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诗,一位母亲的素描,一种人之常情的永久共鸣
相关推荐
-
组诗.七律三首《温暖》
组诗.七律三首<温暖> 一.盼 汽笛一声肝肠断 别母离家三十年 昨夜如梦亲眼见 老母慈容是当年 满头白发行动缓 颤颤巍巍把活干 洗菜剁肉饺子馅 几次出门眼望穿 盼儿早归能团圆 2019.2 ...
-
越剧 白蛇传 倒塔
越剧<白蛇传>倒塔 (梦唱)娘--花有子,树有根,游鱼无水命难存,别家孩子依娘怀,独吾梦蛟苦伶仃,日日黄昏至塔前,千呼万唤哭娘亲.娘!只见雷峰高耸天,不闻娘声空悲啼,可怜我,寻娘走得鞋底 ...
-
平常细碎、经常稀碎,谁的心?
一.晒被子 今天总算见着大太阳了,而且光线比较毒辣. 这种天,要是不晒被子,那就觉得是浪费. 恨不得把所有的被子枕头衣服,都抱出去晒晒,可惜没那么大的地方. 当务之急,是把给胡子同学刚弹好的被子褥子拿 ...
-
刘禹锡很“女人”的一首诗,刻画一美女素描,20字流传1000多年
唐代是诗的盛世,从初唐到盛唐再到最后的晚唐,都出了很多唐诗大家.初唐的陈子昂与"四杰",盛唐的李杜和边塞诗人,中唐的元白,韩孟以及晚唐的"小李杜"和温庭筠等人, ...
-
诗人同读一首诗:《母亲在上海》
秋天和月亮 泊舟淮水次 霜降夕流清 夜久潮侵岸 天寒月近城 平沙依雁宿 候馆听鸡鸣 乡国云霄外 谁堪羁旅情 霜降 诗人同读一首诗: 张建新.量山.太白酒桶.陈克.湖北青蛙 木叶 母亲在上海 妈妈将房间 ...
-
熟读王阳明10首诗,悟透心学10种智慧
·<蔽月山房>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有人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山离我近,月亮离我远,于是觉得山比月大.但是如果一个人的眼界足够宽广,他就会发现,和山相比,其实月亮更庞大.眼 ...
-
这首诗,曾被译成27种语言
拉迪亚德·吉卜林,十九世纪末英国诗人,曾旅居印度,游历美国.南非.加拿大等国家,于190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诗仿佛在不经意中完成,却往往产生巨大反响. <如果>是拉迪亚德·吉卜林的代 ...
-
李白与月的四首诗,展现了他的四种特质,每种特质都是我们的影子
李白与月亮就像一对好基友,李白想家时月亮陪着思念:李白独酌时月亮陪着一块喝:李白感慨释放豪情时,月亮跟着一块感叹:李白愁苦不得志时,把酒问月,虽然给不了答案,但至少可以给予安慰. 如果把李白比作一个神 ...
-
李商隐很经典的一首诗,中间4句连用4种动物,对仗巧妙而工整
文/ 空青 人生该是追求美的旅程. 静下来,读读诗吧. [缘起] 马嵬坡前,六军不发,贵妃殒命. 不知此刻掩泪相望的唐明皇,有没有回想起年年七夕与杨贵妃的柔情蜜意?有没有后悔将杨贵妃夺入后宫,以致今日 ...
-
一位30多岁的老母亲,在孩子的一首诗中开窍了
大人也好, 孩子也好 只要有话可讲, 就能写诗 试着与孩子放松地聊天吗? 试过带着好奇心去听倾听孩子说的话吗? 如果没有,你试一下,说不定有惊喜. 他们的嘴里总能蹦出很多你意想不到的词汇,童言无忌里, ...
-
一位高中毕业的矿工,得知母亲生病后写首诗,从此在文坛一诗成名
如果没有经历安史之乱,没有半生飘零的经历,诗圣杜甫能否写出似"三吏三别"这样的惊世之作?如果没一次次被贬的经历,苏轼能否写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如果不是半生罢官赋 ...
-
文集《浅风向暖》:五月,一首葱茏的诗——母亲节致母亲
五月,一首葱茏的诗 --母亲节致母亲 作者:林晓阳 熬过蛰伏的冬季 历经渐次美好的春天 终于,我们踏响了五月的歌 葱茏归来 归来,在稻花十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