赫:阿拉伯国家目前仍缺少了解中国的图书
谢赫,埃及汉学家,文学博士,2014年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2001年第一次来中国,他以班级第一名的成绩来到北京语言大学学习中文,这次机会开启了他与中国的缘分. 目前谢赫在埃及明 ...
-
译研动态 | 汉学家眼中的中国文学外译与传播
在25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期间,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于8月23日上午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的2018 BIBF-CCTSS翻译咖啡馆举办了"'一带一路'倡议下汉学家翻译作 ...
-
极尽所能支持!大大提振中医在国人心中的形象!
中 医 China 历史里跋涉的使者 10月18日,美国<科学转化医学>杂志刊发了一篇研究论文,认为马兜铃酸会导致肝癌.消息一出,立刻引起广泛关注,并再次掀起了"中医黑" ...
-
传播语言文化 书法大有可为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创新推进国际传播,建设中文传播平台,构建中国语言文化全球传播体系.中国书法作为汉字的书写艺术,作为中 ...
-
每周之星|穆罕默德·谢赫:中国快速发展带动汉语热
穆罕默德·谢赫,埃及南方米尼亚元这个美尼亚大学语言学院中文系的讲师.2001年第一次来中国,他以班级第一名的成绩来到北京语言大学学习中文,这次机会开启了他与中国的缘分. 2017年9月,谢赫应邀参加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