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闭门造车”到“N个第一” 小鹏汽车的慢就是快!

从“闭门造车”到“N个第一”之间,小鹏汽车低调了三年多时间。去年8月份之后,小鹏汽车突爆发,连续祭出多个行业第一,已经成为一个引领行业风向标的企业。

文丨懂懂   编辑 | 秦言

来源丨懂懂笔记(ID:dongdong_note)

用第一张铁牌甩开身后的纸牌

前两天,总部位于广州的小鹏汽车,获得由广州市交警支队车管所发放的新能源车牌。这也是小鹏汽车继2017年7月成为首家获得国家工信部产品资质公告的互联网造车企业后,在此轮互联网造车新势力中拿下的首张绿牌。

在整个互联网造车势力兴起的近几年,各种概念满天飞,消费者是有些迷茫的。懂懂来给大家解释一下首张绿牌的意义。

大家都知道,一辆车可以合法在路上开,是必须要有正式的车牌,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铁牌——铁牌,也是一辆车的“身份证”。

在此之前,蔚来汽车、威马汽车均使用的是临时纸质牌照。临时牌照有效期只有15天,且比正式牌照减少了很多审批的环节。

纸牌是临时牌照,审批环节相对简单,没有正式“身份”。而铁牌是一个“永久身份证”,就像是一个人被认定了“合法公民身份”,未来可以长期上路行驶。

“上牌是小鹏汽车跑通汽车产业链的又一个关键节点。牌号审批是对造车企业系统能力的全面考核。从进入工信部产品目录,到量产车下线;从用户交付到新能源号牌上牌,小鹏汽车始终在造车新势力中保持领先。完成造车全周期的速度和落地品质充分说明了我们的技术和流程能力。”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表示,“1.0量产车型是小鹏汽车关注产品品质和用户体验的重要投入,也表达了我们敬畏汽车制造的严谨态度。消费者绝不应该是我们的首批用户。在交付消费者上市车型之前,我们自己要首先完成对产品的充分使用和体验。”

过去三四年间,中国互联网造车势力一直停留在PPT阶段。而小鹏汽车拿到的这块铁牌,则意味着终于有一家互联网造车势力的企业打通了全产业链,从设计到供应链到生产再到上路,每一个环节都经历过、实践过,并且是被审批过。

半年以来火力全开,小鹏正式上了“桌面”

来自媒体的统计显示,目前新造车势力已经超过300家。互联网造车势力中,大都沿袭了互联网营销的套路:营销先行,品牌大于产品。过去三年间,消费者被各种PPT刷屏,也记住了一些非常“知名”的品牌,但是只闻其名却远不见其车,或者只能在车展上看到概念车。

要在300家新势力中跑赢,还要面对大众、福特、奔驰等传统车企,一场外部压力与内部洗牌的挑战,是每一家新造车势力必须面临的残酷的生存环境。决定胜负的不是PPT,而是每一步能不能真的落下来。

截至目前,小鹏汽车已经完成造车新势力的“四个第一”,走在了现阶段竞争的前列:

  • 2017年10月,第一张“准生证”(工信部产品资质)

  • 2017年10月,第一个实现量产车下线

  • 2017年12月,第一个交付量产车给车主(何小鹏)

  • 2018年3月20日,第一个拿到铁牌,相当于车辆的身份证。

从这几个第一看来,我们发现近半年多以来,小鹏汽车火力全开。而每一次第一,不仅是小鹏汽车的突破,也是代表着互联网造车势力的整体突破。

造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供应商就有几千家,中间每一步都要被认证、被许可,到最后往往都是大玩家的游戏。从一个创业企业,用三年多时间,跑通所有环节,从许可到量产再到牌照,造车新势力真正成为能够影响社会并被社会接受的“势力”。

别的互联网造车企业不敢说,但至少小鹏已经完全走出PPT造车阶段,开始享受其他正规汽车制造企业一样的地位和待遇。在这么激烈的竞争中,何小鹏曾表示“首先要上牌桌”,而这次拿到铁牌的小鹏,已经有资格正式上牌桌,这是其它拿纸牌的车企望尘莫及的。

截至目前,小鹏汽车1.0量产车已经交付了近200位员工,累计测试里程近500万公里,并在黑龙江黑河、新疆吐鲁番与青海格尔木完成了近万小时的三高(高寒、高温、高原)测试。这体现了何小鹏对待汽车产业的敬畏之心与严谨态度。

前面的慢,是为了后面的快更扎实

从小鹏汽车这一路拿到的第一,我们可以看出造车新势力的赛道,是一个充满“关卡”式节点的赛道。但懂懂笔记认为,每一个关卡都需要真实落地,而不是营销噱头。互联网思维可以帮助造车创新,但一些互联网营销的套路,在造车这件事上,可以适当减少一些了。

在过去半年多,几次采访何小鹏,印象最深的两句话就是“敬畏之心”和“慢就是快”。出身于互联网行业,有着第一次非常成功的创业经历,但何小鹏是互联网圈里少有的不浮夸的成功人士。

正是对于造车这件事的敬畏,小鹏汽车成立的前三年一直“闭门造车”,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研发和供应链上。在今年1月29日小鹏汽车的B轮融资发布会后接受采访时,何小鹏就表示,成立于2014年的小鹏汽车过去三年时间里发声很少:“过去三年里,我说你们一群产品技术研发的同学,就不要发声,说的不好听是'闭门造车’,但其实从2014年夏到2017年底真的做了很多事情,只是在我2017年8月份加入之后才开始发声。”

与小鹏汽车不同的是,我们看到前几年有几家特别高调的品牌,虽然一直以各种炫酷的发布会冲击着人们的观感,但是一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而小鹏汽车从去年8月份开始发声后便“一发不可收拾”,连续炫出多个行业第一,并且今年车子已经合法合规地跑在了路上。

从闭门造车到N个第一,正是何小鹏“慢就是快”的商业逻辑。只有前面的慢,对行业的敬畏,把产品打磨好,才能让后面的每一个关卡都快速顺利通关。而且不仅是通关,每一步都落在实处,都很扎实,后面也就越跑越快。

2018年是新造车势力的产品落地年。分析认为,如果不在2018年完成量产车型的交付,市场窗口期就会逐渐关闭。从2019年开始,大众、宝马等传统汽车企业的新能源转型将从战略层面转向产品落地:拥有模块化生产能力和制造优势的传统车企,留给新造车势力的时间不会太多。

然而据懂懂笔记观察,今年在互联网造车势力中,能够像小鹏汽车一样打通所有关卡的品牌,恐怕不多。

    推 荐 阅 读    
(0)

相关推荐

  • 汽车年终特写:盘点新势力造车“七宗最”

    如果要评选2017年汽车圈的关键词,"造车新势力"一定是热门选择之一.与十几年前的造车浪潮不同的是,如今的新兴造车企业大都携带着互联网基因.从产品研发.生产到营销方式,造车新势力掀 ...

  • 人民想念贾跃亭

    北京时间11月12日晚,国内的新能源造车新势力迎来了一个狂欢夜.当天的美股交易日内,蔚来.小鹏.理想汽车分别大涨33%.27%.12%,市值狂飙不止. 面对此种盛况,李斌.何小鹏.李想这三位核心主角还 ...

  • 雷军不得不造车

    '造车像是一种运动.小米没有听到枪响,甚至并不在场,却被断言它可能是跑得最快的那个,无数人向雷军发出质疑,为什么小米不来参赛?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但那支箭好像不在雷军手里.' 撰文|翟文婷 雷军喜欢许诺 ...

  • 造车新势力三国杀,互联网造车的三条军规和三大纪律

    今年是造车新势力新车量产元年,各路新车也成了各大车展的一道风景线.北京车展期间,小鹏.蔚来和威马三大明星汽车公司都有动作,堪称造车新势力的三国杀. 造车新势力的三国杀 小鹏汽车在车展前日召开发布会,董 ...

  • 互联网造车,赛场在朋友圈

    "你不可能要求一个四岁的孩子养家."面对财报中总是巨额亏损的数字招致的外界质疑,蔚来的李斌还是忍不住吐出了心声. 新能源造车身处的赛道,从资本.技术再到各个服务体系,本就是个门槛极 ...

  • 小鹏急了

    相较特斯拉这个诉讼,小鹏汽车的当务之急是确定未来. 记者|夜曲 2014年,在何小鹏的人生里,是极为重要的一年. 这一年,何小鹏的"第一个孩子"--UC优视被阿里并购,而他本人先后 ...

  • 拿到造车新势力首张绿牌,你看懂小鹏汽车的牌局了吗?

    "我的目标是上牌桌,起码得先在牌桌上."何小鹏曾这样比喻小鹏汽车的发展路径和目标. 3月21日,他终于"摸"到了一张好牌:当天,小鹏汽车1.0量产车型通过广州市 ...

  • 威马不威猛

    在资本市场上,威马还是慢了一步. 小鹏汽车于8月27日在纽交所上市之后,互联网造车新势力蔚来.理想.小鹏成功会师美股,获得上百亿美元市值. 而此时的威马,才刚刚向上市发起冲刺. 根据市场消息,威马在9 ...

  • 特斯拉蔚来们鼓吹的自动驾驶,故事还是事故?

    自动驾驶热,是否该降降温了. 来源|AI蓝媒汇 ID:lanmeih001 作者 | 叶二 编辑 | 魏晓 没有人愿意接受,曾给人们带来无限幻想.象征科幻式未来的自动驾驶,竟以如此残酷的方式出现在视野 ...

  • 上汽阿里合资百亿造车,何小鹏炮轰引争议 | 汽智

    现如今,互联网造车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其中,也不乏有BAT互联网巨头的身影.就在近日,作为互联网最大的巨头之一的阿里巴巴,也开始正式涉足新能源汽车圈. 11月26日,上汽集团.浦东新区和阿里巴巴集团 ...

  • 【e汽车】小鹏汽车B轮融资幕后:何小鹏的变与不变

    点击上方 e汽车 关注我们 文 | 韦一笑 微信号 | eautocar 2014年6月11日,阿里巴巴用超过40亿美元的现金加股票宣布正式并购整合UC.这宗交易,创造了当时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的并购纪 ...

  • 响铃:号牌上又领先了一步,小鹏汽车正在极速狂奔

    3月21日,小鹏汽车对外宣布其1.0量产车型顺利通过广州市交警支队车辆管理所芳村分所的审查,取得中国造车新势力量产车落地的首张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 至此,小鹏汽车这个新锐汽车品牌已经完成了造车新势力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