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责任制+剧场品牌化,网剧迎来进阶时代

撰 文丨陈   桐

编 辑丨美   圻
文娱价值官解读:
ID:wenyujiazhiguan
上周,爱奇艺“2021金豪笔编剧之夜”上,剧集、电影、动画领域42位编剧人才、14部优秀作品获得大奖,昔日,在多个电影电视节上,编剧获奖并不鲜见,但让所有编剧成为镁光灯下的焦点、站在绝对C位,“金豪笔编剧之夜”可谓是首开先河。
最近几年,由于播放规则的变化,电视台能收纳的好片有限,加上线上播放平台也投入制作、抢夺用户,内容质量大大提高,网络不再是低质剧集的收容所,逐渐成为爆款和大剧的主要输出方和播出方。
另一方面,由于同质化现象加剧以及竞争逐渐白热化,网剧的天花板也越来越近,在存量竞争时代继续维持网剧的创新以及精品的稳定输出越来越难,对于头部平台而言,打破行业的壁垒、让更多精品脱颖而出,既是进一步夯实平台在用户中的影响力,维持头部优势的必然选择,同时也可以最大程度满足用户多元的需求,持续为网剧赋能。
令人欣喜的是,以爱奇艺为代表的头部视频平台,正努力通过编剧责任制和剧场品牌化,从创作根源和矩阵生态两个维度双管齐下,努力打破困局,助推网剧升级。
用好故事重构影视创作生态
在“2021金豪笔编剧之夜”上,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在现场说起“编剧之夜”举办初衷时表示:爱奇艺希望通过平台的力量,为编剧行业搭建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尽我们的力量,让更多的从业者得到更多回报,让更多人听见编剧的声音。
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
事实上,因为种种原因,在很长一段时期国产影视剧都是唯资本和市场说话,编剧在产业链中缺少话语权和参与度。资本习惯按照观众口味、市场需求,来对剧本内容进行取舍,编剧对一部作品的话语权几乎微不足道。这两年,业内有关提高编剧地位,让影视剧回归内容本身的呼声一直很高,但想要改变行业规则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儿,很多时候,单靠编剧的呼声也很难撼动行业既有的规则与生态。
而在国产剧一直希望学习的美剧和韩剧市场,编剧都处在行业的金字塔尖,从挑选制片方、到导演、演员,掌握着最高的话语权,这也是美剧和韩剧整体质量在线、屡出爆款的一个重要原因。

知名作家、编剧刘震云

不过,国产剧要想学习这样的编剧中心制需要循序渐进,同时也要考虑国内市场的现实情况,不能完全照搬,但无论如何,以内容产品为核心,逐步增强编剧的话语权和地位,尊重创作,用好故事打动人心,是国产影视剧必须努力的方向。
著名编剧宋方金曾经说过:编剧终其一生都在等风来。在风来之前,你必须储备好所有关于风的知识,然后坐在那儿等风,等到它来了,你再用你的才华去捕捉住它。随着“编剧之夜”的启动,编剧行业等待已久的那道“风”可能真的来了。
从第一届的23位编剧到本届的42位编剧,获得表彰的编剧人数在不断扩大,除了见证编剧们高光时刻的“编剧之夜”,活动还涵盖了包括喜剧创作、跨媒介叙事、精品悬疑类型剧创作分享等一系列业务论坛,无论是嘉宾、议题还是内容的含金量都相当硬核。
对于视频网站来说,优质的内容供给事关平台发展,而编剧正是打造优质影视内容中最关键的一环。作为一家头部视频平台,爱奇艺通过利用自身的优势,整合行业优质资源,可以把编剧从影视剧创作链中的最底端位置拉出来,改善他们的生存环境,进而提升他们在创作中的分量与话语权。
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活动对行业而来具有象征意义,“编剧之夜”的出现,意味着行业逐渐将目光投向真正懂创作的人。爱奇艺正在给编剧构建一个健康的内容创作环境和交流学习的平台,从源头给影视行业这棵树“施肥”,让市场慢慢回到尊重创作规律的正轨之上。
在今年的爱奇艺世界大会上,龚宇专门提到,爱奇艺始终坚持理解和尊重艺术家,只有和他们在一起,才能创作出最优秀的作品。行业不断变化,需要更多创新内容的供给,要特别尊重包括导演、编剧、摄像、录音等在内的艺术家并给予他们机会。“编剧之夜”的出现,说明爱奇艺正在用行动搭建起编剧行业有效的成长路径,激励优质内容的创作,用好故事重构影视剧的创作生态。
厂牌化剧场深耕聚拢圈层用户
除了提高编剧的地位,为他们的创作构建更宽松良性的环境,以爱奇艺为代表的四大视频巨头,也在加快品牌剧场的建设。
去年夏天,爱奇艺迷雾剧场两次出圈。《十日游戏》豆瓣开分达到8.1,《隐秘的角落》开播两天后豆瓣评分冲到 9.2,“一起爬山吗?”成为当年夏天最热的一个梗。剧集热播期间,随手翻开社交媒体和朋友圈,剧情解密、细节分析随处可见。
之后上线的《非常目击》《在劫难逃》《沉默的真相》延续了剧场化效应,从观众反馈来看,迷雾剧场形成了一个口碑良好的IP,很多人追看后面几部剧,原因不仅仅因为明星的号召力,更多是相信迷雾剧场的口碑和招牌。
迷雾剧场为爱奇艺的厂牌化运营战略开了一个好头,在迷雾剧场成功之后,爱奇艺去年随后宣布将推出“恋恋剧场”和“小逗剧场”。“恋恋剧场”聚焦爱情题材,这类型内容一直是网剧赛道的重磅内容。“小逗剧场”则主打轻松题材,用轻体量喜剧放松用户的心情。
5月20日,“恋恋剧场”首部作品《月光变奏曲》正式在爱奇艺上线,该剧由THE9-虞书欣、丁禹兮主演,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职场萌新与高冷才子的元气恋爱之旅。接下来,包含《变成你的那一天》《喵,请许愿》《满月之下请相爱》《世界微尘里》《循环初恋》《一生一世》在内的六部爱情剧,也将在爱奇艺“恋恋剧场”陆续上线。
此外,“小逗剧场”随后也将和观众见面,而去年仅一季便封神的“迷雾剧场“,成为各影视制作公司、头部演员争抢的大热资源,各项配置也再度升级。第二季的七部剧虽然没有了紫金陈原著加持,但经历了一季的摸索和市场检验后,将以顶配的台前幕后班底来扶植和培养新编剧,和观众继续在今年夏天相约。
不仅仅是爱奇艺,优酷也在加码剧场化运营,520当天,优酷“宠爱剧场”接连上线《清落》《一不小捡到爱》两部轻喜甜剧,并发布新片单,其中有近30部待播剧集。过去的几年,优酷因为经历了内部人员和结构的大地震,从行业的领头羊逐渐掉队,经历了各种变动与整合后,优酷也在慢慢恢复元气。今年上半年《山河令》《司藤》接连发力发力,提升了优酷的内容竞争力,随着“宠爱剧场”上线,优酷剧集将以女性和年轻用户为核心目标人群,截留住《山河令》《司藤》带来的流量。
和爱奇艺一样,腾讯视频今年也推出了“TOP剧场”、“定制剧场”、“IP赋能剧场”三大剧场,不同于爱奇艺题材赛道划分标准,腾讯视频三大剧场划分更侧重于营销,根据剧集内容和体量进行个性化运营,腾讯视频希望最大限度提升内容曝光范围与投放效率,为广告主提供更多高效维稳的合作模式。
5月24日,芒果TV正式开启“季风剧场”,采用12集X70分钟的排播模式试水周播短剧,目前,“季风剧场”已公开的剧集有7部,涉及到多种题材,主打模式、体量相同,但关注内容不同的12集精品短剧。
虽然在爱情、喜剧、悬疑赛道各有侧重,模式和体量也各有不同,但优爱腾芒不约而同在剧集领域推出一系列剧场,说明系列化、矩阵式、厂牌化的内容布局,正在成为行业前沿探索者的共识。
网剧未来谁主沉浮?
这两年,观众对优质内容的需求度更旺盛,对分类适合自己个性化内容的高品质要求也更旺盛。在当下的时代,文娱行业的潮流和我们对新鲜内容的更新周期及频次越来越短,越来越快,这对网剧未来的格局有着深远影响。
站在行业更宏观的格局来看,爱奇艺“迷雾剧场”的探索不仅契合了网剧行业发展的内生逻辑,它的成功也为网剧的制作和播出摸索了新的可能性,昭示着网剧未来的走向。在它的探索和启发下,未来,国产网剧在整体质量上都将有更高的追求,短剧集也将成为常态。网剧的制播方式也会朝着更专业化、形式更多样化方向发展。
这其中,精细化和系统化将是未来网剧进阶的重点。
精细化意味着对同一题材从不同角度挖掘出新的内容亮点,通过对题材的深入挖掘和精耕细作式的创新,做出差异化,从而精准抵达核心受众圈层。与此同时,类型片越精细、圈层化越精准,观众对内容的要求越严苛,市场越青睐于具有内容创新与价值输出的精良之作,倒逼网剧创作进入良性循环。
系统化其实就是剧场厂牌化运营的最终目的,所谓厂牌化运营不仅仅包括外在包装、营销层面的统一化,同时也包括了对剧目内里高质量的强掌控。
以爱奇艺的探索为例,随着“恋恋剧场”、“迷雾剧场”以及接下来的“小逗剧场”相继上线,爱奇艺将从恋爱甜宠、烧脑悬疑、轻松喜剧等垂类内容维度,让短剧逐渐以剧场化的形式系统性释出,不仅改变了原有的生产规律,也为剧集作品的品牌化打造做出了成功示范。
由此可见,剧场的势能能够实现单剧1+1>2的效应,单剧的市场教育成本也能够有效降低,可以对相同体量和题材的剧集进行规模化释放,放大剧场短剧集的影响力,形成“剧养剧场,剧场带剧”的良性循环。而当剧场成为独属于视频网站的品牌时,就能够有效的建立受众对影视平台的忠诚度。

结语

当网络影视风生水起之时,也面临着全新挑战。题材新颖化、圈层精准化、制作精品化与剧场厂牌化将成为未来网剧竞争的重要因素,谁能抓住风口先行一步,谁就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0)

相关推荐