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圣的桂枝芍药知母汤 不仅治疗类风湿 还治这14种病

一个女性患者,32岁,自述产后受凉引起关节疼痛。每天早起,双侧腕关节,双侧指关节疼痛。活动一会就好了,一般活动1小时,严重的左手的小指已经变形。检查过类风湿因子是阳性。

门诊检查患者左手小指变形,双侧腕关节肿,不红,活动稍受限。右手的小指关节活动稍受限,不变形。

门诊给予患者类风湿因子的检查,肝功能、肾功能的检查。患者的化验单类风湿因子阳性。结合患者的病程,患者的类风湿的诊断,可以确诊。

现在患者没有口服慢作用药物,肝功能和肾功能都很好,可以考虑给予甲氨蝶呤口服。鉴于患者没有生育要求,可以给予雷公藤制剂口服。止疼药物双氯芬酸钠药物。

患者要求中医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和身体情况,给予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

具体药物:桂枝 芍药 甘草 麻黄 生姜 白术 知母 防风 炮附子 当归 丹参 鸡血藤 党参 白芥子 土元 地龙

治疗类风湿,最好早期口服甲氨蝶呤和止痛药。效果不好时,就要加激素和雷公藤、来氟米特等药物。

中医中药在类风湿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根据患者辨证处方。这个患者和桂枝芍药知母汤的症相符,给予此方治疗。

桂枝芍药知母汤,最早见于张仲景《金要略》卷上。原方主治历节,也就是痹症,治'诸肢节疼痛,身体尪赢、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

医圣的《金匮要略》是中医4大经典之一,在中医之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其中的方剂一直沿用至今。

此后医家对其主治病证进行了增补,后世医家遵医圣之意,或以桂枝芍药知母汤为基本方,根据病情的需要加减化裁,使本方的运用范围更为扩大。

到了如今应用更为广泛,临床上凡是中医辨证为,风湿痹着,正气受损者,皆可应用。

桂枝芍药知母汤,主要治疗以风寒湿邪久羁筋骨,痹阻经脉,损伤正气为主要发病原因的疾病。

因此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肢体疼痛肿大,身体瘦弱,且反复发作,这样的患者比较适合用这个方剂。或者患者身体瘦弱,且反复发作的各种疾病。

本方又名桂芍知母汤,原方药物组成: 桂枝 芍药 甘草 麻黄 生姜 白术 知母 防风 炮附子

附子要先煎30分钟以上,以减少其毒性。

桂枝芍药知母汤,是为历节日久,邪留不去,郁而化热伤阴之证而设,故以祛风除湿,温经宜痹,养阴清热之法。

方中以桂枝、附子为君,二药合用能祛风除湿以通脉,温经散寒以助阳。

臣以麻黄、防风、白术,三药合用能疏风散寒,祛湿止痛,麻黄、白术与桂枝相配,能发汗、祛表里风湿;白术与附子相伍祛寒湿、止痹痛。

佐以知母、白芍和生姜,知母清热滋阴,白芍养血和营,生姜和胃止呕。

使以甘草调和诸药,甘草与生姜相配,和胃调中;甘草与白芍相配,缓急舒筋止痛。

本方在大队祛风胜湿,助阳行痹药中,配白芍、知母养阴清热,既可制其温燥伤阴之性,又能兼清化燥之邪热,有相辅相成之妙。

综观全方,共奏宣痹通经之功,使邪去热解,痹痛得愈。本方具祛风除湿,温经宣痹,养阴清热之功。桂枝、芍药、知母在方中的特殊性,故以其命名,称为桂枝芍药知母汤。

桂枝芍药知母汤,配伍特点:寒温并用,以温为主,温经散寒以助阳:攻补兼施,以攻为主,祛风除湿止痹痛;刚柔相济,温燥不伤阴,凉柔不恋邪。

现在桂枝芍药知母汤,还治疗许多疾病。风湿性关节炎、化脓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关节周围炎、坐骨神经痛及支气管炎、麻疹肺炎、肺心病心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梅尼埃病、深部组织炎、痛经、牙痛、关节型银屑病等14种疾病,辨证属风湿痹着,正气受损的患者,都可以治疗。

这个患者经过3次门诊治疗,口服30剂中药治疗,临床症状缓解。嘱长期口服西药治疗,定期化验。必要时口服中药治疗。注意预防感冒,防止受凉,注意避免来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